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扫地车垃圾斗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69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扫地车垃圾斗安装结构,其包括滚扫罩、垃圾斗,滚扫罩内部成型滚扫腔室,垃圾斗内部成型垃圾存放腔室,垃圾斗前表面与滚扫罩后表面密封接触,垃圾斗与滚扫罩之间开设有连通滚扫腔室与垃圾存放腔室的中间通道;车架于垃圾斗左端侧装设左侧波珠安装块,左侧波珠安装块装设左侧导向波珠;车架于垃圾斗右端侧装设右侧波珠安装块,右侧波珠安装块装设右侧导向波珠;垃圾斗后表面装设快速夹,车架于快速夹上端侧装设锁钩,快速夹锁固于锁钩;垃圾斗上表面与车架之间装设上端缓冲组件,垃圾斗前表面与滚扫罩后表面之间装设前端缓冲组件。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安装顺畅、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扫地车垃圾斗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人扫地车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扫地车垃圾斗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扫地车一般指驾驶式的商用扫地车,以电动扫地车最为常见,市政道路上的扫地车一般都是汽油或柴油款的;电动扫地车主要用于物业小区、工厂车间、酒店保洁、市政环卫等场合。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无人扫地车应运而生,且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无人扫地车产品。对于无人扫地车而言,其一般设置有边扫装置、滚扫装置,滚扫装置所扬起的垃圾通过抽风装置吸入至垃圾斗内。然而,对于现有的无人扫地车的垃圾斗而言,其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安装不顺畅、稳定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人扫地车垃圾斗安装结构,该无人扫地车垃圾斗安装结构设计新颖、安装顺畅、稳定性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人扫地车垃圾斗安装结构,包括有螺装紧固于无人扫地车的车架的滚扫罩,滚扫罩的后端侧装设有垃圾斗,滚扫罩的内部成型有朝下开口的滚扫腔室,垃圾斗的内部成型有垃圾存放腔室,垃圾斗的前表面与滚扫罩的后表面密封接触,且垃圾斗与滚扫罩之间开设有连通滚扫腔室与垃圾存放腔室的中间通道;车架于垃圾斗的左端侧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左侧波珠安装块,各左侧波珠安装块分别装设有与垃圾斗左侧面滚动接触的左侧导向波珠;车架于垃圾斗的右端侧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右侧波珠安装块,各右侧波珠安装块分别装设有与垃圾斗右侧面滚动接触的右侧导向波珠;垃圾斗的后表面装设有快速夹,车架于快速夹的上端侧装设有锁钩,快速夹锁固于锁钩;垃圾斗的上表面与车架之间装设有上端缓冲组件,垃圾斗的前表面与滚扫罩的后表面之间装设有前端缓冲组件。其中,所述上端缓冲组件包括有至少两个分别螺装紧固于所述车架的软胶缓冲块,所述垃圾斗的上表面分别与各软胶缓冲块的下表面接触。其中,所述前端缓冲组件包括有装设于所述滚扫罩后表面的软胶缓冲垫,软胶缓冲垫与所述垃圾斗的前表面接触。其中,所述车架于所述垃圾斗的旁侧螺装有传感器安装块,传感器安装块装设有检测传感器。其中,所述检测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或者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无人扫地车垃圾斗安装结构,其包括有螺装紧固于无人扫地车的车架的滚扫罩,滚扫罩的后端侧装设有垃圾斗,滚扫罩的内部成型有朝下开口的滚扫腔室,垃圾斗的内部成型有垃圾存放腔室,垃圾斗的前表面与滚扫罩的后表面密封接触,且垃圾斗与滚扫罩之间开设有连通滚扫腔室与垃圾存放腔室的中间通道;车架于垃圾斗的左端侧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左侧波珠安装块,各左侧波珠安装块分别装设有与垃圾斗左侧面滚动接触的左侧导向波珠;车架于垃圾斗的右端侧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右侧波珠安装块,各右侧波珠安装块分别装设有与垃圾斗右侧面滚动接触的右侧导向波珠;垃圾斗的后表面装设有快速夹,车架于快速夹的上端侧装设有锁钩,快速夹锁固于锁钩;垃圾斗的上表面与车架之间装设有上端缓冲组件,垃圾斗的前表面与滚扫罩的后表面之间装设有前端缓冲组件。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安装顺畅、稳定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1——车架2——滚扫罩3——垃圾斗411——左侧波珠安装块412——左侧导向波珠421——右侧波珠安装块422——右侧导向波珠51——快速夹52——锁钩6——软胶缓冲块71——传感器安装块72——检测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人扫地车垃圾斗安装结构,其包括有螺装紧固于无人扫地车的车架1的滚扫罩2,滚扫罩2的后端侧装设有垃圾斗3,滚扫罩2的内部成型有朝下开口的滚扫腔室,垃圾斗3的内部成型有垃圾存放腔室,垃圾斗3的前表面与滚扫罩2的后表面密封接触,且垃圾斗3与滚扫罩2之间开设有连通滚扫腔室与垃圾存放腔室的中间通道。其中,本技术的滚扫罩2内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滚扫刷,工作时,滚扫刷的刷毛接触地面并将地面的垃圾扬起,在抽风机的作用下,被扬起的垃圾吸入至垃圾斗3的垃圾存放腔室内。其中,车架1于垃圾斗3的左端侧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左侧波珠安装块411,各左侧波珠安装块411分别装设有与垃圾斗3左侧面滚动接触的左侧导向波珠412;车架1于垃圾斗3的右端侧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右侧波珠安装块421,各右侧波珠安装块421分别装设有与垃圾斗3右侧面滚动接触的右侧导向波珠422。进一步的,垃圾斗3的后表面装设有快速夹51,车架1于快速夹51的上端侧装设有锁钩52,快速夹51锁固于锁钩52。更进一步的,垃圾斗3的上表面与车架1之间装设有上端缓冲组件,垃圾斗3的前表面与滚扫罩2的后表面之间装设有前端缓冲组件。需解释的是,上端缓冲组件包括有至少两个分别螺装紧固于车架1的软胶缓冲块6,垃圾斗3的上表面分别与各软胶缓冲块6的下表面接触;前端缓冲组件包括有装设于滚扫罩2后表面的软胶缓冲垫,软胶缓冲垫与垃圾斗3的前表面接触。对于上述上端缓冲组件、前端缓冲组件而言,在无人扫地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当遇到颠簸的时候,上端缓冲组件能够有效地避免垃圾斗3与车架1之间因硬碰硬而产生异响,且前端缓冲组件能够有效地避免垃圾斗3与滚扫罩2因硬碰硬而产生异响;故而,通过设置上端缓冲组件、前端缓冲组件,本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扫地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而减少噪音污染,并且能很好的对车辆进行防护减少车辆损伤。对于本技术的垃圾斗3而言,在无人扫地车清扫作业时,快速夹51与锁钩52锁固并实现垃圾斗3紧固安装;当垃圾斗3的垃圾存放腔室内的垃圾存满时,则需要将快速夹51与锁钩52松开并将垃圾斗3朝后抽出,在倾倒完垃圾存放腔室内的垃圾后,再将垃圾斗3推入至车架1并重新将快速夹51与锁钩52锁紧。需指出的是,在将垃圾斗3朝后抽出车架1或者将垃圾斗3朝前推入车架1的过程中,左侧导向波珠412与垃圾斗3的左侧面滚动接触且左侧导向波珠412对垃圾斗3左侧面进行导向,右侧导向波珠422与垃圾斗3的右侧面滚动接触且右侧导向波珠422对垃圾斗3右侧面进行导向;通过设置左侧导向波珠412、右侧导向波珠422,本技术可以使垃圾斗3顺畅的进出车架1,以不至于出现卡塞或者装歪的现象,安装顺畅且安装效率高。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车架1于垃圾斗3的旁侧螺装有传感器安装块71,传感器安装块71装设有检测传感器72。优选的,检测传感器72为距离传感器或者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本技术的检测传感器72与无人扫地车的控制器电性连接,工作时,如果垃圾斗3没有装或者装不到位,检测传感器72都会发出信号给到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扫地车垃圾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螺装紧固于无人扫地车的车架(1)的滚扫罩(2),滚扫罩(2)的后端侧装设有垃圾斗(3),滚扫罩(2)的内部成型有朝下开口的滚扫腔室,垃圾斗(3)的内部成型有垃圾存放腔室,垃圾斗(3)的前表面与滚扫罩(2)的后表面密封接触,且垃圾斗(3)与滚扫罩(2)之间开设有连通滚扫腔室与垃圾存放腔室的中间通道;/n车架(1)于垃圾斗(3)的左端侧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左侧波珠安装块(411),各左侧波珠安装块(411)分别装设有与垃圾斗(3)左侧面滚动接触的左侧导向波珠(412);车架(1)于垃圾斗(3)的右端侧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右侧波珠安装块(421),各右侧波珠安装块(421)分别装设有与垃圾斗(3)右侧面滚动接触的右侧导向波珠(422);/n垃圾斗(3)的后表面装设有快速夹(51),车架(1)于快速夹(51)的上端侧装设有锁钩(52),快速夹(51)锁固于锁钩(52);/n垃圾斗(3)的上表面与车架(1)之间装设有上端缓冲组件,垃圾斗(3)的前表面与滚扫罩(2)的后表面之间装设有前端缓冲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扫地车垃圾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螺装紧固于无人扫地车的车架(1)的滚扫罩(2),滚扫罩(2)的后端侧装设有垃圾斗(3),滚扫罩(2)的内部成型有朝下开口的滚扫腔室,垃圾斗(3)的内部成型有垃圾存放腔室,垃圾斗(3)的前表面与滚扫罩(2)的后表面密封接触,且垃圾斗(3)与滚扫罩(2)之间开设有连通滚扫腔室与垃圾存放腔室的中间通道;
车架(1)于垃圾斗(3)的左端侧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左侧波珠安装块(411),各左侧波珠安装块(411)分别装设有与垃圾斗(3)左侧面滚动接触的左侧导向波珠(412);车架(1)于垃圾斗(3)的右端侧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右侧波珠安装块(421),各右侧波珠安装块(421)分别装设有与垃圾斗(3)右侧面滚动接触的右侧导向波珠(422);
垃圾斗(3)的后表面装设有快速夹(51),车架(1)于快速夹(51)的上端侧装设有锁钩(52),快速夹(51)锁固于锁钩(52);
垃圾斗(3)的上表面与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元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杜尼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