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组件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75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板组件测试装置,包括箱体、安装板、上模组件、下模组件、驱动装置、平衡下压组件、测试装置和人机界面板;上模组件和/或下模组件上安装有测试探针;所述箱体上方设有安装下模组件的安装部;所述下模组件可拆卸安装在安装部上并通过第一定位针定位;所述安装板竖直固定在箱体上方并位于安装部的后侧;所述平衡下压组件通过滑轨副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安装板前侧;所述上模组件可拆卸安装在平衡下压组件上并位于下模组件上方;所述测试装置与上模组件以及下模组件电气连接;所述人机界面板与测试装置电气连接;所述人机界面板上设有通讯接口;体现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产品进行二次开发,提高效率,测试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板组件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测试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任何电子产品均离不开电路板组件,为了保证产品的功能稳定性与生产产品的良率以及品质一致性,均离开不电路板焊接好后的一道检测,然而由于产品功能的不一样,例如有空调控制板,电视控制板,电源电路板等等,电路板设计及功能都不一样,因此需要做不同的夹具将板子压好,再做一系的控制机构及相应的控制电路,开发起来周期较长,同时精度设计难以管控,再加之一个产品一款,如果量大多款,同时整个夹具不可以复用,浪费相应的资源,不利于产品进行二次开发,急需一种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板组件测试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路板组件测试装置,包括箱体、安装板、上模组件、下模组件、驱动装置、平衡下压组件、测试装置和人机界面板;上模组件和/或下模组件上安装有测试探针;所述箱体上方设有安装下模组件的安装部;所述下模组件可拆卸安装在安装部上并通过第一定位针定位;所述安装板竖直固定在箱体上方并位于安装部的后侧;所述平衡下压组件通过滑轨副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安装板前侧;所述上模组件可拆卸安装在平衡下压组件上并位于下模组件上方;所述测试装置与上模组件以及下模组件电气连接;所述人机界面板与测试装置电气连接;所述人机界面板上设有通讯接口。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丝杆;所述电机固定在箱体内;所述丝杆安装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并与平衡下压组件螺纹连接。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控制器、MCU控制主板;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MCU控制主板以及电机驱动控制器电气连接;所述MCU控制主板与人机界面板以及电机驱动控制器电器连接。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平衡下压组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和连接板;所述左侧板通过连接板连接在右侧板的左侧;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与连接板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且底部均设有螺孔用于与上模组件连接。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探针板、第一导柱和托板;所述下探针板通过第一定位针与安装部定位并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在安装部上;所述托板通过第一导柱安装在探针板上方并与第一定位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板上设有用于安装PCB板组件的安装槽;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探针板、压板、第二定位针和第二导柱;所述上探针板固定在平衡下压组件下方;所述压板通过第二导柱连接上探针板下方;所述第二定位针连接在上探针板与压板之间并与压板通过螺丝锁紧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将测试探针安装在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上,对于不同的PCB板组件的测试,只需更换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其他的结构均可复用,从而无需在研发夹具与控制电路方面浪费过多的时间,一机多用,可以节约资源,测试精度上也得以提升,人机界面板上设置了通讯接口,此接口主要用于测试功能的数据显示到人机界面,可以非常方便的将测试的量化值上传到显示屏上,内部的一系列参数对比,显示良品不良品的界面均已集成好,对二次开发大大减少了软件编写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电路板组件测试装置,包括箱体1、安装板2、上模组件3、下模组件4、驱动装置5、平衡下压组件6、测试装置8和人机界面板7;上模组件3和/或下模组件4上安装有测试探针;所述箱体1上方设有安装下模组件4的安装部;所述下模组件4可拆卸安装在安装部上并通过第一定位针43定位;所述安装板2竖直固定在箱体1上方并位于安装部的后侧;所述平衡下压组件6通过滑轨副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安装板2前侧;所述上模组件3可拆卸安装在平衡下压组件6上并位于下模组件4上方;所述测试装置8与上模组件3以及下模组件4电气连接;所述人机界面板7与测试装置8电气连接;所述人机界面板7上设有通讯接口71;对于不同PCB板组件的测试,更换相应的上模组件3与下模组件4,使用时,PCB板组件安装在下模组件4上,通过驱动装置5驱动上模组件3下压,利用上模组件3与下模组件4上的测试探针与PCB板组件的测试点接触形成通路,通过测试装置8进行检测,并将信号传输至人机界面板7上显示,人机界面板7上再进行数值比对,预留的通讯接口71主要用于测试功能的数据显示到人机界面,可以非常方便的将测试的量化值上传到显示屏上,内部的一系列参数对比,显示良品不良品的界面均已集成好,对二次开发大大减少了软件编写的时间,接口包含通用性的USB,串口等。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52和丝杆51;所述电机52固定在箱体1内;所述丝杆51安装在电机52的动力输出端并与平衡下压组件6螺纹连接;还包括电源模块9、电机驱动控制器11、MCU控制主板10;所述电源模块9分别与MCU控制主板10以及电机驱动控制器11电气连接;所述MCU控制主板10与人机界面板7以及电机驱动控制器11电器连接;本专利技术结合了电子下压控制部份,可以让开发产品测试的人员用心去做产品功能研究,无需对夹具部份再做电路设计,具体实现如下,交流电通过电源模块9进行电压处理,给到电机52驱控制器,同时电机52驱控制器则连接到电机52上,通过MCU控制主板的PWM控制信号对电机52进行转动控制,同时达到机构上下压的效果;人机界面板7则会通过显示调整一系列的参数,通过通寻接口与MCU控制主板进行连接,直接可以控制下压速度,高度,缓降等参数,采用的电机52丝杆51,有效去除传统的气缸气压的不稳定,可以电子调切下压速度,行程,缓冲及连接的可靠性。所述平衡下压组件6包括左侧板61、右侧板62和连接板63;所述左侧板61通过连接板63连接在右侧板62的左侧;所述左侧板61、右侧板62与连接板63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且底部均设有螺孔用于与上模组件3连接;该平衡下压组件6的作用是在下压时保证每个面下压平衡,避免下压不平衡导致影响测试精度。所述下模组件4包括下探针板41、第一导柱44和托板42;所述下探针板41通过第一定位针43与安装部定位并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在安装部上;所述托板42通过第一导柱44安装在探针板上方并与第一定位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板42上设有用于安装PCB板组件的安装槽421;所述上模组件3包括上探针板31、压板32、第二定位针33和第二导柱34;所述上探针板31固定在平衡下压组件6下方;所述压板32通过第二导柱34连接上探针板31下方;所述第二定位针33连接在上探针板31与压板32之间并与压板32通过螺丝锁紧固定;上模组件3与下模组件4容易安装以及拆卸,通过定位针与定位柱进行准确定位,安装精度高,提高测试精度。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组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安装板、上模组件、下模组件、驱动装置、平衡下压组件、测试装置和人机界面板;上模组件和/或下模组件上安装有测试探针;所述箱体上方设有安装下模组件的安装部;所述下模组件可拆卸安装在安装部上并通过第一定位针定位;所述安装板竖直固定在箱体上方并位于安装部的后侧;所述平衡下压组件通过滑轨副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安装板前侧;所述上模组件可拆卸安装在平衡下压组件上并位于下模组件上方;所述测试装置与上模组件以及下模组件电气连接;所述人机界面板与测试装置电气连接;所述人机界面板上设有通讯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组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安装板、上模组件、下模组件、驱动装置、平衡下压组件、测试装置和人机界面板;上模组件和/或下模组件上安装有测试探针;所述箱体上方设有安装下模组件的安装部;所述下模组件可拆卸安装在安装部上并通过第一定位针定位;所述安装板竖直固定在箱体上方并位于安装部的后侧;所述平衡下压组件通过滑轨副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安装板前侧;所述上模组件可拆卸安装在平衡下压组件上并位于下模组件上方;所述测试装置与上模组件以及下模组件电气连接;所述人机界面板与测试装置电气连接;所述人机界面板上设有通讯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组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丝杆;所述电机固定在箱体内;所述丝杆安装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并与平衡下压组件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路板组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控制器、MCU控制主板;所述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云建胡源张昊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韬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