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13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发动机机体的内部设有机体油道,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包括:惰齿轮轴、润滑油道以及防磨板。惰齿轮轴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孔。润滑油道设置于惰齿轮轴中。以及防磨板的一端与发动机机体的缸盖固定连接,防磨板的另一端与惰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防磨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油道,油道的一端与发动机机体的机体油道连通,油道的另一端与润滑油道的一端连通。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有效解决惰齿轮轴烧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
本技术是关于内燃机
,特别是关于一种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采用齿轮系统传动的发动机,驱动其凸轮轴、喷油泵、转向泵等附件的动力多数都来自发动机的曲轴,而中间过渡多利用惰齿轮部件进行动力传递。惰齿轮轴部件会安装在机体上,而凸轮轴、喷油泵、转向泵等附件多安装在缸盖或齿轮室上。顶置凸轮轴发动机布置轮系时,凸轮轴惰齿轮通常会将凸轮轴惰齿轮轴固定在缸盖上,但由于空间限制,很多发动机惰齿轮轴与缸盖接触面积有限,惰齿轮轴端面与缸盖端面为非整圆接触,惰齿轮轴两端面受力不均,导致机油外泄,轴承摩擦生热烧死等情况。如图1至图4所示,顶置凸轮轴发动机在惰齿轮轴与缸盖接触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惰齿轮轴端面与缸盖端面经常会出现非整圆接触,而轴承另一端为整圆接触,这样使得轴承两端面受力不一样,机油从两个端面侧缝往外泄漏,整圆面力大,非整圆面力小,轴承往缸盖方推,磨损产生高温,从而破坏润滑油油膜,导致烧死。图1为凸轮轴惰齿轮端面与缸盖端面非整圆接触情况,受安装面限制,缸盖接触面无法按完整圆周设计;图2为惰齿轮轴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发动机机体的内部设有机体油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包括:/n惰齿轮轴,所述惰齿轮轴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孔;/n润滑油道,设置于所述惰齿轮轴中;以及/n防磨板,一端与所述发动机机体的缸盖固定连接,所述防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惰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防磨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油道,所述油道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机体的所述机体油道连通,所述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润滑油道的一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发动机机体的内部设有机体油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包括:
惰齿轮轴,所述惰齿轮轴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孔;
润滑油道,设置于所述惰齿轮轴中;以及
防磨板,一端与所述发动机机体的缸盖固定连接,所述防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惰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防磨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油道,所述油道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机体的所述机体油道连通,所述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润滑油道的一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板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螺孔,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螺孔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螺孔相对应设置,从而通过至少两个螺栓能够将所述惰齿轮轴及所述防磨板固定于所述发动机机体的所述缸盖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齿轮安装圆柱面,所述齿轮安装圆柱面用以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晨曦王鹏程向本杰李国红陈美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