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挠性耐磨损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202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挠性耐磨损软管,具体涉及软管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内软管和滑动结构,所述内软管的外部设置有外软管,所述外软管的外部设置有金属防护块,所述内软管和外软管之间设置有滑动结构,所述内软管内部的两侧设置有耐磨结构,所述外软管的两侧设置有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垫片、六角螺母、防护套、插条、插槽、外软管和金属防护块,金属防护块在外部对外软管和内软管进行防护,减少软管在使用中外部因湿水、拖拽造成的磨损,同时,在软管两侧管口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护套,将防护套对准外软管套接,插条为复合橡胶材料,直接插入插槽中与插槽嵌套配合,使防护套和外软管连接牢固不滑脱,防护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挠性耐磨损软管
本技术涉及软管制造
,具体为一种挠性耐磨损软管。
技术介绍
软管在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软管制造技术也日新月异,挠性软管在日常使用中一般通过活动接头与外部设备或龙头连接固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连接处也易因松脱而出现滴漏现象,另外,市面上许多软管的内部防腐蚀性能不强,易因磨损而破裂,使用寿命受到极大影响。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挠性软管防护性不足,两侧的连接处无法从内部提高安装稳定性;(2)传统的挠性软管在翻转、拖拽或收纳的过程中易缠绕绞住,使用不便;(3)传统的挠性软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内壁易因冲刷而破损,导致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挠性耐磨损软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防护性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挠性耐磨损软管,包括内软管和滑动结构,所述内软管的外部设置有外软管,所述外软管的外部设置有金属防护块,所述内软管和外软管之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挠性耐磨损软管,包括内软管(1)和滑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软管(1)的外部设置有外软管(9),所述外软管(9)的外部设置有金属防护块(10),所述内软管(1)和外软管(9)之间设置有滑动结构(2),所述内软管(1)内部的两侧设置有耐磨结构(3),所述外软管(9)的两侧设置有防护结构;/n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套(6),所述防护套(6)设置在外软管(9)两侧的外部,所述防护套(6)的外部设置有垫片(4),所述垫片(4)的一侧设置有六角螺母(5),所述防护套(6)内部的周围设置有插条(7),所述外软管(9)外部的周围设置有插槽(8),所述插条(7)插接在插槽(8)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挠性耐磨损软管,包括内软管(1)和滑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软管(1)的外部设置有外软管(9),所述外软管(9)的外部设置有金属防护块(10),所述内软管(1)和外软管(9)之间设置有滑动结构(2),所述内软管(1)内部的两侧设置有耐磨结构(3),所述外软管(9)的两侧设置有防护结构;
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套(6),所述防护套(6)设置在外软管(9)两侧的外部,所述防护套(6)的外部设置有垫片(4),所述垫片(4)的一侧设置有六角螺母(5),所述防护套(6)内部的周围设置有插条(7),所述外软管(9)外部的周围设置有插槽(8),所述插条(7)插接在插槽(8)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挠性耐磨损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6)的外径小于外软管(9)两侧的内径,所述插槽(8)关于外软管(9)的圆心环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挠性耐磨损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2)由滚珠(201)、滑道(202)、粘接层(203)和环氧树脂涂层(204)组成,所述滑道(202)设置在内软管(1)和外软管(9)之间,所述滑道(202)的内部设置有滚珠(201),所述粘接层(203)设置在内软管(1)的内壁,所述粘接层(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比克斯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