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丝用的绕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57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纺丝用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转动轴、支撑机构、传动机构和绕线单元;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所述转动轴水平设置在支撑柱上且穿过支撑柱,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底座上且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绕线单元包括连接板、安装板和绕线柱,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带有内螺纹的通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吸尘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绕线方便,绕线效率高,工作时工作环境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丝用的绕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绕线
,尤其是一种纺丝用的绕线机构。
技术介绍
化纤纺丝有熔体纺丝和溶液纺丝两类;通常在熔融状态下不发生显著分解的成纤聚合物采用熔体纺丝,例如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熔体纺丝过程简单,纺丝速度高;溶液纺丝法适用于熔融时要分解的成纤聚合物,将成纤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制得粘稠的纺丝液,然后进行纺丝;按从喷丝孔挤出的纺丝液细流的凝固方式,溶液纺丝又分为湿法纺丝和干法纺丝两种;纺丝的特点是工艺流程复杂,投次大、纺丝速度低,生产成本较高,一般在短纤维生产时,可采用多孔喷丝头或级装喷丝孔来提高生产能力,从而弥补纺丝速度低的缺陷,通常,不能用熔体法纺丝的成纤高聚物,才用湿法纺丝和生产短纤维和长丝束,腈纶、维纶、氯纶和粘胶多采用湿法纺丝。在纺丝生产后需要进行绕线,绕线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绕线不稳定会造成杂乱,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目前纺丝用的绕线机构通常采用人工进行绕线,费时费力,绕线效率的低,且手动抄卸绕线筒较为麻烦;同时在绕线时会有细小的丝线、毛屑飞扬,影响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丝用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转动轴、支撑机构、传动机构和绕线单元;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若干根竖直固定在底座上的用于支撑转动轴的支撑柱,所述转动轴水平设置在支撑柱上且穿过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转动轴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底座上且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绕线单元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绕线单元包括连接板、安装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和安装板之间的若干绕线柱,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带有内螺纹的通孔,所述转动轴靠近连接板的一端插入通孔且表面设置有与通孔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绕线柱在连接板与安装板之间阵列安装且其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丝用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转动轴、支撑机构、传动机构和绕线单元;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若干根竖直固定在底座上的用于支撑转动轴的支撑柱,所述转动轴水平设置在支撑柱上且穿过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转动轴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底座上且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绕线单元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绕线单元包括连接板、安装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和安装板之间的若干绕线柱,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带有内螺纹的通孔,所述转动轴靠近连接板的一端插入通孔且表面设置有与通孔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绕线柱在连接板与安装板之间阵列安装且其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绕线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丝用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上固定有若干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礼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君飞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