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墙体的固定组件及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80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6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墙体的固定组件及墙体,该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和固定件,固定架包括直线段、平底凹线和凸底凹线段,所述直线段、所述平底凹线和所述凸底凹线段均属同一平面并按照预设连接方式光滑连接呈一条杆件结构,所述平底凹线和所述凸底凹线段均位于所述直线段的同侧,所述预设连接方式为一条所述平底凹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的一端、一条所述凸底凹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的一端、且所述平底凹线和所述凸底凹线段之间连接同一条所述直线段的连接方式;固定件,用于限制贯穿所述保温板后的第二凹线段部分移动,并与所述第二凹线段部分预埋于墙体内层。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墙体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墙体的固定组件及墙体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墙体的固定组件及墙体。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保温技术和节能技术的发展,外墙保温结构对房屋建筑外墙或外立面的保温性能影响较大。目前的外墙保温模板普遍采用多层结构,各层结构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外墙保温模板的综合保温性能。目前,技术中对多层保温模板普遍采用粘接的方式结合,然而,质量较好的胶水成本较高,普通粘接又无法保证外墙保温模板的长期安全使用,容易造成外层结构脱落,形成安全隐患。现有的技术中,利用了钢丝结构对保温模板和/或内外侧其它结构进行加固,然而,加固方法比较原始简单,直接使用钢筋等结构进行固定,对于保温模板的强度、稳定性、安全性、保温性能和施工简便性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墙体的固定组件及墙体,以提高墙体的可靠性。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具体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包括直线段、平底凹线和凸底凹线段,所述直线段、所述平底凹线和所述凸底凹线段均属同一平面并按照预设连接方式光滑连接呈一条杆件结构,所述平底凹线和所述凸底凹线段均位于所述直线段的同侧,所述预设连接方式为一条所述平底凹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的一端、一条所述凸底凹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的一端、且所述平底凹线和所述凸底凹线段之间连接同一条所述直线段的连接方式;所述凸底凹线段用于贯穿保温板,在所述平底凹线抵住所述保温板的情况下,所述凸底凹线段的第一凹线段部分裸露在所述平底凹线所在侧,并与所述平底凹线和所述直线段预埋于保温板保护层;固定件,用于限制贯穿所述保温板后的第二凹线段部分移动,并与所述第二凹线段部分预埋于墙体内层。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底凹线段呈U型线段结构或V型线段结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底凹线呈梯形线段结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通长金属丝。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与位于同一排的各个所述通长金属丝均连接的支撑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通长连接杆;所述第一通长连接杆与位于同一排的各个所述直线段连接。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通长连接杆;所述第二通长连接杆与位于同一排的各个所述第一通长连接杆连接。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线段采用吸塑钢筋材料。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所述墙体包括保温板保护层、保温板、墙体内层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固定组件,所述墙体内层为所述固定组件与主体钢筋绑扎后浇筑混凝土而成。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与主体钢筋绑扎固定后,与建筑模板之间形成空腔,在所述空腔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成形后,去除建筑模板,即可在所述保温板远离保温板保护层的一侧形成墙体内层;所述保温板保护层包括防火层。即在混凝土形成的墙体内层的外部设置复合保温模板,所述复合保温模板由内到外为保温板、保温板保护层,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架,与墙体内层牢固地连接为一个整体。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所述的墙体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所述墙体作为PC预制构建而生产,在建筑现场进行拼装成为建筑物。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定组件及墙体,该固定组件的固定架的直线段、平底凹线和凸底凹线段均属同一平面并按照预设连接方式光滑连接呈一条杆件结构,平底凹线和凸底凹线段均位于所述直线段的同侧,凸底凹线段用于贯穿保温板,在平底凹线抵住保温板的情况下,凸底凹线段的第一凹线段部分裸露在平底凹线所在侧的保温板外,并与平底凹线和直线段预埋于保温板保护层;固定件用于限制贯穿所述保温板后的第二凹线段部分移动,并与所述第二凹线段部分预埋于墙体内层。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固定组件的凸底凹线段在直线段、平底凹线和固定件的作用下,将墙体的各个连接层牢固地连接在一起,辅助粘结方式,以使得墙体呈一体化,这样,使得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墙体能够经历得住风吹、日晒、雨淋、冷热变化等外界自然环境的长期反复作用,且难以发生开裂、空鼓、剥落、墙面开裂等现象,进而为人员生命和财产提供了安全保障。可见,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墙体的可靠性、强度、稳定性、安全性、保温性能和施工简便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组件与墙体连接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平底凹线段的结构示意图。1-固定架;2-墙体;1-1-直线段;1-2-平底凹线;1-3-凸底凹线段;2-1-保温板;2-2-保温板保护层;2-3-墙体内层;1-2-1-水平段;1-2-2-第一支撑段;1-2-3-第二支撑段;1-3-1-第一凹线段部分;1-3-2-第二凹线段部分。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若仅指代“一个”时会再单独说明。“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顶部”、“底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请参见图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墙体的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可以包括:固定架1,包括直线段1-1、平底凹线1-2和凸底凹线段1-3,所述直线段1-1、所述平底凹线1-2和所述凸底凹线段1-3均属同一平面并按照预设连接方式光滑连接呈一条杆件结构,所述平底凹线1-2和所述凸底凹线段1-3均位于所述直线段1-1的同侧,所述预设连接方式为一条所述平底凹线1-2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1-1的一端、一条所述凸底凹线段1-3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1-1的一端、且所述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墙体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n固定架,包括直线段、平底凹线和凸底凹线段,所述直线段、所述平底凹线和所述凸底凹线段均属同一平面并按照预设连接方式光滑连接呈一条杆件结构,所述平底凹线和所述凸底凹线段均位于所述直线段的同侧,所述预设连接方式为一条所述平底凹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的一端、一条所述凸底凹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的一端、且所述平底凹线和所述凸底凹线段之间连接同一条所述直线段的连接方式;/n所述凸底凹线段用于贯穿保温板,在所述平底凹线抵住所述保温板的情况下,所述凸底凹线段的第一凹线段部分裸露在所述平底凹线所在侧的保温板外,并与所述平底凹线和所述直线段预埋于保温板保护层;/n固定件,用于限制贯穿所述保温板后的第二凹线段部分移动,并与所述第二凹线段部分预埋于墙体内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墙体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架,包括直线段、平底凹线和凸底凹线段,所述直线段、所述平底凹线和所述凸底凹线段均属同一平面并按照预设连接方式光滑连接呈一条杆件结构,所述平底凹线和所述凸底凹线段均位于所述直线段的同侧,所述预设连接方式为一条所述平底凹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的一端、一条所述凸底凹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的一端、且所述平底凹线和所述凸底凹线段之间连接同一条所述直线段的连接方式;
所述凸底凹线段用于贯穿保温板,在所述平底凹线抵住所述保温板的情况下,所述凸底凹线段的第一凹线段部分裸露在所述平底凹线所在侧的保温板外,并与所述平底凹线和所述直线段预埋于保温板保护层;
固定件,用于限制贯穿所述保温板后的第二凹线段部分移动,并与所述第二凹线段部分预埋于墙体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底凹线段呈U型线段结构或V型线段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底凹线包括水平段、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
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的一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勇乔伯芳刘宝龙刘绍东陈光徐洪泽刘魏李志国张晓磊邢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勤创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