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掘进临时支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巷道掘进设备
,涉及一种矩形巷道掘进作业的临时支护装置,特别是一种与掘进机械配合作业,能够对掘进暴露出的顶板做及时的临时支护,并便于进行永久支护作业,可实现掘进、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并行作业的掘进临时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矿山开采、尤其是煤矿的井工开采中,传统的支护方式需要在掘进装置截割完成后,掘进装置停机的情况下,依靠人工或锚杆钻车进行打锚杆作业。这种传统的作业方式,掘进装置的掘进效率只能发挥出20%~25%,而且无论掘进巷道围岩条件如何,一次掘进的进尺都不可以过大,否则将会面临片帮、冒顶等事故的威胁,安全性也较差,严重影响了掘进工作的进度。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井下采煤巷道的掘进临时支护方式和装置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与掘进机械配合作业,能够对掘进暴露出的顶板做及时的临时支护,并便于进行永久支护作业,可实现掘进、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并行作业的掘进临时支护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掘进临时支护装置包括支护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掘进临时支护装置,包括支护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前架(1)的后方设置有支护后架(2),且支护后架(2)与支护前架(1)之间通过推移机构(3)相连;所述支护前架(1)和支护后架(2)均由下部两侧分别设置的侧部支撑底座(8)、以及上部设置的上部升降顶梁(9)构成,两侧的侧部支撑底座(8)与上部升降顶梁(9)的两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升降机构(10);所述上部升降顶梁(9)与两侧的侧部支撑底座(8)和升降机构(10),围合构成中部的掘进作业空间(7);并且,所述支护前架(1)的顶部设置有顶锚作业空间(5),所述支护前架(1)与支护后架(2)之间,还设置有帮锚作业空间(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掘进临时支护装置,包括支护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前架(1)的后方设置有支护后架(2),且支护后架(2)与支护前架(1)之间通过推移机构(3)相连;所述支护前架(1)和支护后架(2)均由下部两侧分别设置的侧部支撑底座(8)、以及上部设置的上部升降顶梁(9)构成,两侧的侧部支撑底座(8)与上部升降顶梁(9)的两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升降机构(10);所述上部升降顶梁(9)与两侧的侧部支撑底座(8)和升降机构(10),围合构成中部的掘进作业空间(7);并且,所述支护前架(1)的顶部设置有顶锚作业空间(5),所述支护前架(1)与支护后架(2)之间,还设置有帮锚作业空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前架(1)包括下部两侧分别设置的前架底座(11),两侧的前架底座(11)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前架侧箱体(12),所述前架侧箱体(12)的下部通过升降机构(10)与前架底座(11)的上部相连;两侧的前架侧箱体(12)前部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前架前顶梁(15),前架前顶梁(15)的后方、两侧前架侧箱体(12)后部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前架后顶梁(16);且所述前架前顶梁(15)与前架后顶梁(16)之间设置有顶锚作业空间(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掘进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前顶梁(15)由前顶梁主体(27)构成,前顶梁主体(27)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前顶梁连接耳板(28)与相应的前架侧箱体(12)上端的前顶梁连接部(19)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掘进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前顶梁(15)与前架后顶梁(16)之间的顶锚作业空间(5)内,活动设置有托网掩护机构(6);所述托网掩护机构(6)通过掩护连接部(29)与前架前顶梁(15)活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掘进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后顶梁(16)由后顶梁主体(30)构成,后顶梁主体(30)的上侧设置有若干组顶板接触凸梁(31),相邻的两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树祥,曹伟,邱洋,罗福利,滕飞,杨宏光,项庆欢,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天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天安特种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