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折叠的婴儿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05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折叠的婴儿推车,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座椅,车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车架,每个侧车架包括依次铰接构成一可折叠的四连杆机构的手把杆、前脚杆、连杆和后脚杆,手把杆和前脚杆之间的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手把杆和后脚杆之间的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在婴儿推车展开状态下,第一铰接点的位置高于第二铰接点的位置,折叠时手把杆和后脚杆分别从前脚杆的两侧向前脚杆转动靠拢。手把杆为伸缩杆,包括滑动插接的下手把杆和上手把杆,其中下手把杆与前脚杆和后脚杆分别铰接。设置了至少四个用于折叠的铰接点,使得每个铰接点的铰接机构简化,提高了折叠的次数和婴儿推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折叠的婴儿推车
本技术涉及婴儿车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折叠的婴儿推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是用于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一般具有前脚杆、后脚杆和手把杆,为了方便携带,除了以上三根杆件能够互相折叠外,手把杆同样能够进行折叠伸缩。现有的婴儿车中前脚杆、后脚杆和手把杆仅依靠单独一个铰接结构完成车架的折叠,且该铰接结构还设计有保持婴儿车处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因此一个铰接结构承担至少以上三根杆件的折叠和保持车架展开的锁定,结构复杂,导致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折叠的婴儿推车。一种便于折叠的婴儿推车,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座椅,所述车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车架,每个侧车架包括依次铰接构成一可折叠的四连杆机构的手把杆、前脚杆、连杆和后脚杆,所述手把杆和前脚杆之间的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所述手把杆和后脚杆之间的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在婴儿推车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铰接点的位置高于第二铰接点的位置,折叠时所述手把杆和后脚杆分别从前脚杆的两侧向前脚杆转动靠拢;所述手把杆为伸缩杆,包括滑动插接的下手把杆和上手把杆,其中所述下手把杆与所述前脚杆和所述后脚杆分别铰接。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可选的,所述上手把杆安装有可伸缩的定位销,所述下手把杆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销孔时限制所述下手把杆和所述上手把杆的相对滑动。可选的,所述上手把杆内设有驱动定位销进入定位销孔的第二弹性件;所述上手把杆安装有释锁开关以及与所述释锁开关相联动的滑动件,所述释锁开关与所述滑动件之间通过第二拉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定位销脱离所述定位销孔。可选的,所述婴儿推车还包括保持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前脚杆的卡口,安装在手把杆端部且可伸缩的锁舌,位于所述手把杆内驱动所述锁舌进入所述卡口的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锁舌之间的第一拉线,以及与所述第一拉线相连驱动所述锁舌脱离所述卡口的驱动件;所述锁定机构的释锁方式至少为以下方式的至少一种:方式a,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锁定机构联动释锁;方式b,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滑动件相对固定且滑动安装在所述手把杆上。可选的,所述上手把杆内设有限制所述滑动件的行程的限位结构。可选的,所述滑动件沿自身运动方向开设有条形孔;所述限位结构为固定在上手把杆内部的定位件,且所述定位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条形孔。可选的,所述滑动件上开设有配合槽,所述定位销套在所述滑动件上,且所述定位销的其中一部分置入所述配合槽。可选的,所述释锁开关包括:释锁件,滑动安装于上手把杆上并与第二拉线联动;锁止件,限制所述释锁件的滑动;按钮,与所述锁止件相互抵靠,用于解除所述锁止件对所述释锁件的锁定。可选的,所述上手把杆的底端固定有封头且处在所述下手把杆内,所述封头内部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其中所述定位销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滑动件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可选的,所述婴儿推车带有保持车架处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所述下手把杆的顶部且在越过所述封头的位置安装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通过第一拉线控制所述锁定机构解锁;所述定位销上开设有避让所述第一拉线的线槽。本技术的婴儿推车,设置有多个用于车架折叠的铰接点,以及能够伸缩折叠的手把杆,使得折叠方便且体积更小。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婴儿推车的示意图;图2为婴儿推车的立体图;图3为车架的剖面图;图4为图3的另一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3的另一状态示意图;图6为图3拆除前脚外壳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部的放大图;图8为婴儿推车中前脚杆和手把杆的爆炸图;图9为婴儿推车中前脚杆和手把杆的装配示意图;图10为婴儿推车中前脚杆的爆炸图;图11为图8中C部的放大图;图12为图8中D部的放大图;图13为婴儿推车折叠状态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E部的放大图;图15为婴儿推车中凹槽和延伸段的剖面图;图16为图11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17为图12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18为婴儿推车中手把杆和凹槽的锁定状态剖面图;图19为婴儿推车中手把杆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0为婴儿推车中手把杆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21为婴儿推车中手把杆的折叠状态剖面图;图22为婴儿推车中手把杆锁定结构剖面图;图23为婴儿推车中手把杆锁定结构爆炸图;图24为婴儿推车中滑动件的立体图;图25为婴儿推车中定位销的立体图;图26为婴儿推车中手把杆锁定结构剖面图;图27为图26的另一状态示意图;图28为婴儿推车中释锁开关的结构剖面;图29为婴儿推车中封头的立体剖面图;图30为另一实施例的车架剖面图;图31为图30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32为图婴儿推车中连杆的爆炸图;图33为图30的立体图;图34为婴儿推车的后脚杆爆炸图;图35为图34中H部的放大图;图36为婴儿推车中手把杆和后脚杆的爆炸图;图37为图36中I部的放大图;图38为另一实施例的婴儿推车中手把杆示意图;图39为婴儿推车中第一拉线和滑动件的连接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侧车架;7、置物篮;8、座椅;9、车架;100、前脚杆;110、前车轮;120、凹槽;1201、第一避让槽;1202、避让口;1203、弧形滑道;1204、第二安装孔;1205、卡口;130、前脚骨架;1301、第一安装孔;140、前脚外壳;1401、第二避让槽;141、前脚踏板;150、第一枢轴;200、后脚杆;210、后车轮;220、弯折段;230、后脚外壳;231、安装台;232、圆孔;233、支撑臂;234、第二枢轴;235、第二通孔;240、后脚骨架;241、避让区;250、后脚横杆;300、连杆;310、横置段;320、上翘段;330、连杆外壳;331、L型凹槽;340、连杆骨架;400、手把杆;401、滑槽;402、第一通孔;403、第三导向槽;404、第一通道;410、握杆;420、延伸段;421、导向台阶;422、第三安装孔;430、支撑凸台;440、锁舌;4401、腰形槽;4402、抵靠部441、第一弹性件;442、第一拉线;443、驱动件;444、插销;450、上手把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折叠的婴儿推车,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座椅,所述车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车架,每个侧车架包括依次铰接构成一可折叠的四连杆机构的手把杆、前脚杆、连杆和后脚杆,所述手把杆和前脚杆之间的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所述手把杆和后脚杆之间的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其特征在于,在婴儿推车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铰接点的位置高于第二铰接点的位置,折叠时所述手把杆和后脚杆分别从前脚杆的两侧向前脚杆转动靠拢;/n所述手把杆为伸缩杆,包括滑动插接的下手把杆和上手把杆,其中所述下手把杆与所述前脚杆和所述后脚杆分别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731 CN 20202157291571.便于折叠的婴儿推车,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座椅,所述车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车架,每个侧车架包括依次铰接构成一可折叠的四连杆机构的手把杆、前脚杆、连杆和后脚杆,所述手把杆和前脚杆之间的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所述手把杆和后脚杆之间的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其特征在于,在婴儿推车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铰接点的位置高于第二铰接点的位置,折叠时所述手把杆和后脚杆分别从前脚杆的两侧向前脚杆转动靠拢;
所述手把杆为伸缩杆,包括滑动插接的下手把杆和上手把杆,其中所述下手把杆与所述前脚杆和所述后脚杆分别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折叠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手把杆安装有可伸缩的定位销,所述下手把杆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销孔时限制所述下手把杆和所述上手把杆的相对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折叠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手把杆内设有驱动定位销进入定位销孔的第二弹性件;
所述上手把杆安装有释锁开关以及与所述释锁开关相联动的滑动件,所述释锁开关与所述滑动件之间通过第二拉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定位销脱离所述定位销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折叠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推车还包括保持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前脚杆的卡口,安装在手把杆端部且可伸缩的锁舌,位于所述手把杆内驱动所述锁舌进入所述卡口的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锁舌之间的第一拉线,以及与所述第一拉线相连驱动所述锁舌脱离所述卡口的驱动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松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日星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