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08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线缆和导电连接件;连接器本体包括绝缘本体和接地件,接地件具有主体部和自主体部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结构,绝缘本体具有沿电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间以及设置于容置空间一端的穿孔,穿孔与容置空间连通,主体部设置于容置空间,第一连接结构穿设于穿孔中;线缆与连接器本体连接,并具有屏蔽层;导电连接件包括与屏蔽层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与连接器本体连接的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具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穿设于穿孔中并与第一连接结构电连接。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电连接器的良好接地,提升电磁屏蔽效果,实现信号的稳定传输,同时也提高了连接器的耐用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导致信号传输出错。人们对于连接器的信号传输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连接器的电磁屏蔽效果难以满足需求。因此,连接器的电磁屏蔽效果亟待提升,以满足高速信号传输的需要。在对电磁屏蔽的要求较高的场景下,通常会采用具有屏蔽层的传输线缆,线缆中的屏蔽层需要与连接器中的接地部件进行良好的电连接。现有的连接器对于屏蔽层和接地部件的连接方式稳定性较差,容易脱开,进而影响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够改善以上问题,实现良好的电磁屏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包括绝缘本体和接地件,所述接地件具有主体部和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所述电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间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一端的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穿设于所述穿孔中;线缆,与所述连接器本体连接,所述线缆具有屏蔽层;以及导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屏蔽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连接器本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穿设于所述穿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第一连接钩,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第二连接钩,所述第一连接钩与所述第二连接钩搭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钩呈弯曲状且所述第二连接钩的端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的方向延伸。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固定槽,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与所述固定槽对应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收容于所述固定槽内且与其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两个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穿孔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两个所述固定部,两个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上。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插接方向一端上的第二本体,所述固定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穿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定位槽,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于所述定位槽中。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外壳,所述连接器本体和部分或全部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外壳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为两个,两个所述凸起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宽度方向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呈环形且包覆所述屏蔽层,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屏蔽层铆压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线缆和导电连接件;连接器本体包括绝缘本体和接地件,接地件具有主体部和自主体部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结构,绝缘本体具有沿电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间以及设置于容置空间一端的穿孔,穿孔与容置空间连通,主体部设置于容置空间,第一连接结构穿设于穿孔中;线缆与连接器本体连接,并具有屏蔽层;导电连接件包括与屏蔽层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与连接器本体连接的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具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穿设于穿孔中并与第一连接结构电连接。由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电连接器的良好接地,提升电磁屏蔽效果,实现信号的稳定传输,同时也提高了连接器的耐用度。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本体和导电连接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绝缘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绝缘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导电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导电连接件的主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导电连接件的俯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导电连接件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器本体;11-绝缘本体;11a-第一本体;11b-第二本体;111-容置空间;112-穿孔;113-固定槽;114-定位槽;12-接地件;121-主体部;122-第一连接结构;13-端子;2-线缆;21-屏蔽层;3-导电连接件;31-第一连接端;311-连接臂;32-第二连接端;321-第二连接结构;321a-第一弯曲部;321b-第二弯曲部;322-固定部;33-凸起;4-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图1-图2分别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1、线缆2和导电连接件3。连接器本体1包括绝缘本体11和接地件12,绝缘本体11具有沿电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间111。线缆2与连接器本体1连接,线缆2具有屏蔽层21,线缆2的屏蔽层21通常是围绕在线芯外侧的金属编织层,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提高线缆2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连接器本体1还包括若干个端子13,端子13按照预定的排列方式固定于绝缘本体11并至少部分露出于容置空间111内,用于与对应的电连接器进行电连接。线缆2的线芯与对应的端子13进行电连接,用于传输电信号。图3是连接器本体1和导电连接件3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第二连接端32与第一连接端31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图3中的剖切平面平行于电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并垂直于导电连接件3的宽度方向,图4是图3中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和图6是绝缘本体11的结构示意图,为展示方便的需要,图5和图6中未示出端子。参照图1-图6,绝缘本体11还具有设置于容置空间111一端的穿孔112,穿孔112垂直于容置空间111的延伸方向并与容置空间111连通。接地件12具有主体部121和自主体部121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结构122,主体部121设置于容置空间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器本体(1),包括绝缘本体(11)和接地件(12),所述接地件(12)具有主体部(121)和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21)上的第一连接结构(122),所述绝缘本体(11)具有沿所述电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间(111)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11)一端的穿孔(112),所述穿孔(112)与所述容置空间(111)连通,所述主体部(121)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11),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2)穿设于所述穿孔(112)中;/n线缆(2),与所述连接器本体(1)连接,所述线缆(2)具有屏蔽层(21);以及/n导电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端(31)和第二连接端(32),所述第一连接端(31)与所述屏蔽层(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32)与所述连接器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32)具有第二连接结构(321),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1)穿设于所述穿孔(112)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2)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本体(1),包括绝缘本体(11)和接地件(12),所述接地件(12)具有主体部(121)和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21)上的第一连接结构(122),所述绝缘本体(11)具有沿所述电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间(111)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11)一端的穿孔(112),所述穿孔(112)与所述容置空间(111)连通,所述主体部(121)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11),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2)穿设于所述穿孔(112)中;
线缆(2),与所述连接器本体(1)连接,所述线缆(2)具有屏蔽层(21);以及
导电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端(31)和第二连接端(32),所述第一连接端(31)与所述屏蔽层(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32)与所述连接器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32)具有第二连接结构(321),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1)穿设于所述穿孔(112)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2)为第一连接钩,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1)为第二连接钩,所述第一连接钩与所述第二连接钩搭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钩呈弯曲状且所述第二连接钩的端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31)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1)具有固定槽(113),所述第二连接端(32)具有与所述固定槽(113)对应的固定部(322),所述固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