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冷却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467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蒸发冷却电机,包括机壳、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冷却壳体,定子铁芯与机壳相连,冷却壳体与机壳相连,定子绕组固定于定子铁芯上,冷却壳体与机壳之间的腔体内具有冷却液,机壳具有出气口和进液孔,出气口、进液孔均与冷却壳体、机壳围成的腔体相连通,出气口处设置风扇,风扇可转动地与机壳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蒸发冷却电机,设置冷却壳体,在冷却壳体与机壳之间设置冷却液,冷却液能够直接与定子铁芯、定子绕组接触,加热散热效率;冷却液吸收热量相变后,经由出气口向外排出,出气口设置风扇,冷却液蒸汽经过无动力的风扇,推动风扇运动做功,进而实现冷凝,从而构建冷却液蒸发‑循环‑回收利用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发冷却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蒸发冷却电机。
技术介绍
现阶段,各个领域都对电机系统的功率密度要求较高,即,在单位体积或者质量内输出更高的功率。然而,限制电机系统的高功率密度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是电机内部定子绕组的热量,即,铜耗,由于积累的热量无法及时传递出来,使得电机绕组温升升高,无法进一步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为了解决电机定子铜耗高,热量积累多、温度高的难点,外壳水冷、油冷,整体浸泡式油冷、喷油冷却等冷却散热方式应用到电机结构中,但是这些冷却方式都是利用冷却介质与机壳或者绕组之间的热传导,将绕组热量吸收并传递至外界。这些冷却方式都是利用冷却介质的显热,吸收热量的能力受到限制,导致冷却效率太低,无法进一步降低绕组温度。物质的显热要比相变潜热低很多,因此,大中型电机利用冷却介质的的相变潜热来传导绕组热量,形成了一系列蒸发冷却散热的结构。但是这些冷却散热结构都是针对大中型电机,结构均未实现蒸发冷却的散热的功能,且都存在体积重量大,无法适用于小型、高功率密度电机的问题。公开号为CN1106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发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冷却壳体,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机壳相连,所述冷却壳体与所述机壳相连,所述冷却壳体由不导电、不导磁的材质制成,所述定子绕组固定于所述定子铁芯上,所述冷却壳体与所述机壳之间的腔体内具有冷却液,所述机壳具有出气口和进液孔,所述出气口、所述进液孔均与所述冷却壳体、所述机壳围成的腔体相连通,所述出气口处设置风扇,所述风扇可转动地与所述机壳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冷却壳体,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机壳相连,所述冷却壳体与所述机壳相连,所述冷却壳体由不导电、不导磁的材质制成,所述定子绕组固定于所述定子铁芯上,所述冷却壳体与所述机壳之间的腔体内具有冷却液,所述机壳具有出气口和进液孔,所述出气口、所述进液孔均与所述冷却壳体、所述机壳围成的腔体相连通,所述出气口处设置风扇,所述风扇可转动地与所述机壳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具有环氧树脂层,所述环氧树脂层具有微流道,所述微流道与所述冷却壳体、所述机壳围成的腔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道的数量至少为两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道的数量至多等于所述定子绕组的匝数×并绕根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多片叠加设置的硅钢片,所述硅钢片具有能够容纳所述定子绕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继伟张成明李立毅刘家曦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