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驾驶室及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86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驾驶室及叉车,包括设置驾驶室本体侧方和前方的可折叠护栏组件和前挡板组件、设置在驾驶室本体内部的座椅组件、设置在座椅组件前方的操作台组件和设置在驾驶室本体顶部的护顶架,所述座椅组件包括与驾驶室本体可升降连接的靠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座椅组件中的坐垫设置成可折叠式,当坐垫处于水平状态时,具有座驾功能,当坐垫处于垂直状态时,具有站驾功能,且能够为站立的驾驶员提供后部支撑,一方面,站驾功能为驾驶员拣选作业时提供了更好的视野,也为驾驶员边操作叉车边进行拣选作业腾出了空间,另一方面,座驾功能为驾驶员减缓了长时间站立的疲劳度,增强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驾驶室及叉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叉车驾驶室设备
,具体为一种车辆驾驶室及叉车。
技术介绍
随着仓储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土地价格日益昂贵的趋势,叉车市场对窄巷道叉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叉车,驾驶员在不同工况下作业时,可以相应的选择站着驾驶或坐着驾驶,长时间站着驾驶会增加驾驶员疲劳感,增加驾驶危险性,而选择坐着驾驶时则会失去部分视野,所以在驾驶此种多功能叉车时驾驶员会对座椅和后方靠垫都有需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2890628U,公开了一种叉车驾驶室,包括主体、驾驶仓、座椅、操作台和护顶架,上述驾驶室的安全性能好,驾驶员乘坐舒适度高,且操作简便。但是,上述驾驶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较为明显的缺陷:1、上述驾驶室仅仅具有座驾功能,不具有站驾功能,给驾驶员在进行倒车和拣选作业时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2、上述驾驶室由于座椅后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完全遮挡了驾驶位后方视野,不便于驾驶员观察车身后方情况,尤其是不便于驾驶员进行倒车,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驾驶室及叉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驾驶室,包括设置驾驶室本体侧方和前方的可折叠护栏组件和前挡板组件、设置在驾驶室本体内部的座椅组件、设置在座椅组件前方的操作台组件和设置在驾驶室本体顶部的护顶架,所述座椅组件包括与驾驶室本体可升降连接的靠背,所述靠背可转动连接能够保持水平或垂直状态的坐垫,所述护顶架上设置有用于观察驾驶室本体后方和两侧的后视组件。优选的,所述靠背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通过气弹簧与驾驶室本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坐垫通过转轴与靠背连接,并通过气弹簧与支撑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坐垫背面设置有在其处于垂直状态时为站立的驾驶员提供后部支撑的靠垫。优选的,所述护栏组件包括与驾驶室本体固定连接的护栏支架,所述护栏支架活动连接多组平行的护臂,所述护臂末端通过连杆连接,实现联动,其中的一个所述护臂连接气弹簧一端,所述气弹簧另一端连接护栏支架,所述护栏支架上设置有避免护臂与其撞击的缓冲垫和限位块。优选的,所述护栏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护臂是否处于展开状态的接近开关。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组件包括与驾驶室本体底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转轴连接调节支架一端,所述调节支架另一端可伸缩的连接操作台支架,所述操作台支架上安装有操作台本体,所述固定座和操作台支架侧面设置有用于调节操作台本体高度和角度的高度调节手柄和角度调节手柄。优选的,所述操作台本体侧面设置有在位感知手柄。优选的,所述后视组件包括后视镜和后显示器,所述后视镜设置在护顶架两侧,所述后显示器设置在护顶架上,且与座椅组件位置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叉车,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车辆驾驶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座椅组件中的坐垫设置成可折叠式,当坐垫处于水平状态时,具有座驾功能,当坐垫处于垂直状态时,具有站驾功能,且能够为站立的驾驶员提供后部支撑,一方面,站驾功能为驾驶员拣选作业时提供了更好的视野,也为驾驶员边操作叉车边进行拣选作业腾出了空间,另一方面,座驾功能为驾驶员减缓了长时间站立的疲劳度,增强了安全性;更为重要的是,后视镜和后视显示器的设置,实现观察车身后方以及两侧工况,驾驶员在获得良好的驾驶视野的同时也能提高操作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护栏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台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驾驶室本体、2护栏组件、21护栏支架、22护臂、23连杆、24气弹簧、25缓冲垫、26接近开关、27限位块、3前挡板组件、4座椅组件、41靠背、42坐垫、43靠垫、44支撑板、5操作台组件、51固定座、52调节支架、53操作台支架、54操作台本体、55高度调节手柄、56角度调节手柄、57在位感知手柄、6护顶架、7后视组件、71后视镜、72后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辆驾驶室,包括设置驾驶室本体1侧方和前方的可折叠护栏组件2和前挡板组件3,护栏组件2为驾驶室本体1侧方提供安全防护,也构成整个驾驶室本体1的侧门,挡板组件3为驾驶室本体1前方提供安全防护,护栏组件2和前挡板组件3合围构成驾驶室本体1的围栏,且围栏并未与护顶架6连接,使得驾驶室本体1前方和侧方无遮挡,形成开阔视野区;护栏组件2包括与驾驶室本体1固定连接的护栏支架21,护栏支架21通过螺栓可转动连接多组平行的护臂22,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护臂22共设置有三组,护臂22末端通过连杆23连接,实现联动转动,只要转动其中一个护臂22,就能同步转动其他护臂22;其中的一个护臂22连接气弹簧24一端,气弹簧24另一端连接护栏支架21,护栏支架21上设置有避免护臂22与其撞击的缓冲垫25和限位块27,缓冲垫25与护臂22的手柄部接触,限位块27与护臂22的端部接触,护栏支架21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护臂22是否处于展开状态的接近开关26;在常态下,护臂22保持与护栏支架21相同的平行、竖直,处于折叠状态,转动最上部的护臂22,在连杆23的作用下,联动其余的护臂22同步转动,使得护臂22由竖直状态旋转成水平状态,气弹簧24的设置使得护臂22能够受力,进而保持垂直或水平状态,在护臂22旋转过程中,护臂22与缓冲垫25和限位块27接触,避免护臂22直接与护栏支架21接触;同时,在操作叉车时,只有两侧的接近开关26检测到护臂22处于展开状态时,即处于水平状态,叉车才能实现正常操作;设置在驾驶室本体1内部的座椅组件4,座椅组件4包括与驾驶室本体1可升降连接的靠背41,靠背41可转动连接能够保持水平或垂直状态的坐垫42;靠背41固定设置在支撑板44上,支撑板44通过底部的气弹簧与驾驶室本体1地面固定连接;通过调节气弹簧的伸出高度,进而实现对整个座椅高度的调节;坐垫42通过转轴与靠背41转动连接,并通过气弹簧与支撑板44连接;坐垫42处于水平状态时,由支撑板44的水平部支撑,并在气弹簧的作用下保持水平状态,使得座椅具有座驾功能;在转轴的作用下,向上转动坐垫42,在气弹簧的作用下使坐垫42保持垂直状态时,使得座椅具有站驾功能;坐垫42背面设置有在其处于垂直状态时为站立的驾驶员提供后部支撑的靠垫43,靠垫43能够有效支撑处于站立状态的驾驶员后部,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靠垫43能够为驾驶员提供更多的着力点,提高叉车在运行过程中驾驶员的稳定性,增强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驾驶室,包括设置驾驶室本体(1)侧方和前方的可折叠护栏组件(2)和前挡板组件(3)、设置在驾驶室本体(1)内部的座椅组件(4)、设置在座椅组件(4)前方的操作台组件(5)和设置在驾驶室本体(1)顶部的护顶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组件(4)包括与驾驶室本体(1)可升降连接的靠背(41),所述靠背(41)可转动连接能够保持水平或垂直状态的坐垫(42),所述护顶架(6)上设置有用于观察驾驶室本体(1)后方和两侧的后视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驾驶室,包括设置驾驶室本体(1)侧方和前方的可折叠护栏组件(2)和前挡板组件(3)、设置在驾驶室本体(1)内部的座椅组件(4)、设置在座椅组件(4)前方的操作台组件(5)和设置在驾驶室本体(1)顶部的护顶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组件(4)包括与驾驶室本体(1)可升降连接的靠背(41),所述靠背(41)可转动连接能够保持水平或垂直状态的坐垫(42),所述护顶架(6)上设置有用于观察驾驶室本体(1)后方和两侧的后视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41)固定设置在支撑板(44)上,所述支撑板(44)通过气弹簧与驾驶室本体(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42)通过转轴与靠背(41)连接,并通过气弹簧与支撑板(4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辆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42)背面设置有在其处于垂直状态时为站立的驾驶员提供后部支撑的靠垫(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组件(2)包括与驾驶室本体(1)固定连接的护栏支架(21),所述护栏支架(21)活动连接多组平行的护臂(22),所述护臂(22)末端通过连杆(23)连接,实现联动,其中的一个所述护臂(2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蒯兵燕琳琳郑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搬易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