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41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玻璃,包括温控玻璃本体、温度处理装置和循环管道装置;所述温控玻璃本体内部包括流动腔室,所述流动腔室内部置满流动液体,所述流动腔室的侧壁固设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控玻璃本体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通过所述循环管道装置完成管道连接,所述流动液体通过流经所述循环管道装置完成所述温控玻璃本体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之间的液体流动循环;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将获取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所述温度处理装置处理,所述温度处理装置根据对温度信号的处理结果而对流经所述温度处理装置的所述流动液体进行降温/升温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调节玻璃窗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玻璃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器材结构
,具体是一种温控玻璃。
技术介绍
在办公楼、商场等楼层通常采用落地玻璃窗,即采用大面积的玻璃窗来改善采光,以及提高美观度,从而提升楼内用户的办公体验。但采用大面积玻璃窗,被阳光长时间照射容易产生玻璃表面的高温,从而对玻璃的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也容易对室内环境营造闷热感;此外,在冬季,玻璃窗上也容易产生遇冷液化的水雾,从而造成玻璃窗潮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能够自动调节玻璃窗温度的一种温控玻璃。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控玻璃,包括温控玻璃本体、温度处理装置和循环管道装置;所述温控玻璃本体内部包括流动腔室,所述流动腔室内部置满流动液体,所述流动腔室的侧壁固设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控玻璃本体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通过所述循环管道装置完成管道连接,所述流动液体通过流经所述循环管道装置完成所述温控玻璃本体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之间的液体流动循环;所述流动液体在流经所述温度处理装置时被降温/升温。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将获取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所述温度处理装置处理,所述温度处理装置根据对温度信号的处理结果而对流经所述温度处理装置的所述流动液体进行降温/升温处理。采用上述技术手段的有益效果:能够通过温度处理装置来对循环的流动液体进行降温/升温处理,并通过流动液体将经过降温/升温处理的温度带回至流动腔室内,从而保证流动腔室内的温度适宜,从而保证温控玻璃的温度适宜。可选的,所述循环管道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流动腔室顶部的出水管,和包括设置于所述流动腔室底部的抽水管,以及包括设置于所述流动腔室一侧的导流管;所述抽水管与水泵固定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导流管一端连接,所述导流管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上开设若干出水口;所述水泵通过所述抽水管从所述流动腔室内抽取所述流动液体,并将所述流动液体顺着所述导流管输送至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流出所述流动液体至所述流动腔室内。采用上述技术手段的有益效果:能够通过水泵完成驱动流动液体的循环。可选的,所述温度处理装置包括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冷凝管和用于给所述冷凝管降温的冷凝器;所述水泵与所述冷凝管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管出水口与所述导流管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管出水口与所述导流管连接处固设第一电磁阀;所述温度处理装置内部还包括主控器;所述主控器与所述冷凝器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冷凝器启闭制冷;所述主控器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启闭。采用上述技术手段的有益效果:能够在温度感应装置感应到的温度较高时,通过冷凝管实现对流动液体的降温,从而实现对温控玻璃的降温。可选的,所述温度处理装置还包括制热装置,所述制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和用于给所述加热管加热的加热器;所述水泵与所述加热管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出水口与所述导流管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出水口与所述导流管连接处固设第二电磁阀;所述主控器与所述加热器器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加热器启闭制热;所述主控器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启闭。采用上述技术手段的有益效果:能够在温度感应装置感应到的温度较低时,通过加热管实现对流动液体的加热,从而实现对温控玻璃的升温。可选的,所述水泵与所述导流管直接固定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导流管的连接处固设第三电磁阀,所述主控器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启闭。可选的,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温敏传感器和第二温敏传感器;所述第一温敏传感器固设在所述流动腔室靠近顶部位置的侧壁,所述第二温敏传感器固设在所述流动腔室靠近底部位置的侧壁。采用上述技术手段的有益效果:能够对温控玻璃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的温度感应。可选的,所述温度处理装置还包括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包括所述主控器和第一比较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入最高温校准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接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负极接入所述主控器;所述主控器根据所述第一二极管负极所输入的电平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启闭。采用上述技术手段的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当温度高于最高校准值时,主控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使得流动液体从制冷装置的冷凝管中获得降温。可选的,所述温控模块还包括第二比较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接入最低温校准电压,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接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负极接入所述主控器;所述主控器根据所述第二二极管负极所输入的电平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启闭。采用上述技术手段的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当温度低于最低校准值时,主控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使得流动液体从制热装置的加热管中获得升温。可选的,所述温控模块还包括第三比较器和减法电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减法电路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减法电路输出端接入所述第三比较器正相输入端;所述第三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入温差校准电压,所述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接入第三二极管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负极接入所述主控器;所述主控器根据所述第三二极管负极所输入的电平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启闭。采用上述技术手段的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当温控玻璃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温差大于最大温差值时,第三电磁阀开启,流动液体直接从导流管回归至出水管,避免在温度处理装置中耗费过多的时间,而选择先进行温度均衡处理。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温控玻璃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温控玻璃俯视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温控玻璃电路控制结构示意图;100-温控玻璃本体;110-流动腔室;200-温度处理装置;210-制冷装置;211-冷凝管;212-冷凝器;213-第一电磁阀;220-制热装置;221-加热管;222-加热器;223-第二电磁阀;230-第三电磁阀;310-出水管;311-出水口;320-抽水管;330-导流管;400-水泵;500-主控器;610-第一温敏传感器;620-第二温敏传感器;710-第一比较器;711-第一二极管;720-第二比较器;721-第二二极管;730-第三比较器;731-第三二极管;740-减法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玻璃本体(100)、温度处理装置(200)和循环管道装置;所述温控玻璃本体(100)内部包括流动腔室(110),所述流动腔室(110)内部置满流动液体,所述流动腔室(110)的侧壁固设温度感应装置;/n所述温控玻璃本体(100)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通过所述循环管道装置完成管道连接,所述流动液体通过流经所述循环管道装置完成所述温控玻璃本体(100)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之间的液体流动循环;所述流动液体在流经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时被降温/升温;/n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将获取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处理,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根据对温度信号的处理结果而对流经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的所述流动液体进行降温/升温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玻璃本体(100)、温度处理装置(200)和循环管道装置;所述温控玻璃本体(100)内部包括流动腔室(110),所述流动腔室(110)内部置满流动液体,所述流动腔室(110)的侧壁固设温度感应装置;
所述温控玻璃本体(100)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通过所述循环管道装置完成管道连接,所述流动液体通过流经所述循环管道装置完成所述温控玻璃本体(100)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之间的液体流动循环;所述流动液体在流经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时被降温/升温;
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将获取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处理,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根据对温度信号的处理结果而对流经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的所述流动液体进行降温/升温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流动腔室(110)顶部的出水管(310),和包括设置于所述流动腔室(110)底部的抽水管(320),以及包括设置于所述流动腔室(110)一侧的导流管(330);所述抽水管(320)与水泵(400)固定连接,所述水泵(400)与所述导流管(330)一端连接,所述导流管(330)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310)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310)上开设若干出水口(311);
所述水泵(400)通过所述抽水管(320)从所述流动腔室(110)内抽取所述流动液体,并将所述流动液体顺着所述导流管(330)输送至所述出水管(310),所述出水管(310)流出所述流动液体至所述流动腔室(1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控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包括制冷装置(210),所述制冷装置(210)包括冷凝管(211)和用于给所述冷凝管(211)降温的冷凝器(212);所述水泵(400)与所述冷凝管(211)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管(211)出水口(311)与所述导流管(330)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管(211)出水口(311)与所述导流管(330)连接处固设第一电磁阀(213);
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内部还包括主控器(500);所述主控器(500)与所述冷凝器(212)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冷凝器(212)启闭制冷;所述主控器(500)与所述第一电磁阀(213)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213)的启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控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200)还包括制热装置(220),所述制热装置(220)包括加热管(221)和用于给所述加热管(221)加热的加热器(222);所述水泵(400)与所述加热管(221)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221)出水口(311)与所述导流管(330)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祖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稳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