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及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458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的生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基座,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该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及生产装置,通过搅拌机构内部的驱动电机开始转动工作,驱动电机随即带动驱动杆同步转动,驱动杆随即带动转接块开始转动,转接块外侧连接的转动杆随即同步转动,转动杆继而带动搅拌圆盘同步旋转,搅拌圆盘继而对装置主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通过搅拌轴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同步搅拌,保证阻燃剂物料成分搅拌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及生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物
,具体为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及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涤棉混纺织物因其涤棉组分理化性质互补,不仅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色牢度高、耐酸耐热性好等优点,而且还具有优良的吸湿性、透气性和手感柔软舒适等服用性能,广泛使用于服装行业和装饰领域。但涤棉织物由于燃烧时的“灯芯效应”可燃性高,一旦着火,难以熄灭,容易引发火灾,在日常生活中留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因而应用受到了限制,阻燃剂是一类能阻止聚合物材料引燃或抑制火焰传播的添加剂。用于纺织品的阻燃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原丝改性的阻燃剂;一种是用于织物后整理的阻燃剂。与原丝阻燃改性相比,后整理阻燃具有工艺简单,易操作,加工灵活等优点。阻燃剂的组成成分中往往含有一些阻燃填料,例如黄土等,这些填料在使用前需粉碎,并利用一些液态化学药剂进行改性以提高其阻燃性能,传统的方法先将填料磨碎,之后转移至容器中并加入化学药剂进行搅拌,粉碎后的填料在转移过程中容易引入杂质,部分填料会粘附在转移器具上,造成添加量的误差并且阻燃剂原材料发生化学发应的某些特定阶段会释放大量的热,如果散热不及时,反应釜内的温度过高,会导致阻燃剂质量不合格。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及生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包括以下成分配比组成:15%的蒙脱土,25%的柠檬酸,22%的异丙醇,28%的烯丙基卤,10%的甲酸钠,10%的纯净水。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1:将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蒙脱土剥分、改性后得纳米蒙脱土。步骤2:在步骤1中的得到的纳米蒙脱土中加入权利要求1中的柠檬酸、异丙醇、烯丙基卤、甲酸钠以及纯净水,随后进行搅拌混匀,搅拌反应1-3小时,随即得到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优选的,在步骤2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盐酸用于调节pH值。优选的,步骤1中得到的纳米蒙脱土平均镜片厚度要求小于20纳米。一种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的生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基座,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优选的,所述下料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下方设置有下料腔,所述下料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粉碎器,所述下料腔的底端设置有滤网。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侧套接有转接块,所述转接块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转接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搅拌圆盘,所述搅拌机构的内部且位于底端活动安装有搅拌轴。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冷凝水道。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及生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及生产装置,将阻燃剂配方成分通过下料口进行添加,物料随即穿过下料口,随即进入下料腔的内部,物料同步被下料腔内部的粉碎器进行粉碎,被粉碎后的物料随即穿过滤网,并进入到装置主体的内部,从而实现对物料的初破碎。2、该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及生产装置,通过搅拌机构内部的驱动电机开始转动工作,驱动电机随即带动驱动杆同步转动,驱动杆随即带动转接块开始转动,转接块外侧连接的转动杆随即同步转动,转动杆继而带动搅拌圆盘同步旋转,搅拌圆盘继而对装置主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通过搅拌轴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同步搅拌,保证阻燃剂物料成分搅拌均匀。3、该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及生产装置,通过启动散热风扇,散热风扇随即产生散热风,同时,冷凝水道内部的冷凝水同步流动,实现冷凝水的内循环,通过散热风扇以及冷凝水道的同步工作,从而实现对装置主体外表面的散热,避免装置主体温度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主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搅拌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下料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散热风扇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A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支撑架;3、安装基座;4、下料机构;401、下料口;402、下料腔;403、粉碎器;404、滤网;5、搅拌机构;501、驱动电机;502、驱动杆;503、转接块;504、转动杆;505、搅拌圆盘;506、搅拌轴;6、散热风扇;7、冷凝水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包括以下成分配比组成:15%的蒙脱土,25%的柠檬酸,22%的异丙醇,28%的烯丙基卤,10%的甲酸钠,10%的纯净水。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1:将权利要求1中的蒙脱土剥分、改性后得纳米蒙脱土。步骤2:在步骤1中的得到的纳米蒙脱土中加入权利要求1中的柠檬酸、异丙醇、烯丙基卤、甲酸钠以及纯净水,随后进行搅拌混匀,搅拌反应1-3小时,随即得到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3,一种如权利要求的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的生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基座3,装置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下料机构4,下料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下料口401,下料口401的下方设置有下料腔402,下料腔40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粉碎器403,下料腔402的底端设置有滤网404。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5。将阻燃剂配方成分通过下料口401进行添加,物料随即穿过下料口401,随即进入下料腔402的内部,物料同步被下料腔402内部的粉碎器403进行粉碎,被粉碎后的物料随即穿过滤网404,并进入到装置主体1的内部,从而实现对物料的初破碎。实施例三:请参阅图1-4,一种如权利要求的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的生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基座3,装置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下料机构4,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5,搅拌机构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01,驱动电机50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驱动杆502,驱动杆502的外侧套接有转接块503,转接块50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杆504,转动杆504远离转接块50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搅拌圆盘505,搅拌机构5的内部且位于底端活动安装有搅拌轴506。通过搅拌机构5内部的驱动电机501开始转动工作,驱动电机501随即带动驱动杆502同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配比组成:15%的蒙脱土,25%的柠檬酸,22%的异丙醇,28%的烯丙基卤,10%的甲酸钠,10%的纯净水,/n包括以下制备步骤:/n步骤1:将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蒙脱土剥分、改性后得纳米蒙脱土,/n步骤2:在步骤1中的得到的纳米蒙脱土中加入权利要求1中的柠檬酸、异丙醇、烯丙基卤、甲酸钠以及纯净水,随后进行搅拌混匀,搅拌反应1-3小时,随即得到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配比组成:15%的蒙脱土,25%的柠檬酸,22%的异丙醇,28%的烯丙基卤,10%的甲酸钠,10%的纯净水,
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将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蒙脱土剥分、改性后得纳米蒙脱土,
步骤2:在步骤1中的得到的纳米蒙脱土中加入权利要求1中的柠檬酸、异丙醇、烯丙基卤、甲酸钠以及纯净水,随后进行搅拌混匀,搅拌反应1-3小时,随即得到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2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盐酸用于调节pH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纳米蒙脱土平均镜片厚度要求小于20纳米。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阻燃功能的织物后整理剂的生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基座(3),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下料机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新华沈其明邵琦峰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格林纺织助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