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高导热性电容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99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高导热性电容器外壳,包括连接板与卡合机构,所述连接板顶端设置有电容器外壳;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于连接板顶端表面,所述电容器外壳底端处于安装槽内侧,所述安装槽内侧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电容器外壳处于安装槽内侧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限位板底端卡合卡槽内侧,所述限位槽内侧顶端开设有转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了卡合机构,方便将电容器外壳进行固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方便工作人员使用,通过设计了弹簧,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通过弹簧的作用推动限位板底端一直卡合卡槽内侧,实现固定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高导热性电容器外壳
本技术属于电容器外壳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高导热性电容器外壳。
技术介绍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在电路图中通常用字母C表示电容元件。电容器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晶体管收音机的调谐电路要用到它,彩色电视机的耦合电路、旁路电路等也要用到它,电容器在使用时需要使用到电容器外壳进行保护,以免损坏。现有的电容器外壳导热性较差,而且电容器外壳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不能随意进行组合,导致需要加装电容器时,需要使用工具进行焊接,较为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组合式高导热性电容器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高导热性电容器外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高导热性电容器外壳,包括连接板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高导热性电容器外壳,包括连接板(1)与卡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顶端设置有电容器外壳(2);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开设于连接板(1)顶端表面,所述电容器外壳(2)底端处于安装槽(5)内侧,所述安装槽(5)内侧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6),所述限位槽(6)内侧设置有限位板(13),所述电容器外壳(2)处于安装槽(5)内侧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卡槽(14),所述限位板(13)底端卡合卡槽(14)内侧,所述限位槽(6)内侧顶端开设有转槽(11),所述限位板(13)处于限位槽(6)内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2),且所述转轴(12)处于转槽(11)内侧,所述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高导热性电容器外壳,包括连接板(1)与卡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顶端设置有电容器外壳(2);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开设于连接板(1)顶端表面,所述电容器外壳(2)底端处于安装槽(5)内侧,所述安装槽(5)内侧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6),所述限位槽(6)内侧设置有限位板(13),所述电容器外壳(2)处于安装槽(5)内侧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卡槽(14),所述限位板(13)底端卡合卡槽(14)内侧,所述限位槽(6)内侧顶端开设有转槽(11),所述限位板(13)处于限位槽(6)内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2),且所述转轴(12)处于转槽(11)内侧,所述限位槽(6)内侧中部开设有滑槽(9),所述限位板(13)一侧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滑条(7),所述滑条(7)一端处于滑槽(9)内侧,所述滑条(7)处于滑槽(9)内侧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高导热性电容器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导热片(4),所述导热片(4)处于电容器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辉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永成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