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管道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19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管道支座,包括管夹、立柱和U型座,所述管夹的底部通过立柱设置于U型座内,所述管夹的底部和立柱焊接固定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立柱由两相对分离的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焊接组成且开口端相向设置,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开口端分别设置有向内翻折的第一内弯角和第二内弯角,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内腔还设置有紧固螺母与两相邻侧的第一内弯角和第二内弯角对应固定,所述U型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通孔并对应设置有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栓还穿过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缝隙与紧固螺母对应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改变管夹中心相对U形座底面的高度,能承担管道垂直荷载而不滑移,实现角度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管道支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管道支座。
技术介绍
一般管道支座的结构是管夹与⊥形或U形支座组焊,或管卡与工形支座连接,用于支承管道的垂直荷载,便于底平面水平滑动或搁在滚轮上水平移动。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管底高度是因⊥形、U形或工形底座的高度而固定,无法在安装现场改变。但在管道敷设的工程现场,因建筑高度的偏差,需用平垫板或斜楔垫板副组合来弥补土建的误差,才能保证管道安装后的轴线平直。此外,为了使气体输送管道内的凝结液顺利排出,或输送液体管道在检修时能顺利放空,管道往往需要按一定坡度敷设。但⊥形,U形或工形支座的底平面和管夹轴线往往按平行状况制造,而安装现场的安装基本面也是水平的。这种状况下管夹与带坡度的管道之间不呈面接触,而是线接触,不利于管道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改变紧固螺母在立柱内的位置后紧固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即可改变管夹中心相对U形座底面的高度,锯齿和齿痕的啮合能承担管道垂直荷载而不滑移,管夹和立柱的组合体可绕调节螺栓轴线摆动,实现角度的调整的高度可调节的管道支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管道支座,包括管夹、立柱和U型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的底部通过立柱设置于U型座内,所述管夹的底部和立柱焊接固定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立柱由两相对分离的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焊接组成且开口端相向设置,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开口端分别设置有向内翻折的第一内弯角和第二内弯角,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内腔还设置有紧固螺母与两相邻侧的第一内弯角和第二内弯角对应固定,所述U型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通孔并对应设置有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栓还穿过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缝隙与紧固螺母对应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管道支座,包括管夹、立柱和U型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的底部通过立柱设置于U型座内,所述管夹的底部和立柱焊接固定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立柱由两相对分离的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焊接组成且开口端相向设置,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开口端分别设置有向内翻折的第一内弯角和第二内弯角,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内腔还设置有紧固螺母与两相邻侧的第一内弯角和第二内弯角对应固定,所述U型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通孔并对应设置有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栓还穿过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缝隙与紧固螺母对应固定。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贤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泰盛新绿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