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开关电源及电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15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开关电源及电器设备,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分别与开关电源中的初级控制电路、开关管和变压器的一次侧辅助绕组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根据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辅助绕组电压输出检测电压至所述初级控制电路,所述初级控制电路在所述检测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管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过压保护电路设置在电源的一次侧,并简化了过压保护电路的结构,从而简化了电源结构,减少了在PCB板上的占用面积,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开关电源及电器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源
,特别涉及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开关电源及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的隔离型开关电源方案大都通过稳压管及开关三极管组成的过压电路检测方式侦测输出电压的过压状态,再通过该电路改变反馈回路使一次侧的控制IC实现关断或限制输出电压幅度的效果,从而达到保护负载的目的,这种保护电路的特点是应用在开关电源二次侧,如图1所示,直接对输出电压进行检测,但是该保护电路电路需要的元件多,电路结构复杂,进而需要占用PCB面积较大,成本高。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开关电源及电器设备,将过压保护电路设置在电源的一次侧,并简化了过压保护电路的结构,从而简化了电源结构,减少了在PCB板上的占用面积,降低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分别与开关电源中的初级控制电路、开关管和变压器的一次侧辅助绕组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根据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辅助绕组电压输出检测电压至所述初级控制电路,所述初级控制电路在所述检测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管停止工作。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中,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辅助绕组,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初级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开关管,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中,所述初级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检测引脚和驱动引脚,所述检测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驱动引脚连接所述开关管。一种开关电源,包括变压器、开关管、初级控制电路和如上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分别与开关电源中的初级控制电路、开关管和变压器的一次侧辅助绕组连接。所述的开关电源中,所述初级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检测引脚和驱动引脚,所述检测引脚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所述驱动引脚连接所述开关管。所述的开关电源,还包括输出滤波电路,所述输出滤波电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输出绕组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的开关电源,还包括输出电压检测电路,所述输出电压检测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输出滤波电路,所述输出电压检测电路还连接电压输出端。所述的开关电源中,所述输出滤波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输出绕组,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开关电源中,所述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和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基准电压源,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1脚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和所述基准电压源的参考极,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基准电压源的阳极均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2脚连接所述基准电压源的阴极,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3脚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4脚连接所述控制器。一种电器设备,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开关电源。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开关电源及电器设备,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分别与开关电源中的初级控制电路、开关管和变压器的一次侧辅助绕组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根据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辅助绕组电压输出检测电压至所述初级控制电路,所述初级控制电路在所述检测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管停止工作,本技术通过将过压保护电路设置在电源的一次侧,并简化了过压保护电路的结构,从而简化了电源结构,减少了在PCB板上的占用面积,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开关电源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开关电源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开关电源中过压保护电路的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开关电源中输出平台电压、辅助绕组电压、辅助绕组平台电压和开关管导通时的电流的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开关电源及电器设备,将过压保护电路设置在电源的一次侧,并简化了过压保护电路的结构,从而简化了电源结构,减少了在PCB板上的占用面积,降低成本。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如图1所示的隔离型开关电源中的输出过压保护部分的原理为:在开关电源正常工作时,通过电阻R04和R05检测输出电压,再通过基准电压源U03的第1脚检测的电压经光电耦合器U02反馈到PWM控制IC的FB引脚,实时调节输出电压,使输出电压恒定。当开关电源电路输出异常时,为了避免输出电压过高对后级负载造成危害,通过稳压二极管ZD01对输出电压进行检测,当电压超过稳压二极管ZD01击穿值时,稳压二极管ZD01导通,二极管D02导通,三极管Q02导通,光电耦合器U02第2脚电压被三极管Q02拉低,PWM控制IC检测到FB异常后关断PWM信号,从而实现过压保护功能,也即图1中的开关电源采用对二次侧输出电压进行检测,当输出电压过压时,通过改变反馈环路的工作状态,使得一次侧PWM控制器IC断开或限制输出电压的幅度,进而达到过压保护的效果。请参阅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的开关电源,包括前端滤波电路10、变压器20、开关管30、初级控制电路40和过压保护电路50,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30为MOS管,所述变压器20的一次侧主绕组连接前端滤波电路10和开关管30的漏极,所述变压器20的一次侧辅助绕组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50,所述变压器20的输出端连接电压输出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50还连接所述初级控制电路40和所述开关管30的源极,所述初级控制电路40还连接所述开关管30的源极;交流电经前端滤波电路10进行整流滤波处理后输出至变压器20,当初级控制电路40控制开关管30导通时,变压器20存储能量,当初级控制电路40控制开关管30关断时,变压器20向二次侧输出绕组传输能量输出电压,变压器20的输出电压经输出整流电路整流后该负载供电;具体地,所述变压器20的第4脚至第6脚为一次侧主绕组,能够起到开关储能作用,所述变压器20的第1脚和第2脚为一次侧辅助绕组,一般用作给控制器提供VCC供电的作用,所述变压器20的第8脚至第11脚为二次侧输出绕组,为负载提供能量。本实施例中将原有设置在变压器20的二次侧辅助绕组的过压保护部分也即稳压二极管ZD01、二极管D02、三极管Q02、电阻R02、R03和电容C01省去,而在变压器20的一次侧辅助绕组设置过压保护电路50,所述过压保护电路50根据所述变压器20的一次侧辅助绕组电压输出检测电压至所述初级控制电路40,所述初级控制电路40在所述检测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管30停止工作;具体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分别与开关电源中的初级控制电路、开关管和变压器的一次侧辅助绕组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根据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辅助绕组电压输出检测电压至所述初级控制电路,所述初级控制电路在所述检测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管停止工作;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辅助绕组,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初级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开关管,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分别与开关电源中的初级控制电路、开关管和变压器的一次侧辅助绕组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根据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辅助绕组电压输出检测电压至所述初级控制电路,所述初级控制电路在所述检测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管停止工作;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辅助绕组,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初级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开关管,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2.一种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开关管、初级控制电路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分别与开关电源中的初级控制电路、开关管和变压器的一次侧辅助绕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检测引脚和驱动引脚,所述检测引脚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所述驱动引脚连接所述开关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滤波电路,所述输出滤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博陈赞添陈波李亚伟胡向峰周建华蔡佳祥李建鹏鲍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