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49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加热炉(1),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置于炉内(11)的输送路径(12)的上方,并且贯通连续加热炉的左右两侧壁而并列设置的多个棒状、管状或螺旋管状的上部发热体(2);以及覆盖所述上部发热体的保护管(3)。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续加热炉,由于具备覆盖上部发热体的保护管,因此在加热处理时,能够防止上部发热体被来自被处理物的物质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加热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加热炉。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例如,已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加热处理用的辊道窑等连续加热炉。在这样的连续加热炉中,通常如图5所示具备:由旋转的辊形成的输送路径;以及配置于输送路径的上方且贯通连续加热炉的左侧壁114及右侧壁115而并列设置的多个棒状、管状或螺旋管状的上部发热体102。左侧壁114及右侧壁115开设有贯通孔116,该贯通孔116具有比上部发热体102的外径大的内径,上部发热体102插入其内部。贯通孔116与上部发热体102的间隙填满纤维陶瓷块状的密封材料117,防止热泄漏。上部发热体102具有:电阻值高且有助于发热的高发热部102a;以及电阻值低的低发热部102b,高发热部102a配置于上部发热体102的中央,低发热部102b配置于其两端。在上部发热体102中,高发热部102a具有H-d1×12的长度。其中,H为炉内有效加热宽度,d1为从高发热部102a与低发热部102b的边界至左侧壁114及右侧壁115的内表面的长度。一般而言,若在左侧壁114及右侧壁115的附近存在高发热部102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加热炉(1),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棒状、管状或螺旋管状的上部发热体(2),配置于炉内(11)的输送路径(12)的上方,并且贯通连续加热炉的左右两侧壁而并列设置;以及保护管(3),覆盖所述上部发热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加热炉(1),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棒状、管状或螺旋管状的上部发热体(2),配置于炉内(11)的输送路径(12)的上方,并且贯通连续加热炉的左右两侧壁而并列设置;以及保护管(3),覆盖所述上部发热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加热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发热体具有:中央低发热部(2c),形成在所述上部发热体的中央部;以及高发热部(2a),与该中央低发热部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中央低发热部的两侧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加热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发热体的所述中央低发热部的比例为炉内有效加热宽度(H)的10%以上且7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加热炉,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所述上部发热体中具备:第一上部发热体(21),其所述中央低发热部的长度短;以及第二上部发热体(22),其所述中央低发热部的长度比该第一上部发热体的所述中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田晃和青木道朗松井良太
申请(专利权)人:NGK苏州热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