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水泵和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06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叶轮、水泵和热水器,所述叶轮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叶轮进水口;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间隔设置以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与所述叶轮进水口连通的过水间隙;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设在所述过水间隙内且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周向间隔设置,转子主体,所述转子主体上设有转子磁体,所述转子主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一体成型。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叶轮具有转动稳定、噪音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轮、水泵和热水器
本技术涉及电器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叶轮、具有所述叶轮的水泵和具有所述水泵的热水器。
技术介绍
具有零冷水功能的燃气热水器,为了避免排出冷水,需要在进水管路增加离心水泵使管内的水以一定流量流动。相关技术中的离心水泵,其叶轮在转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不仅会导致水泵的功耗增大,而且易产生噪音,影响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叶轮,该叶轮具有转动稳定、噪音小等优点。为此,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叶轮的水泵。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水泵的热水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叶轮,所述叶轮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叶轮进水口;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间隔设置以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与所述叶轮进水口连通的过水间隙;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设在所述过水间隙内且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周向间隔设置;转子主体,所述转子主体上设有转子磁体,所述转子主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一体成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叶轮,具有转动稳定、噪音小等优点。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叶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板体的直径之比为0.02-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转子主体和所述转子磁体在上下方向上的总高度之比为0.05-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子磁体与所述转子主体镶嵌注塑,所述转子磁体套设在所述转子主体外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子主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一体成型。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叶片一体形成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或第二板体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叶片的下端配合在所述凹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为1-5毫米,所述第一板体的直径为30-50毫米。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叶轮进水口的直径为8-22毫米。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与多个所述叶片内端相切的假想圆的半径为8-12毫米。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叶片为弧形且具有相对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位于所述叶片的弧形凸出的一侧,所述第二弧面位于所述叶片的弧形凹陷的一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弧面的半径为10-36毫米。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弧面的半径为5-25毫米。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弧面分别与所述叶片的内端面和外端面相连,所述第二弧面的内端与所述叶片的内端面相连,所述第二弧面的外端与所述叶片的外端面通过倾斜面相连,所述倾斜面由所述第二弧面向所述第一弧面且向外倾斜延伸,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叶轮径向之间的最小角度为0-25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叶片的所述第一弧面的圆心与所述第一板体圆心之间的假想连线以及该叶片的所述第一弧面的内端与所述第一板体圆心之间的假想连线所呈的角度为40-95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叶片的所述第二弧面的圆心与所述第一板体圆心之间的假想连线以及该叶片的所述第一弧面的内端与所述第一板体圆心之间的假想连线所呈的角度为45-75度。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水泵,所述水泵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叶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泵,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叶轮,具有功耗低、噪音小等优点。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水泵。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水器,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水泵,具有功耗低、噪音小等优点。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泵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泵的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泵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泵的泵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泵的泵盖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泵的泵盖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泵的转子和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泵的叶轮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水泵1、屏蔽套100、转子槽101、转轴110、屏蔽套过孔120、导向沿130、定子200、支脚210、转子300、转子主体310、转子磁体320、散热基壳400、散热腔401、定位槽402、过线孔403、安装孔410、电路板420、电源线421、支架500、中心部510、第一凸耳520、支架过孔521、第二凸耳530、装配过孔531、减震段532、安装段533、泵盖600、顶壁601、周壁602、泵盖过孔610、泵盖进水口620、出水接头630、过水通道631、渐扩段6311、平直段6312、环形加强筋632、斜角面633、盖体640、周向加强筋641、径向加强筋642、叶轮700、叶轮进水口701、过水间隙702、第一板体710、第二板体720、叶片730、第一弧面731、第二弧面732、倾斜面733、减震防护套800、防护套过孔810、第一螺栓910、第二螺栓920、密封圈930、垫片9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叶轮进水口;/n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间隔设置以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与所述叶轮进水口连通的过水间隙;/n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设在所述过水间隙内且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周向间隔设置;/n转子主体,所述转子主体上设有转子磁体,所述转子主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一体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叶轮进水口;
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间隔设置以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与所述叶轮进水口连通的过水间隙;
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设在所述过水间隙内且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转子主体,所述转子主体上设有转子磁体,所述转子主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板体的直径之比为0.02-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转子主体和所述转子磁体在上下方向上的总高度之比为0.05-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磁体与所述转子主体镶嵌注塑,所述转子磁体套设在所述转子主体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主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一体形成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或第二板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叶片的下端配合在所述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为1-5毫米,所述第一板体的直径为30-50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进水口的直径为8-22毫米。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林梁国荣郑伟城欧常福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