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臂式换模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87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臂式换模臂,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悬臂式换模臂,其包括安装定位板、设置在安装定位板上的驱动组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的导向组件、配合设置在导向组件中的摆臂支撑机构;所述摆臂支撑机构上铰接设置有摇摆臂机构,所述摇摆臂机构铰接设置有模具连接机构;所述模具连接机构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夹取待移动模具的夹具机构;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模具连接机构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末端设置有固定臂、与固定臂相对而设置有的活动臂,所述活动臂滑动连接在固定架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臂式换模臂
本技术涉及机械关节臂的
,特别涉及一种悬臂式换模臂。
技术介绍
随着大型压力机向多品种、高速化、自动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如何快速更换模具成了制约高效生产的瓶颈,特别对于大吨位压力机,快速换模的难度更大,时间更长。目前国内压力机的换模方式中,对于小型压力机主要靠人力进行直接进行更换,对于大型压力机则必须将上模和下模整体移出压力机,再借助其他工具进行换模,其换模效率低,而且大型工装模具拆装搬运时,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比较大。授权公告号为CN104108198B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伸缩升降换模臂,包括与机身连接的固定座和与固定座连接的换模臂,所述换模臂一端设有臂支撑座,所述换模臂末端设有吊挂机构,所述臂支撑座与固定座之间设有两排相互平行的垂直方向的线性滑轨,所述固定座上还垂直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端部与臂支撑座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换模臂沿线性滑轨升降运动;所述换模臂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可折叠回转的关节臂,所述臂支撑座与第一节关节臂之间及各关节臂之间分别通过回转机构连接;本技术的伸缩升降换模臂可以实现高效、快速的换模,并大大降低操作人员换模工作的劳动强度。上述悬臂式换模臂存在以下缺陷:该吊挂机构仅仅采用钢丝绳连接挂钩来勾结待更换的模具,在提升的过程中,大重量的模具会发生摇晃从而导致几个关节臂受到极大的负荷力发生形变甚至损坏,具有重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臂式换模臂,具有采用伺服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带动丝杆。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悬臂式换模臂,其包括安装定位板、设置在安装定位板上的驱动组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的导向组件、配合设置在导向组件中的摆臂支撑机构;所述摆臂支撑机构上铰接设置有摇摆臂机构,所述摇摆臂机构铰接设置有模具连接机构;所述模具连接机构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夹取待移动模具的夹具机构;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模具连接机构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末端设置有固定臂、与固定臂相对而设置有的活动臂,所述活动臂滑动连接在固定架内部;所述固定架设置有让活动臂滑动的滑轨,所述活动臂上设置有穿过其自身的锁紧杆,所述锁紧杆通过提升锁紧块至滑轨上锁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具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通过模具连接销轴销接在摆臂的末端,其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模具固定板;所述模具连接销轴主体位置中套接有主阻尼套,所述主阻尼套上下抵接在连接臂的上下内壁;其中,所述连接臂主体位置设置有主保护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定位板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机架上,通过模具连接机构将待移动的模具进行螺栓固定,在导向组件的作用下,在模具连接机构上的模具随之上下移动为实际需要的位置而调整,还有就是摇摆臂机构可摆臂支撑机构上前后调整摇动,跟摇摆臂机构铰接的模具连接机构同样也可以前后调整摇动,根据实际需要的位置而前后调整,代替了人工对模具上搬移作业,使得工作效率以及精确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整体式安装在压力机立柱上,不用对设备进行大的改造,安装便捷,保养方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蜗轮蜗杆减速机,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所述摆臂支撑机构通过螺纹套与丝杆相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的配合下增大扭力,能够带动丝杆上的摆臂支撑机构在升降移动,实现模具做上下移动来配合实际作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外设有外螺纹且其末端通过轴承配合设置在下横向支撑板中,所述丝杆套接有上丝杆保护套和下丝杆保护套,所述上丝杆保护套上端抵接在上横向支撑板内侧,其下端抵接在下横向支撑板的外侧,所述下丝杆保护套上端抵接在下支撑板的外侧,其下端抵接在下横向支撑板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带外螺纹的丝杆需要通过螺纹套相螺接,以转动的方式实现与螺纹套连接的摆臂支撑机构做升降移动,因此,防止环境中的粉尘等杂物沾染在带外螺纹的丝杆上,在其上下两端分别安装用于隔绝外部用的上丝杆保护套和下丝杆保护套,使得丝杆与螺纹套的使用寿命得以提高。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左导向杆和右导向杆;所述左导向杆、右导向杆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摆臂支撑机构的左导向连接套、右导向连接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导向杆和右导向杆起上下移动时候的导向作用,同时减少螺杆受到的侧向力,使得上下移动位置精确且到位、延长丝杆寿命,特别是通过左导向连接套、右导向连接套可在左导向杆、右导向杆上下滑动,左导向连接套、右导向连接套内注润滑油可与左导向杆、右导向杆更好的滑动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臂支撑机构包括依次自上而下套接在左导向连接套、右导向连接套上的上支撑板、中支撑板、下支撑板;所述中支撑板通过螺纹套与丝杆相连接且可在丝杆上方上升/下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接在左导向连接套、右导向连接套的上支撑板、中支撑板、下支撑板形成摆臂支撑机构,该摆臂支撑机构通过螺纹套与丝杆保持螺纹连接,根据伺服电机正转和反转的转换实现丝杆转动的情况下做升降作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导向连接套、右导向连接套分别设置有左注油孔、右注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左注油孔、右注油孔对左导向连接套、右导向连接套提供贮油,使得左导向连接套、右导向连接套内部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固定板、驱动组件及导向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夹具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夹具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安装定位板;2、驱动组件;21、伺服电机,22、减速机,23、丝杆,24、上丝杆保护套,25、下丝杆保护套,3、导向组件;31、左导向杆,32、右导向杆,33、左导向连接套,34、右导向连接套,4、摆臂支撑机构,41、上支撑板,42、中支撑板,43、下支撑板,44、螺纹套,5、摇摆臂机构,51、摆臂,52、横推把手,53、摆臂销轴,54、上阻尼套,55、下阻尼套,56、第一保护套,57、第一保护板,6、模具连接机构,61、连接臂,62、连接销轴,63、模具固定板,64、主上阻尼套,65、主下阻尼套,66、主保护套,67主保护板,7、安装机构,71、上横向支撑板,72、下横向支撑板,73、左纵向安装板,8、夹具机构,81、固定架,811、滑轨;82、固定臂,83、活动臂,84、锁紧杆;85、锁紧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一种悬臂式换模臂,包括可通过若干螺栓安装固定在机架上的安装定位板1,纵向安装在安装机构7上的导向组件3,驱动导向组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臂式换模臂,其包括安装定位板(1)、设置在安装定位板(1)上的驱动组件(2)、与驱动组件(2)传动连接的导向组件(3)、配合设置在导向组件(3)中的摆臂支撑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支撑机构(4)上铰接设置有摇摆臂机构(5),所述摇摆臂机构(5)铰接设置有模具连接机构(6);所述模具连接机构(6)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夹取待移动模具的夹具机构(8);所述夹具机构(8)包括固定设置在模具连接机构(6)上的固定架(81),所述固定架(81)末端设置有固定臂(82)、与固定臂(82)相对而设置有的活动臂(83),所述活动臂(83)滑动连接在固定架(81)内部;所述固定架(81)设置有让活动臂(83)滑动的滑轨(811),所述活动臂(83)上设置有穿过其自身的锁紧杆(84),所述锁紧杆(84)通过提升锁紧块(85)至滑轨(811)上锁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式换模臂,其包括安装定位板(1)、设置在安装定位板(1)上的驱动组件(2)、与驱动组件(2)传动连接的导向组件(3)、配合设置在导向组件(3)中的摆臂支撑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支撑机构(4)上铰接设置有摇摆臂机构(5),所述摇摆臂机构(5)铰接设置有模具连接机构(6);所述模具连接机构(6)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夹取待移动模具的夹具机构(8);所述夹具机构(8)包括固定设置在模具连接机构(6)上的固定架(81),所述固定架(81)末端设置有固定臂(82)、与固定臂(82)相对而设置有的活动臂(83),所述活动臂(83)滑动连接在固定架(81)内部;所述固定架(81)设置有让活动臂(83)滑动的滑轨(811),所述活动臂(83)上设置有穿过其自身的锁紧杆(84),所述锁紧杆(84)通过提升锁紧块(85)至滑轨(811)上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式换模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连接机构(6)包括连接臂(61);所述连接臂(61)的一端通过模具连接销轴(62)销接在摆臂(51)的末端,其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模具固定板(63);所述模具连接销轴(62)主体位置中套接有主阻尼套(64),所述主阻尼套(64)上下抵接在连接臂(61)的上下内壁;其中,所述连接臂(61)主体位置设置有主保护板(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臂式换模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伺服电机(21)的驱动端连接有蜗轮蜗杆减速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华汪敏包建姜海涛李发文黄涛陶胜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索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