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遮光调节天窗及其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645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重遮光调节天窗,涉及建筑采光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窗面和边框,所述窗面上铺设有透光膜,所述透光膜在窗面上形成凹凸错落的结构,且所述透光膜凹面和凸面的遮光度大于所述透光膜斜面的透光膜;所述边框底部设有可调节角度和方向的支撑架;所述天窗内侧设有感应温度和采光度的感应器;所述窗面为夹层结构,包括外层的普通玻璃和内芯的通风玻璃,所述通风玻璃侧面设有通风孔,所述边框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通风连接的通风管道;技术效果是能够根据天气情况调整采光度和通风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重遮光调节天窗及其调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采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重遮光调节天窗及其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天窗是建筑物中常见的结构,天窗的玻璃通常设置在屋顶,天窗采光、通风效率高,能够有效增加室内的采光度,使室内更加明亮;当天窗打开时,能够增加室内外空气的流通,新鲜室内空气。但是目前的天窗通常只有闭合和打开两种状态,无法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进行相对应的调整。目前,公开号为CN11015886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的天窗结构以及绿色建筑,安装于绿色建筑的屋顶的开口(a)处,其包括透光组件(1)、防护网组件(2)以及驱动组件(3);其中,在驱动组件(3)的作用下,透光组件(1)和防护网组件(2)能分别移动至所述的开口(a)处并将开口(a)遮盖住。这种绿色建筑的天窗结构以及绿色建筑虽然能够调整天窗开合的程度,但是,其仅仅调整了天窗的通风情况,而没有改善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采光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重遮光调节天窗,其具有能够根据天气情况多层次的调整采光度和通风程度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重遮光调节天窗,包括窗面和边框,所述窗面上铺设有透光膜,所述透光膜在窗面上形成凹凸错落的结构,且所述透光膜凹面和凸面的遮光度大于所述透光膜斜面的透光膜;所述边框底部设有可调节角度和方向的支撑架;所述天窗内侧设有感应温度和采光度的感应器;所述窗面为夹层结构,包括外层的普通玻璃和内芯的通风玻璃,所述通风玻璃侧面设有通风孔,所述边框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通风连接的通风管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太阳在不同时间对地面的照射角度不同的自然现象,对不同强度的太阳光照进行不同程度的遮挡,使得室内始终保持在相对均匀和舒适的光照环境下;同时通过支撑架的调整,可以根据当天温度和风力的不同进行适当的通风,防止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窗面夹层的设计一方面能够进行一定的隔温,防止窗面起雾,另一方面夹层中的通风孔能够防止杂物落入的同时保持在微通风的状态。进一步设置:所述透光膜为SiO2气凝胶和聚氯乙烯薄膜的粘合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SiO2气凝胶是非晶体物质的性质,使得其在融通状态下可以改变形状,制备得到表面为多切割面的围观透光膜,从微观层次分散光线。进一步设置:所述透光膜中,SiO2气凝胶附着至聚氯乙烯薄膜上层表面,然后在150℃的温度下通过向内凹陷且内表面为多切割面的按压模具对SiO2气凝胶挤压成型并冷却至60℃,撤离按压模具并冷却至常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气凝胶为非晶体物质,没有固定熔点的特性,先通过加热使其方便定型,然后分段式降温避免形变,确保形状的稳定性。进一步设置:所述透光膜侧边设有滑块,所述边框上设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轮可以在所述滑槽上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在滑槽上移动,能够带动透光膜折叠在天窗的一边或者铺设在窗面上。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底部支架板和竖直设置的菱形折叠板,所述菱形折叠板的支撑点设有铰接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接柱能够改变折叠板之间的夹角,使菱形折叠板能够向上展开或者向下收缩进而控制天窗侧边的孔隙。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架的外侧设有防蚊虫的防护网;所述支撑架的所述底部支架板上设有放置所述菱形折叠板的回收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能够在支撑板撑开时起到防护作用,防止蚊虫或者外界环境中的落叶等等进入房屋;当不需要通风时,菱形折叠板能够回收叠放在回收腔内,保证天窗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进一步设置:所述通风管道的管口设有与所述通风管道大小相同的遮挡片,所述遮挡片通过设于所述通风管道侧面的拨片调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整拨片调整通风孔和通风管道的通风状态和密封状态,进而改变天窗处于密封状态或者微通风状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遮光调节天窗调节方法,其具有能够根据天气情况调整采光度和通风程度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重遮光调节天窗调节方法,具体方法如下:S1:将多重遮光调节天窗固定在屋顶相应位置,此时多重遮光调节天窗为初始状态,支撑架收缩,透光膜铺设在天窗外层表面;S2:当中午太阳直射地面时,紫外线较强,此时光线经由透光膜的凹面和凸面的膜进入室内,遮光力较强,防止室内阳光过于刺眼;当太阳斜射地面时,光线经由透光膜的斜面进入室内,遮光力较弱,保证室内充足的光照;S3:当阴雨天气时,可以将透光膜通过滑块和滑槽折叠堆放至天窗的一侧,不进行遮光,保证室内充足的光照;S4:根据天气不同,支撑架可以进行收缩或者扩张作用,在天窗的侧面与屋顶之间形成空隙,通过调整空隙的大小调整天窗的通风程度。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架四面的相对高度可调,通过调整天窗的倾斜角度调整遮光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自然调节的基础上,可以更大幅度的调节天窗的倾斜角度进而调整遮光效果,使得天窗的遮光程度更加贴近天气和人的需求。进一步设置:可以通过调整所述边框上的所述遮挡片控制天窗处于完全封闭和微通风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不需要通风但是完全封闭屋内空气又比较闷的时候可以调整为微通风的状态,保证日常通风又不降温。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太阳在不同时间对地面的照射角度不同的自然现象,对透光膜进行特殊处理,使其具有微观多面散射功能,对不同强度、不同角度的太阳光照进行不同程度的遮挡,使得室内始终保持在相对均匀和舒适的光照环境下;2、同时通过支撑架的调整,可以根据当天温度和风力的不同进行适当的通风,防止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当不需要支撑架展开时又能都保证天窗的密封程度,也设置了适合日常使用的微通风状态;3、窗面夹层的设计一方面能够进行一定的隔温,防止窗面起雾,同时夹层的保温效果也比单层的玻璃保温效果更好,冬天时可以防止热量散发。附图说明图1是多重遮光调节天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多重遮光调节天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多重遮光调节天窗的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多重遮光调节天窗中支撑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窗面;2、边框;3、透光膜;4、支撑架;5、感应器;6、普通玻璃;7、通风玻璃;8、通风孔;9、通风管道;10、防护网;11、遮挡片;12、拨片;301、凹面;302、凸面;303、斜面;304、滑块;305、滑槽;401、底部支架板;402、菱形折叠板;403、支撑点;404、铰接柱;405、回收腔;406、条状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一种多重遮光调节天窗,图2所示,包括窗面1和边框2;如图1和图3所示,窗面1上铺设有透光膜3,透光膜3在窗面1上形成凹凸错落的透光结构,透光结构包括凹面3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重遮光调节天窗,包括窗面和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面(1)上铺设有透光膜(3),所述透光膜(3)在窗面(1)上形成凹凸错落的结构,且所述透光膜(3)凹面(301)和凸面(302)的遮光度大于所述透光膜(3)斜面(303)的透光膜(3);所述边框(2)底部设有可调节角度和方向的支撑架(4);所述天窗内侧设有感应温度和采光度的感应器(5);/n所述窗面(1)为夹层结构,包括外层的普通玻璃(6)和内芯的通风玻璃(7),所述通风玻璃(7)侧面设有通风孔(8),所述边框(2)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通风连接的通风管道(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重遮光调节天窗,包括窗面和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面(1)上铺设有透光膜(3),所述透光膜(3)在窗面(1)上形成凹凸错落的结构,且所述透光膜(3)凹面(301)和凸面(302)的遮光度大于所述透光膜(3)斜面(303)的透光膜(3);所述边框(2)底部设有可调节角度和方向的支撑架(4);所述天窗内侧设有感应温度和采光度的感应器(5);
所述窗面(1)为夹层结构,包括外层的普通玻璃(6)和内芯的通风玻璃(7),所述通风玻璃(7)侧面设有通风孔(8),所述边框(2)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通风连接的通风管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遮光调节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膜(3)为SiO2气凝胶和聚氯乙烯薄膜的粘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重遮光调节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膜(3)中,SiO2气凝胶附着至聚氯乙烯薄膜上层表面,然后在150℃的温度下通过向内凹陷且内表面为多切割面的按压模具对SiO2气凝胶挤压成型并冷却至60℃,撤离按压模具并冷却至常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遮光调节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膜(3)侧边设有滑块(304),所述边框(2)上设有与所述滑块(304)相匹配的滑槽(305),所述滑轮可以在所述滑槽(305)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遮光调节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包括底部支架板(401)和竖直设置的菱形折叠板(402),所述菱形折叠板(402)的支撑点(403)设有铰接柱(4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重遮光调节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祖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稳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