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603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总体所发布模型;总装厂在线传递与接收模型;总装厂根据自身设计平台格式需求和/或属性信息需求,将模型转换为所需的模型数据格式,获取转换好的模型;总装厂按工程管理转换好的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建立跨组织、跨地域的复杂产品协同研制业务模式,以模型载体作为传递媒介,变革厂所协同设计方式;同时,突破协同研制所需平台和工具软件不统一的壁垒,确保模型数据上下游的一致性,使得厂所之间的模型、数据能够共享、交流,建立一个完整的设计优化循环,有效促进厂所协同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舰船研制过程是一个串行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具有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优点,非常适合以纸质文档为主的人工管理;现有舰船研制过程中的厂所间大量的协调工作主要是通过电话、会议、传真、文件等手段以及设计人员驻厂、驻所的现场配建配试方式来解决,在整个舰船研制过程中协调工作的周期长,成本高,协作效率和时效性比较低,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制造之间无关联,模型数据无法保证一致性,影响设计质量及设计效率,难以实现设计与制造一体化集成,不利于未来数字化造船的发展;另外,厂所的船舶设计软件不统一,极大制约了研发设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跨组织、跨地域的复杂产品协同研制业务模式尚未建立,协同研制所需平台和工具软件不统一,相关流程、标准和规范也有待建立,难以支撑协同工作的开展,导致各阶段的输入、输出重复工作多;软件不统一,造成厂所之间的模型、数据不能共享、交流,船厂在拿到设计单位的图纸、模型后不能直接使用,必须重新建模,造成产品数据不唯一、研制周期拉长、人力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且后期的设计更改等信息也无法反馈给设计单位,无法真正建立一个完整的设计优化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船舶厂所间协作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总体所发布模型;总装厂在线传递与接收所述模型;所述总装厂根据自身设计平台格式需求和/或属性信息需求,将所述模型转换为所需的模型数据格式,获取转换好的模型;所述总装厂按工程管理所述转换好的模型。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总体所发布所述模型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总体所建立模型成熟度评价标准;所述总体所基于所述模型成熟度评价标准,判断所述模型是否达到预设成熟度;所述总体所在所述模型达到所述预设成熟度时,依托标准化数据接口发布所述模型。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总装厂在线传递与接收所述模型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总装厂通过在线方式接收所述模型;所述总装厂审阅所述模型;所述总装厂管理所述模型。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总装厂审阅所述模型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总装厂审阅所述模型是否满足预设需求;若所述模型满足所述预设需求,则所述总装厂接受所述模型;若所述模型不满足所述预设需求,则所述总装厂向所述总体所反馈并记录反馈过程。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总装厂根据自身设计平台格式需求和/或属性信息需求,将所述模型转换为所需的模型数据格式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转换方式:数据类型转换、模型几何转换、模型类型转换及模型属性信息转换;其中,所述数据类型转换包括:同构数据类型转换和/或异构数据类型。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总装厂根据自身设计平台格式需求和/或属性信息需求,将所述模型转换为所需的模型数据格式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转换后的模型是否得到完全转换;在所述转换后的模型得到完全转换时,判断所述转换后的模型是否满足所述自身设计平台格式需求和/或所述属性信息需求,以在所述转换后的模型满足所述自身设计平台格式需求和/或所述属性信息需求时,将所述转换后的模型作为所述转换好的模型。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总装厂按工程管理所述转换好的模型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管理内容:审签流程管理、模型接收计划管理、模型转换管理、模型版本管理、模型维护管理、技术协调及沟通管理。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总装厂基于管理过程,统计和分析管理过程状态,并可视化展示所述管理过程状态;所述管理过程状态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状态:模型接收计划状态、模型转换完成状态、项目进度计划状态;所述总装厂将所述转换好的模型同步至设计平台,以供所述总装厂在所述设计平台上实现基于所述转换好的模型开展设计。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系统,包括:模型发布模块、模型接收模块、模型转换模块及模型管理模块;其中,所述模型发布模块,用于总体所发布模型;所述模型接收模块,用于总装厂在线传递与接收所述模型;所述模型转换模块,用于所述总装厂根据自身设计平台格式需求和/或属性信息需求,将所述模型转换为所需的模型数据格式,获取转换好的模型;所述模型管理模块,用于所述总装厂按工程管理所述转换好的模型。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系统还包括:状态分析展示模块和设计模块;其中,所述状态分析展示模块,用于所述总装厂基于管理过程,统计和分析管理过程状态,并可视化展示所述管理过程状态;所述管理过程状态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状态:模型接收计划状态、模型转换完成状态、项目进度计划状态;所述设计模块,用于所述总装厂将所述转换好的模型同步至设计平台,以供所述总装厂在所述设计平台上实现基于所述转换好的模型开展设计。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打破了传统厂所协同方式,以模型为协同设计传递载体,不仅减少了设计建模工作量,同时,基于单一数字模型确保了数据传递的唯一性和准确性,极大提高了设计、建造效率,节省了设计成本的需求。(2)本专利技术通过协同管理手段可准确、无误接收和管理总体所模型,为模型传递过程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3)本专利技术通过管理系统进行项目状态分析及展示,对整个项目模型传递状态进行了有效的管控。(4)本专利技术打破厂所数字化在线协同管理模式空白,为进一步探索厂所协同设计奠定了基础。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所发布模型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总装厂在线传递与接收模型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总装厂审阅模型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总装厂对转换后的模型进行一致性检查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图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总装厂可视化展示管理过程状态于一实施例中的样式图。图7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系统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71模型发布模块72模型接收模块73模型转换模块74模型管理模块75状态分析展示模块76设计模块S1~S6步骤S11~S13步骤S21~S23步骤S221~S223步骤S31~S33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总体所发布模型;/n总装厂在线传递与接收所述模型;/n所述总装厂根据自身设计平台格式需求和/或属性信息需求,将所述模型转换为所需的模型数据格式,获取转换好的模型;/n所述总装厂按工程管理所述转换好的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总体所发布模型;
总装厂在线传递与接收所述模型;
所述总装厂根据自身设计平台格式需求和/或属性信息需求,将所述模型转换为所需的模型数据格式,获取转换好的模型;
所述总装厂按工程管理所述转换好的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体所发布所述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总体所建立模型成熟度评价标准;
所述总体所基于所述模型成熟度评价标准,判断所述模型是否达到预设成熟度;
所述总体所在所述模型达到所述预设成熟度时,依托标准化数据接口发布所述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装厂在线传递与接收所述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总装厂通过在线方式接收所述模型;
所述总装厂审阅所述模型;
所述总装厂管理所述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装厂审阅所述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总装厂审阅所述模型是否满足预设需求;
若所述模型满足所述预设需求,则所述总装厂接受所述模型;
若所述模型不满足所述预设需求,则所述总装厂向所述总体所反馈并记录反馈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装厂根据自身设计平台格式需求和/或属性信息需求,将所述模型转换为所需的模型数据格式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转换方式:数据类型转换、模型几何转换、模型类型转换及模型属性信息转换;其中,
所述数据类型转换包括:同构数据类型转换和/或异构数据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厂所协同设计的模型传递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装厂根据自身设计平台格式需求和/或属性信息需求,将所述模型转换为所需的模型数据格式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转换后的模型是否得到完全转换;
在所述转换后的模型得到完全转换时,判断所述转换后的模型是否满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洪涛蔡乾亚单小芬徐忆宁刘永珍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