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663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渗水管、供水源、供水管道、加热装置、进气管道、抽气装置和出气管道;渗水管埋于土壤中,其一端对接有三通管,另一端对接有出气阀门;三通管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对接有进水阀门和进气阀门,供水源通过供水管道对接进水阀门,加热装置通过进气管道对接进气阀门,抽气装置通过出气管道对接出气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土壤的智能化温湿度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作为农作物和花卉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温湿度,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将本地农作物和花卉生长的土壤温湿度数据远程存储到服务器上,以便种植者及农业专家进行查询和分析,并对种植进行指导,实现智能化种植。基于上述理由,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土壤的智能化温湿度控制,提供给农作物良好的栽培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土壤的智能化温湿度控制。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渗水管、供水源、供水管道、加热装置、进气管道、抽气装置和出气管道;所述渗水管埋于土壤中,其一端对接有三通管,另一端对接有出气阀门;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对接有进水阀门和进气阀门,所述供水源通过供水管道对接所述进水阀门,所述加热装置通过进气管道对接所述进气阀门,所述抽气装置通过出气管道对接所述出气阀门。进一步地,所述渗水管包括主体管道和包覆于主体管道表面的网状透水物;所述主体管道表面密布渗水孔,所有所述渗水孔被所述网状透水物覆盖。进一步地,所述渗水孔为从内到外逐渐收缩的锥体状。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管道为金属材质,所述网状透水物为金属网,其孔径不超过2mm。进一步地,还包括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对土壤的温度及湿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进水阀门、进气阀门及出气阀门均为电动阀,各所述电动阀均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进一步地,所述供水源为内部存有水的高压水塔,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器,所述抽气装置为抽气风机,所述加热器及所述抽气风机均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有益效果为:实现了对农作物生长土壤的智能化温湿度控制,提供给农作物良好的栽培环境,自动控制,节省人力物力。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渗水灌溉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抽气吸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渗水管1、供水源2、供水管道20、加热装置3、进气管道30、抽气装置4和出气管道40;还包括土壤温湿度传感器6和控制器,所述土壤温湿度传感器6用于对土壤的温度及湿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渗水管1埋于土壤中,其一端对接有三通管5,另一端对接有出气阀门4.1;所述三通管5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对接有进水阀门2.1和进气阀门3.1,所述供水源2通过供水管道20对接所述进水阀门2.1,所述加热装置3通过进气管道30对接所述进气阀门3.1,所述抽气装置4通过出气管道40对接所述出气阀门4.1。所述渗水管1包括主体管道11和包覆于主体管道11表面的网状透水物12;所述主体管道11表面密布渗水孔110,所有所述渗水孔110被所述网状透水物12覆盖。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渗水孔110为从内到外逐渐收缩的锥体状,出水冲击力大,便于渗水灌溉。为了保证传热效率,所述主体管道11为金属材质,所述网状透水物12为金属网,作为优选,其孔径不超过2mm。更为具体的,所述进水阀门2.1、进气阀门3.1及出气阀门4.1均为电动阀,各所述电动阀均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更为具体的,所述供水源2为内部存有水的高压水塔,所述加热装置3为加热器,所述抽气装置4为抽气风机,所述加热器及所述抽气风机均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本技术具有渗水灌溉和抽气吸水两种工况,具体如下:工况一:渗水灌溉土壤温湿度传感器6对土壤进行实时温湿度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其内的预设土壤湿度值与检测土壤湿度值进行比较,当预设土壤湿度值高于检测土壤湿度值时,证明土壤缺水,此时,控制器控制进水阀门2.1打开,供水源2的水通过供水管道20输送给渗水管1进行渗水灌溉,直到预设土壤湿度值等于检测土壤湿度值时,关闭进水阀门2.1。工况二:抽气吸水土壤温湿度传感器6对土壤进行实时温湿度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其内的预设土壤湿度值与检测土壤湿度值进行比较,当预设土壤湿度值低于检测土壤湿度值时,证明土壤含水过剩,此时,控制器控制进气阀门3.1及出气阀门4.1打开,并控制加热装置3及抽气装置4启动,外界空气经加热装置3加热形成热空气通过进气管道30导入渗水管1内,流动的热空气使渗水管1处于负压状态,从而将土壤中的水分通过渗水孔110吸入其内,水分掺杂在热空气中从出气管道40排出,直到预设土壤湿度值等于检测土壤湿度值时,关闭进气阀门3.1及出气阀门4.1,同时关闭加热装置3及抽气装置4。在工况二中,通入的热空气能够通过渗水管1的热传递效应对周围土壤进行加热,从而稍微改善土壤温度环境,更适宜农作物生长。本技术实现了对农作物生长土壤的智能化温湿度控制,提供给农作物良好的栽培环境,自动控制,节省人力物力。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水管(1)、供水源(2)、供水管道(20)、加热装置(3)、进气管道(30)、抽气装置(4)和出气管道(40);所述渗水管(1)埋于土壤中,其一端对接有三通管(5),另一端对接有出气阀门(4.1);所述三通管(5)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对接有进水阀门(2.1)和进气阀门(3.1),所述供水源(2)通过供水管道(20)对接所述进水阀门(2.1),所述加热装置(3)通过进气管道(30)对接所述进气阀门(3.1),所述抽气装置(4)通过出气管道(40)对接所述出气阀门(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水管(1)、供水源(2)、供水管道(20)、加热装置(3)、进气管道(30)、抽气装置(4)和出气管道(40);所述渗水管(1)埋于土壤中,其一端对接有三通管(5),另一端对接有出气阀门(4.1);所述三通管(5)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对接有进水阀门(2.1)和进气阀门(3.1),所述供水源(2)通过供水管道(20)对接所述进水阀门(2.1),所述加热装置(3)通过进气管道(30)对接所述进气阀门(3.1),所述抽气装置(4)通过出气管道(40)对接所述出气阀门(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1)包括主体管道(11)和包覆于主体管道(11)表面的网状透水物(12);所述主体管道(11)表面密布渗水孔(110),所有所述渗水孔(110)被所述网状透水物(12)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明孟召议张淑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