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探测装置和实现太赫兹波探测的方法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电磁波技术,尤指一种探测设置和实现太赫兹波探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太赫兹波是对一个特定波段的电磁波的统称,通常是指振荡频率在0.1太赫兹(THz)~10THz之间的电磁波,具有穿透性能好、光子能量低和光谱信息丰富等特点,在公共安全、光谱检测、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要实现这些应用,高效、可靠的太赫兹探测手段必不可少。基于光热电效应的太赫兹探测方法具有室温下可工作、响应频带宽、稳定性好和易于阵列集成等优点,是距离商业化应用最近的太赫兹探测技术之一。光热电效应属于热电效应的一种;太赫兹波照射沟道材料的一端,在沟道中产生梯度分布的温度场,驱动沟道中的载流子运动,从而产生光电流。这种探测方法目前只见于单像素太赫兹波的探测,由于无法高效地使太赫兹波分别照射到不同的沟道上,这种方法难以用于实现阵列式太赫兹波探测。此外,相关技术中的太赫兹天线如扇形天线等,结构通常在二维平面内,相应地,探测沟道、温度场分布也沿水平方向展开,不利于热量的集中和探测装置的阵列化集成。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探测装置,包括:构成电磁谐振阵列的两个以上探测单元(1),探测单元(1)包括:沟道(1-1)、正金属电极(1-2)、负金属电极(1-3)和电磁谐振结构(1-4);其中,/n正金属电极(1-2)和负金属电极(1-3)欧姆接触于沟道(1-1)的两端,且仅通过沟道(1-1)电连接;/n电磁谐振结构(1-4)用于产生电磁谐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测装置,包括:构成电磁谐振阵列的两个以上探测单元(1),探测单元(1)包括:沟道(1-1)、正金属电极(1-2)、负金属电极(1-3)和电磁谐振结构(1-4);其中,
正金属电极(1-2)和负金属电极(1-3)欧姆接触于沟道(1-1)的两端,且仅通过沟道(1-1)电连接;
电磁谐振结构(1-4)用于产生电磁谐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金属电极(1-2)或所述负金属电极(1-3)与电磁谐振结构(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单元(1)还包括:
用于设置所述沟道(1-1)、正金属电极(1-2)、负金属电极(1-3)和电磁谐振结构(1-4)的衬底(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单元还包括:
与所述正金属电极(1-2)连接的正电极引出线(1-6),和与负金属电极(1-3)连接的负电极引出线(1-7)。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单元(1)的尺寸为亚波长量级。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1-1)沿平面或沿纵向展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探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自然,王迎新,陈猛,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