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锚索结构及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468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4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应力锚索结构及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包括锚索和注浆管,土层中开设有锚索孔,锚索和注浆管均有部分位于锚索孔内,锚索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内开设有内腔,内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内腔内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移动板、第一弹簧以及多个斜杆,移动板滑动连接有于内腔的内侧壁,多个斜杆与多个条形孔一一对应设置,斜杆的一端铰接于移动板上,斜杆的另一端能够穿过条形孔与锚索孔的内壁相抵接,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内腔的底壁,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移动板;内腔内设置有用于推动移动板移动的第一推动组件,对应每个斜杆在内腔内设置有用于改变斜杆倾斜角度的第二推动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锚索结构及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土木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锚索结构及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一般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高边坡多应用“预应力锚索+格构粱”的方式进行支护,以确保路基高边坡稳定。预应力锚索在安装后需要通过预埋的注浆管进行注浆,注浆采用水泥砂浆,经试验比较选后确定施工配合比,注浆时如一次注不满或注浆后产生沉降,要补充注浆,直至注满为止。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10453695A中国专利技术申请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索结构及预应力锚索一次注浆施工方法包括土层内设置的锚索孔;其中,锚索孔的内部设置有锚索和与锚索间隔设置的注浆管,并且,锚索的尾部从锚索孔中伸出;锚索为多根钢绞线组成的线束;在锚固段的区间内设置有多个间隔且并排设置的钢管,各钢管之间同轴设置,并且,各钢绞线沿钢管的外壁设置,以使各钢绞线之间隔离,钢绞线的外周设置有第一紧固环,用以将钢绞线紧固至钢管上;在任意两个钢管之间的各钢绞线之间单独成束且外周通过第二紧固环紧固。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注浆过程中需要逐步抽出注浆管,然而在抽取注浆管的过程中,可能会同时拖动锚索移动,从而影响在注浆过程中锚索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便于将锚索的端部固定于锚索孔中,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应力锚索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锚索结构,包括锚索和注浆管,土层中开设有锚索孔,所述锚索和注浆管均有部分位于锚索孔内,所述锚索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移动板、第一弹簧以及多个斜杆,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有于内腔的内侧壁,多个所述斜杆与多个条形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斜杆的一端铰接于移动板上,斜杆的另一端能够穿过条形孔与锚索孔的内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内腔的底壁,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移动板;所述内腔内设置有用于推动移动板移动的第一推动组件,对应每个斜杆在内腔内设置有用于改变斜杆倾斜角度的第二推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将锚索固定于锚索孔内,先解除第一推动组件对移动板的作用,此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一弹簧推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移动带动多个斜杆靠近移动板的端部移动,此时再通过第二推动组件的作用,改变斜杆的倾斜角度,便于使得斜杆远离移动板的端部穿过条形孔移动至固定块的外侧,从而使得多个斜杆能够抵紧锚索孔的内侧壁,达到固定固定块的目的,进而便于将锚索的固定于锚索孔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动组件包括推板、推柱以及第二弹簧,所述推板滑动连接于内腔的内侧壁,所述推柱固定连接于推板的底侧,所述推柱能够与移动板相抵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推板,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内腔的顶壁;所述注浆管贯穿内腔的顶壁,所述注浆管与固定块螺纹连接,且注浆管与推板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注浆管安装于固定块上的过程中,通过转动注浆管,使得注浆管的端部移动至内腔内,注浆管移动推动推板移动,推板移动带动推柱移动,推柱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与移动板相抵接,从而使得推柱推动移动板移动,进而达到推动移动板移动的目的;当需要解除第一推动组件对移动板的作用时,通过转动注浆管使得注浆管脱离固定块,在注浆管脱离固定块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二弹簧拉动推板向远离移动板的方向上移动,推板移动带动推柱移动,从而解除第一推动组件对移动板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内腔内对应多组第二推动组件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杆,所述移动板同时与多个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动组件包括推块、导轮、第三弹簧以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竖向板和水平板,所述竖向板固定连接于导向杆上,所述水平板固定连接于竖向板上;所述导轮转动连接于内腔的内侧壁,且导轮的外周面抵接于斜杆;所述推块滑动连接于水平板,且推块与斜杆相抵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推块,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竖向板;所述内腔内设置有用于同时推动两个推块移动的牵拉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推动斜杆的端部移动至固定块的外侧,在移动板移动的过程中,解除牵拉件对推块的作用力,此时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三弹簧推动推块移动,推块移动推动斜杆,同时在导轮的作用下,达到便于改变斜杆倾斜角度的目的。优选的,所述牵拉件为牵引绳,牵引绳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竖向板,且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推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柱能够与牵引绳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柱向靠近移动板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推柱与牵拉绳相抵接,从而使得推柱能够推动牵引绳中间部分移动,牵引绳中间部分移动的过程中。牵引绳两端的端部向中间靠拢,从而使得牵引绳能够同时拉动两个推块移动。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上还开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底侧开设有滑移孔;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抵紧装置,所述抵紧装置包括抵接块、滑移柱、限位板以及第四弹簧,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于滑动腔的内侧壁,所述滑移柱固定连接于限位板,所述滑移柱滑动连接于滑移孔的内侧壁,所述抵接块固定连接于滑移柱远离限位板的一端,所述抵接块与锚索孔的底壁相抵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腔的顶壁,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板;所述抵紧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限位板的限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斜杆抵紧锚索孔的内侧壁后,解除限位机构对限位板的限位作用,此时在第四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第四弹簧推动限位板移动,限位板移动带动滑移柱移动,滑移柱移动带动抵接块移动,从而使得抵接块抵紧锚索孔的底壁,从而达到增强固定块与锚索孔连接稳定性的目的。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有多组,且每组限位机构和斜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动腔的内侧壁对应多组限位机构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每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第五弹簧以及推杆,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内侧壁,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供限位块插接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五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的槽底,第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块;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块,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滑槽的内侧壁位于固定块的外侧,且推杆滑动连接于固定块;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用于固定限位块的定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固定块移动至锚索孔内前,先需要推动抵接块带动滑移杆和限位板向靠近锚索的一侧移动,当限位槽对准限位块后,再通过推动推杆带动限位块移动,使得限位块插接于限位槽,然后再通过定位组件固定限位块,达到便于固定限位板的目的;当固定块移动至锚索孔内,且需要解除限位机构对限位板的作用时,先解除定位组件对限位块的作用,此时在第五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五弹簧拉动限位块脱离限位槽,从而达到解除限位机构对限位板的作用。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第六弹簧以及拉绳,所述定位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插接于定位槽,所述第六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的槽底,第六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定位块;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锚索结构,包括锚索(1)和注浆管(11),土层中开设有锚索孔(12),所述锚索(1)和注浆管(11)均有部分位于锚索孔(1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内开设有内腔(21),所述内腔(2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22),所述内腔(21)内设置有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移动板(31)、第一弹簧(32)以及多个斜杆(33),所述移动板(31)滑动连接有于内腔(21)的内侧壁,多个所述斜杆(33)与多个条形孔(2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斜杆(33)的一端铰接于移动板(31)上,斜杆(33)的另一端能够穿过条形孔(22)与锚索孔(12)的内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弹簧(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内腔(21)的底壁,所述第一弹簧(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移动板(31);所述内腔(21)内设置有用于推动移动板(31)移动的第一推动组件(4),对应每个斜杆(33)在内腔(21)内设置有用于改变斜杆(33)倾斜角度的第二推动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锚索结构,包括锚索(1)和注浆管(11),土层中开设有锚索孔(12),所述锚索(1)和注浆管(11)均有部分位于锚索孔(1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内开设有内腔(21),所述内腔(2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22),所述内腔(21)内设置有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移动板(31)、第一弹簧(32)以及多个斜杆(33),所述移动板(31)滑动连接有于内腔(21)的内侧壁,多个所述斜杆(33)与多个条形孔(2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斜杆(33)的一端铰接于移动板(31)上,斜杆(33)的另一端能够穿过条形孔(22)与锚索孔(12)的内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弹簧(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内腔(21)的底壁,所述第一弹簧(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移动板(31);所述内腔(21)内设置有用于推动移动板(31)移动的第一推动组件(4),对应每个斜杆(33)在内腔(21)内设置有用于改变斜杆(33)倾斜角度的第二推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组件(4)包括推板(41)、推柱(42)以及第二弹簧(43),所述推板(41)滑动连接于内腔(21)的内侧壁,所述推柱(42)固定连接于推板(41)的底侧,所述推柱(42)能够与移动板(31)相抵接,所述第二弹簧(4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推板(41),第二弹簧(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内腔(21)的顶壁;所述注浆管(11)贯穿内腔(21)的顶壁,所述注浆管(11)与固定块(2)螺纹连接,且注浆管(11)与推板(41)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21)内对应多组第二推动组件(5)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杆(27),所述移动板(31)同时与多个导向杆(2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动组件(5)包括推块(51)、导轮(52)、第三弹簧(53)以及支撑架(54),所述支撑架(54)包括竖向板(541)和水平板(542),所述竖向板(541)固定连接于导向杆(27)上,所述水平板(542)固定连接于竖向板(541)上;所述导轮(52)转动连接于内腔(21)的内侧壁,且导轮(52)的外周面抵接于斜杆(33);所述推块(51)滑动连接于水平板(542),且推块(51)与斜杆(33)相抵接,所述第三弹簧(5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推块(51),所述第三弹簧(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竖向板(541);所述内腔(21)内设置有用于同时推动两个推块(51)移动的牵拉件(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件(55)为牵引绳,牵引绳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竖向板(541),且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推块(51)固定连接,所述推柱(42)能够与牵引绳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上还开设有滑动腔(23),所述滑动腔(23)的底侧开设有滑移孔(24);所述固定块(2)上设置有抵紧装置(6),所述抵紧装置(6)包括抵接块(61)、滑移柱(62)、限位板(63)以及第四弹簧(64),所述限位板(63)滑动连接于滑动腔(23)的内侧壁,所述滑移柱(62)固定连接于限位板(63),所述滑移柱(62)滑动连接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镇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铭濠润建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