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396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轮减震装置,包括中间垫层、两块夹持板和轴承支座,两块夹持板分别为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下夹持板底部设有轴承支座,用于与车轮转动连接,中间垫层位于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上夹持板、中间垫层和下夹持板用限位固定件连接,限位固定件用于限制上夹持板与下夹持板沿中间垫层纵向移动,中间垫层为由弹性材料制成,使得上下夹持板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缓冲空间,可以降低车轮带来的震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轮减震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轮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减震设备
,特别是一种车轮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车轮减震装置可以显著提高车辆乘坐的舒适度、降低承载物体的震动,现已存在较多的减震设备,如乘用车常用的独立悬挂系统、自行车用弹簧承载轮毂减震系统,但这些方式结构复杂,造价相对较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条件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轮减震装置,本车轮减震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车轮减震装置,包括中间垫层、两块夹持板和轴承支座,两块夹持板分别为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下夹持板底部设有轴承支座,用于与车轮转动连接,中间垫层位于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上夹持板、中间垫层和下夹持板用限位固定件连接,限位固定件用于限制上夹持板与下夹持板沿中间垫层纵向移动,中间垫层为由弹性材料制成,使得上下夹持板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缓冲空间,可以降低车轮带来的震动。优选的,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优选的,所述上夹持板、中间垫层和下夹持板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固定件包括螺栓、螺帽,螺栓穿过螺纹孔并经螺帽锁紧。进一步,所述螺帽为双螺母,即两个螺母串联,双螺母结构可以防止螺帽松动。进一步,所述限位固定件还包括弹簧,弹簧位于所述螺帽与螺纹孔之间,且与两者压紧接触。弹簧的存在使得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可以相对移动紧贴中间垫层,保持其为一个可以纵向移动的整体,可以进一步减震。进一步,在弹簧两端还设有垫片,安装时,螺帽压紧垫片即可。优选的,所述中间垫层为凹型,其两端分别向轴承支座方向弯曲。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车轮减震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车轮减震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限位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车轮减震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车轮减震装置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指出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考图1、图2,一种车轮减震装置,包括上夹持板1、中间垫层2、下夹持板3和轴承支座4,轴承支座4位于下夹持板3底部,用于与车轮5转动连接,具体而言,轴承支座4有两个且对称设置,车轮5位于两个轴承支座4之间,用转轴与轴承支座4转动连接。中间垫层2为橡胶制成、位于上夹持板1和下夹持板3之间,上夹持板1、中间垫层2和下夹持板3用限位固定件6连接。具体而言,上夹持板1、中间垫层2和下夹持板3上设有螺纹孔,限位固定件6包括螺栓61、螺帽62和弹簧63,螺栓61一端依次穿过螺纹孔和弹簧63并经螺帽63锁紧,弹簧63两端还设有垫片64。此外,为了防止螺帽松动,设置螺帽为双螺母。实施例2请参考图3、图4,一种车轮减震装置,包括上夹持板1、中间垫层2、下夹持板3和轴承支座4,轴承支座4位于下夹持板3底部。中间垫层2为橡胶制成、位于上夹持板1和下夹持板3之间,上夹持板1、中间垫层2和下夹持板3用限位固定件连接。限位固定件的结构、用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但本实施例中,上夹持板1、中间垫层2和下夹持板3均为凹型,其两端分别向轴承支座4的方向弯曲,使用时,两个车轮减震装置配套使用,将两个车轮减震装置分别置于车轮5的两侧,用转轴穿过轴承支座4、车轮5将其连接,两个车轮减震装置的顶部再与小车连接即可。此种方式中,上夹持板1、中间垫层2和下夹持板3分别位于车轮两侧,与实施例1相比,降低了下夹持板、中间垫层的竖直高度、缩小了整个车轮减震装置的高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垫层、两块夹持板和轴承支座,两块夹持板分别为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下夹持板底部设有轴承支座,用于与车轮转动连接,中间垫层位于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上夹持板、中间垫层和下夹持板用限位固定件连接,限位固定件用于限制上夹持板与下夹持板沿中间垫层纵向移动,中间垫层为由弹性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垫层、两块夹持板和轴承支座,两块夹持板分别为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下夹持板底部设有轴承支座,用于与车轮转动连接,中间垫层位于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上夹持板、中间垫层和下夹持板用限位固定件连接,限位固定件用于限制上夹持板与下夹持板沿中间垫层纵向移动,中间垫层为由弹性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板、中间垫层和下夹持板上均设有螺纹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则强郑红斌梁巍刘思璐张裕岳桂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