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供水换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给排水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供水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供水设备在内部换热方式较为单一,从而造成加热换热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较大,且多数缺少预热回收或再利用的装置,因此,常见的建筑内供水换热设备能耗较高,且加热效率较低,保温效果差;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设计一种智能供水换热装置,在原有的换热设备基础上进行改进,以实现更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供水换热装置,解决现有的供水换热设备能耗高、加热和保温性能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智能供水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箱、供水管组和通气管,其中供水管组包括冷水入管和热水出管,所述换热箱相对两侧面分别与冷水入管和热水出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通气管为“U”形管状结构,其相对两端面均与换热箱通过法兰连接;所述通气管、冷水入管和热水出管均与换热箱内部连通;所述换热箱内表面焊接有隔热板,且换热箱内部通过隔热板分设有换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供水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箱(1)、供水管组和通气管(2),其中供水管组包括冷水入管(3)和热水出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相对两侧面分别与冷水入管(3)和热水出管(4)通过法兰连接;所述通气管(2)为“U”形管状结构,其相对两端面均与换热箱(1)通过法兰连接;所述通气管(2)、冷水入管(3)和热水出管(4)均与换热箱(1)内部连通;/n所述换热箱(1)内表面焊接有隔热板(101),且换热箱(1)内部通过隔热板(101)分设有换热室(102)和加热室(103),且换热室(102)和加热室(103)之间通过通气管(2)相互连通;所述隔热板(101)一表面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供水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箱(1)、供水管组和通气管(2),其中供水管组包括冷水入管(3)和热水出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相对两侧面分别与冷水入管(3)和热水出管(4)通过法兰连接;所述通气管(2)为“U”形管状结构,其相对两端面均与换热箱(1)通过法兰连接;所述通气管(2)、冷水入管(3)和热水出管(4)均与换热箱(1)内部连通;
所述换热箱(1)内表面焊接有隔热板(101),且换热箱(1)内部通过隔热板(101)分设有换热室(102)和加热室(103),且换热室(102)和加热室(103)之间通过通气管(2)相互连通;所述隔热板(101)一表面焊接有若干换热隔板(1011),且均延伸至换热室(102)内部,所述换热室(102)底表面粘连有若干换热挡板(1021),所述换热挡板(1021)与换热隔板(1011)交错排布;
所述加热室(103)内表面栓接有电加热套(104)和气泵(105),且两者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电加热套(104)一侧面与通气管(2)栓接连通,另一侧面栓接连通有排气管(1041),所述排气管(1041)通过隔热板(101)延伸至换热室(102)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供水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隔板(1011)与电加热套(104)电性连接,且若干换热隔板(1011)之间相互电性连接;所述换热隔板(1011)与换热挡板(1021)的结构相同,其表面均开设有若干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娜,金山,薛建,徐尚,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张夏供水设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