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固定架的保温模板的墙体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32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固定架的保温模板的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S1:搭建主体钢结构;S2:搭建真空绝热板以及与主体钢结构固定S3:搭建带有固定架的保温模板;S4:连接所述保温模板与主体钢结构,并在所述保温模板的外侧喷射或浇筑混凝土,形成墙体内层或墙体外层。体内层或墙体外层。体内层或墙体外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固定架的保温模板的墙体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固定架的保温模板的墙体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节能保温技术的发展,外墙及其保温结构的施工对建筑外墙或外立面的保温和稳定性能至关重要。目前的外墙保温模板普遍采用多层结构,各层结构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外墙保温模板的综合保温性能。然而,多层保温模板普遍采用粘接的方式结合,质量较好的胶水成本较高,普通粘接又无法保证外墙保温模板的长期安全使用,容易造成外层结构脱落,形成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技术中,保温模板的强度不够理想,加固方式简单原始,使用钢丝简单绑扎,保温性能较差,施工速度较慢,无法适应现代化建筑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固定架的保温模板的墙体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S1:搭建主体钢结构;S2:搭建真空绝热板以及与主体钢结构固定;S3:搭建带有固定架的保温模板;S4:连接所述保温模板与主体钢结构,并在所述保温模板的外侧喷射或浇筑混凝土,形成墙体内层或墙体外层。
[0004]可选的,所述主体钢结构为立方体或工字形,所述工字形主体钢结构的两边为翼板,中间为腹板,工字形主体钢结构用于放置在建筑或房屋的平面结构内,例如墙体、房顶或地面;所述立方体主体钢结构为方管形主体钢结构,方管形主体钢结构用于放置在建筑或房屋的拐角处,即连接相互垂直的两面墙体、或墙体和房顶、或墙体和地面。
[0005]所述步骤S2搭建真空绝热板以及与主体钢结构固定,具体为:(1)在主体钢结构上焊接第一驳接螺母,将真空绝热板围绕在主体钢结构外侧面的周围,并在对应第一驳接螺母的位置预留孔洞;(2)在真空绝热板的外部设置分体式抱箍,使用驳接板连接分体式抱箍;(3)在分体式抱箍对应所述第一驳接螺母的位置使用尼龙或塑料螺丝将抱箍和真空绝热板紧固在主体钢结构的外侧面。
[0006]可选的,所述分体式抱箍的形状对应贴合所述主体钢结构的形状,即分体式抱箍的形状为方管形或工字形。
[0007]具体的,分体式抱箍包括形状相同的两部分,可选的,对应方管形主体钢结构的抱箍包括一根第一横梁以及分别固定在第一横梁两端的竖板,两块竖板位于第一横梁的同一侧,并垂直于第一横梁,这样两部分抱箍的竖板相对,扣合在方管形主体钢结构及其真空绝热板的外部,每部分对应的竖板之间连接驳接板,即在方管形主体钢结构相对的两面上分别设有驳接板,以连接两个部分的抱箍的相对应的竖板,方管形主体钢结构另外的两个面上分别围有第一横梁,从而完成两部分抱箍对方管形主体钢结构及其外部的真空绝热板的抱合。
[0008]可选的,对应工字形主体钢结构的抱箍包括两个n型框以及连接两个n型框的第二横梁,两个n型框位于第二横梁的同一侧,并垂直于第二横梁,两个n型框的底部均开口,第二横梁连接两个n型框的彼此靠近的竖板底端;这样两部分抱箍的第二横梁对应工字形主体钢结构的腹板,n型框对应工字形主体钢结构的翼板,在主体钢结构的两个翼板外侧的真空绝热板的外侧分别设有驳接板,驳接板用于连接两部分抱箍的n型框的外侧竖板,从而完成两部分抱箍对工字形主体钢结构及其外部的真空绝热板的抱合。
[0009]可选的,步骤(2)中,所述抱箍在与驳接板的连接处设有金属接驳螺栓,驳接板在对应金属接驳螺栓的位置设有孔洞,并在该孔洞处设有第二驳接螺母,通过金属接驳螺栓和第二驳接螺母,驳接板能够将分体式抱箍连接为一个整体,同时通过第二驳接螺母连接所述保温模板。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有固定架的保温模板包括三种形式,即第一保温模板、第二保温模板和第三保温模板,第一保温模板用于形成主体钢结构之间的房顶、墙体或地面,第二保温模板用于连接所述方管形主体钢结构,第三保温模板用于连接所述工字形主体钢结构。
[0011]所述第一保温模板由外至内包括:第一固接件、固定架、保温板、固定件和第二固接件;
[0012]所述固定架,包括直线段和凹线段,并以一条所述凹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的一端的连接方式连接呈一条杆件结构,且各个所述凹线段均位于所述直线段的同一侧,并与所述直线段位于同一平面,用于贯穿保温板;
[0013]所述固定件,为通长金属丝;
[0014]所述第一固接件与第二固接件结构相同,均包括:V型杆状结构和条形杆状结构,各个V型杆状结构的同一位置的端点以间隔排列的方式均与一条所述条形杆状结构连接,且不同的所述条形杆状结构均连接在各个所述V型杆状结构不同位置的端点处。
[0015]可选的,所述凹线段呈U型线段结构或V型线段结构,所述凹线段采用吸塑材料。
[0016]可选的,所述固接件采用吸塑材料。
[0017]可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直线段、平底凹线段和凸底凹线段,所述直线段、所述平底凹线段和所述凸底凹线段均属同一平面并按照预设连接方式光滑连接呈一条杆件结构,所述平底凹线段和所述凸底凹线段均位于所述直线段的同侧,所述预设连接方式为一条所述平底凹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的一端、一条所述凸底凹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的一端、且所述平底凹线段和所述凸底凹线段之间连接同一条所述直线段的连接方式。
[0018]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平底凹线段包括水平段、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水平段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的另一端各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均与所述水平段呈预设角度。
[0019]可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直线段、凹线段和垂直段,并以一条所述凹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的一端的连接方式连接呈一条杆件结构,且各个所述凹线段均位于所述直线段的同一侧,并与所述直线段位于同一平面,用于贯穿保温板;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垂直段,垂直段垂直于直线段,且位于凹线段的同一侧,并与直线段位于同一平面,固定架的两端分别以垂直段结束。
[0020]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温模板还包括:限位架,用于置于所述保温板上,限制贯穿所述保温板后、并与所述限位架同侧的第一凹线段部分沿着所述保温板所属平面内移动,并与所述第一凹线段部分预埋于墙体外层;
[0021]所述限位架包括三个依次相连的四边形框架结构,且呈间隔排布的两个四边形框架结构均位于相邻四边形框架结构的一侧,并均与相邻四边形框架结构以共用一条边的形式交叉连接,所述相邻四边形框架结构为与呈间隔排布的两个四边形框架结构相邻的四边形框架结构。
[0022]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温模板还包括:支撑架,用于置于所述直线段与所述保温板之间,并与所述直线段预埋于墙体外层。
[0023]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四边形框架结构,且两个四边形框架结构以共用一条边的形式交叉连接;所述支撑架中两个四边形框架结构共用的第一边,用于支撑所述直线段,所述支撑架中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用于抵住所述保温板。
[0024]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四边形框架结构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一边为所述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固定架的保温模板的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S1:搭建主体钢结构;S2:搭建真空绝热板以及与主体钢结构固定;S3:搭建带有固定架的保温模板;S4:连接所述保温模板与主体钢结构,并在所述保温模板的外侧喷射或浇筑混凝土,形成墙体内层或墙体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钢结构为立方体或工字形,所述工字形主体钢结构的两边为翼板,中间为腹板,工字形主体钢结构用于放置在建筑或房屋的平面结构内;所述立方体主体钢结构为方管形主体钢结构,方管形主体钢结构用于放置在建筑或房屋的拐角处,连接相互垂直的两面墙体、或墙体和房顶、或墙体和地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1)在主体钢结构上焊接第一驳接螺母,将真空绝热板围绕在主体钢结构外侧面的周围,并在对应第一驳接螺母的位置预留孔洞;(2)在真空绝热板的外部设置分体式抱箍,使用驳接板连接分体式抱箍;(3)在分体式抱箍对应所述第一驳接螺母的位置使用尼龙或塑料螺丝将抱箍和真空绝热板紧固在主体钢结构的外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体式抱箍包括形状相同的两部分;对应方管形主体钢结构的抱箍包括一根第一横梁以及分别固定在第一横梁两端的竖板,两块竖板位于第一横梁的同一侧,并垂直于第一横梁;这样两部分抱箍的竖板相对,扣合在方管形主体钢结构及其真空绝热板的外部,每部分对应的竖板之间连接驳接板,在方管形主体钢结构相对的两面上分别设有驳接板,以连接两个部分的抱箍的相对应的竖板,方管形主体钢结构另外的两个面上分别围有第一横梁,从而完成两部分抱箍对方管形主体钢结构及其外部的真空绝热板的抱合;对应工字形主体钢结构的抱箍包括两个n型框以及连接两个n型框的第二横梁,两个n型框位于第二横梁的同一侧,并垂直于第二横梁,两个n型框的底部均开口,第二横梁连接两个n型框的彼此靠近的竖板底端;这样两部分抱箍的第二横梁对应工字形主体钢结构的腹板,n型框对应工字形主体钢结构的翼板,在主体钢结构的两个翼板外侧的真空绝热板的外侧分别设有驳接板,驳接板用于连接两部分抱箍的n型框的外侧竖板,从而完成两部分抱箍对工字形主体钢结构及其外部的真空绝热板的抱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抱箍在与驳接板的连接处设有金属接驳螺栓,驳接板在对应金属接驳螺栓的位置设有孔洞,并在该孔洞处设有第二驳接螺母,通过金属接驳螺栓和第二驳接螺母,驳接板能够将分体式抱箍连接为一个整体,同时通过第二驳接螺母连接所述保温模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为:分别搭建第一保温模板、第二保温模板和第三保温模板,其中,搭建第一保温模板的步骤具体为:(4)将固定架的凹线段贯穿保温板,同时固定架的第一凹线段部分预埋入墙体外层;(5)所述固定件贯穿第二凹线段部分以限制其移动,并与第二凹线段部分预埋于墙体内层;(6)第二固接件与固定件连接,并预埋于墙体内层,第一固接件与固定架的第一凹线段部分连接,并预埋于墙体外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模板由外至内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禹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勤创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