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减少自卸散货船纵倾风险的油舱布置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08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减少自卸散货船纵倾风险的油舱布置改进结构,包括将自卸散货船的船底设置为双层底结构、将油舱布置在自卸散货船的靠中部位置且位于自卸散货船的货舱下方部位的空挡区域、将所述油舱下方位置的双层底部分作为油舱的隔离空舱;其中,所述自卸散货船的货舱底部为对称的双V型舱底结构,所述双V型舱底的两个V型舱底的相邻斜侧壁与船舶的双层底之间形成一倒V型空间,所述倒V型空间作为用于布置所述油舱的所述空挡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船舶航行中因燃料消耗导致的纵倾降低到无风险范围之内,避免航行过程中需要反复调整压载水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减少自卸散货船纵倾风险的油舱布置改进结构
本技术涉及船舶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减少自卸散货船纵倾风险的油舱布置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自卸船是一种具有特殊货舱结构和卸货结构的干散货运输船舶,其在货舱的舱底与船底之间设置有卸货装置,能以连续输送方式卸货。自卸船能集中操纵卸货作业,实现高速自动卸货。现有技术中,自卸散货船的油舱包括重油舱和柴油舱均布置在机舱,并和船体外壳之间设置隔离空舱以满足《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的要求。在40000吨自卸散货船设计时,由于该自卸散货船主要在西北欧内河和沿海海域运营,为了尽可能提升船舶载货量,满载吃水按照运营区域航道极限水深设计。同时,设计中还需要考虑船舶满载应能达到平浮状态(即无纵倾),且航行过程中纵倾变化应尽可能小,避免船舶发生触底的状况。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自卸散货船还存在以下问题:按照自卸散货船的常规设计,油舱布置在机舱,过于靠近尾部,航行过程中随着燃料的消耗,船舶将产生比较大的纵倾,导致首部吃水远远大于满载吃水10.8米,只能实时对船舶纵倾进行监控,并依靠不断打入压载水调整纵倾,一方面增加了船员工作负荷,另一方面仍然存在压载不及时发生触底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减少自卸散货船纵倾风险的油舱布置改进结构,旨在将船舶航行中因燃料消耗导致的纵倾降低到无风险范围之内,避免航行过程中需要反复调整压载水的弊端。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减少自卸散货船纵倾风险的油舱布置改进结构,包括将自卸散货船的船底设置为双层底结构、将油舱布置在自卸散货船的靠中部位置且位于自卸散货船的货舱下方部位的空挡区域、将所述油舱下方位置的双层底部分作为油舱的隔离空舱;其中,所述自卸散货船的货舱底部为对称的双V型舱底结构,所述双V型舱底的两个V型舱底的相邻斜侧壁与船舶的双层底之间形成一倒V型空间,所述倒V型空间作为用于布置所述油舱的所述空挡区域;所述倒V型空间的V型角为85~95°。本技术中,作为所述空挡区域的所述倒V型空间位于所述油舱上方的部分形成尖顶空间,所述尖顶空间用于布置燃油管道和作为检修空间使用。本技术中,所述油舱的数量为多个且靠所述自卸散货船的中部位置进行布置。优选的,所述多个油舱沿纵向相邻设置。本技术中,所述多个油舱中包括重油舱和柴油舱。优选的,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油舱布置结构改进后的自卸散货船进行燃油量变化情况下船舶纵倾计算,并通过调整油舱的数量和油舱的分布位置使得所述自卸散货船满载情况下燃油消耗所导致的船舶纵倾控制在0.4米以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减少自卸散货船纵倾风险的油舱布置改进结构,将燃料油舱布置在货舱区域,利用货舱下方部位的空挡区域布置油舱,并在不影响船舶其他功能的前提下,将燃料油舱尽量布置的靠近船舶中部位置,从而可以将船舶航行中因燃料消耗导致的纵倾降低到无风险范围之内,避免航行过程中需要反复调整压载水的弊端。第二,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减少自卸散货船纵倾风险的油舱布置改进结构,利用船舶原有的双层底空间作为隔离空舱,满足了《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要求,不必另行设置隔离空舱。第三,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减少自卸散货船纵倾风险的油舱布置改进结构,将油舱布置在货舱下的尖顶空间内,形成了一种利用原有双层底空间作为隔离空舱、上方尖顶空间用于布置燃油管道和检修空间的油舱布置结构,通过将油舱上方的尖顶空间作为管道空间,方便了管道走线和检修。第四,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减少自卸散货船纵倾风险的油舱布置改进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油舱进行优化布置,从而将船舶运营过程中因燃料消耗导致的纵倾控制0.4米以内,不必调整压载水也可满足运营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减少自卸散货船纵倾风险的油舱布置改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横向截面视图);图2是多个油舱的布置结构示意图(纵向截面视图)。图中:1、双层底,2、油舱,3、货舱部位,4、空挡区域(倒V型空间),5、隔离空舱,6、双V型舱底,7、尖顶空间,8、燃油管道,9、自卸散货船(船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减少自卸散货船纵倾风险的油舱布置改进结构的实施例,包括将自卸散货船9的船底设置为双层底1结构、将油舱2布置在自卸散货船9的靠中部位置且位于自卸散货船9的货舱3下方部位的空挡区域4、将所述油舱2下方位置的双层底1部分作为油舱2的隔离空舱5;其中,所述自卸散货船9的货舱3底部为对称的双V型舱底6结构,所述双V型舱底6的两个V型舱底的相邻斜侧壁与船舶的双层底1之间形成一倒V型空间,所述倒V型空间作为用于布置所述油舱2的所述空挡区域4;所述倒V型空间的V型角为85~95°。本实施例中,作为所述空挡区域4的所述倒V型空间位于所述油舱2上方的部分形成尖顶空间7,所述尖顶空间7用于布置燃油管道8和作为检修空间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油舱2的数量为多个且靠所述自卸散货船9的中部位置进行布置。优选的,所述多个油舱2沿纵向相邻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油舱2中包括重油舱和柴油舱。优选的,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油舱布置结构改进后的自卸散货船9进行燃油量变化情况下船舶纵倾计算,并通过调整油舱2的数量和油舱的分布位置使得所述自卸散货船9满载情况下燃油消耗所导致的船舶纵倾控制在0.4米以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减少自卸散货船纵倾风险的油舱布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自卸散货船的船底设置为双层底结构、将油舱布置在自卸散货船的靠中部位置且位于自卸散货船的货舱下方部位的空挡区域、将所述油舱下方位置的双层底部分作为油舱的隔离空舱;其中,所述自卸散货船的货舱底部为对称的双V型舱底结构,所述双V型舱底的两个V型舱底的相邻斜侧壁与船舶的双层底之间形成一倒V型空间,所述倒V型空间作为用于布置所述油舱的所述空挡区域;所述倒V型空间的V型角为85~9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减少自卸散货船纵倾风险的油舱布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自卸散货船的船底设置为双层底结构、将油舱布置在自卸散货船的靠中部位置且位于自卸散货船的货舱下方部位的空挡区域、将所述油舱下方位置的双层底部分作为油舱的隔离空舱;其中,所述自卸散货船的货舱底部为对称的双V型舱底结构,所述双V型舱底的两个V型舱底的相邻斜侧壁与船舶的双层底之间形成一倒V型空间,所述倒V型空间作为用于布置所述油舱的所述空挡区域;所述倒V型空间的V型角为85~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少自卸散货船纵倾风险的油舱布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兵唐翔宇蒋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