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转速传感器的快速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360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曲轴转速传感器的快速定位装置,包括传感器支架设置在信号盘的一侧,传感器支架包括定位孔及至少两个安装孔;定位孔的中心线与信号盘的中心线相交垂直;至少两个安装孔设置在定位孔的两侧,且至少两个安装孔的中心线与定位孔的中心线交叉垂直,至少两个安装孔一端的端面共平面且为基准定位面,基准定位面用以和齿轮室贴合安装;定位工装包括工装定位部及定位口;工装定位部穿设在定位孔内;定位口设置在工装定位部的一端,定位口的中心线与工装定位部的中心线重合,定位口用以和信号盘的定位齿相啮合;其中当定位口啮合定位齿后,用安装螺钉通过至少两个安装孔将传感器支架固定在齿轮室上。借此可以快速定位曲轴转速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轴转速传感器的快速定位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发动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曲轴转速传感器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在安装曲轴转速传感器前,需先定位曲轴转速传感器支架的安装位置,曲轴转速传感器支架用两颗螺栓松拧在齿轮室上,将现有的传感器定位工装从传感器支架安装孔穿过,工装一端的小圆点凸台卡在信号盘的上指点标记槽内,圆点凸台只是定位一个点,容易产生垂直度的偏差,打紧后曲轴转速传感器支架与信号盘不平行,安装曲轴转速传感器接收信号面倾斜,接收信号不良。且定位端的小凸台容易变形,更换周期短。如图1所示,一般的曲轴转速传感器10包括传感器定位部101、O型密封圈102、传感器过渡部103、以及传感器限位部104等。感器定位部101设置在支架的定位孔内,如果支架的位置定位不准确,既会影响转速传感器10与信号盘之间的垂直度,进而直接影响转速传感器10接收信号的准确性。现有的曲轴转速传感器支架工装的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两个缺点:1、效率低。圆点凸台只是定位一个点,容易产生垂直度的偏差,打紧后曲轴转速传感器支架与信号盘不平行,安装曲轴转速传感器接收信号面倾斜,接收信号不良,需要重新拆松曲轴转速传感器支架,重新定位,因此这个打紧曲轴转速传感器支架过程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影响发动机的生产效率。2、更换周期短。信号盘与圆点凸台属于间隙配合,定位工装过程中会信号盘轻微转动,导致信号盘与凸台发生碰撞,定位端的小凸台容易弯曲变形,这时就需要更换新的工装。目前这种定位曲轴转速传感器支架的方法效率低、更换周期短等,完全不能满足于现有的发动机装配水平,因此技术一种新的工装显得尤为重要。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轴转速传感器的快速定位装置,其能够快捷方便地保证曲轴传感器支架定位的准确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曲轴转速传感器的快速定位装置,包括传感器支架以及定位工装;传感器支架设置在信号盘的一侧,传感器支架包括定位孔及至少两个安装孔;定位孔的中心线与信号盘的中心线相交垂直;至少两个安装孔设置在定位孔的两侧,且至少两个安装孔的中心线与定位孔的中心线交叉垂直,至少两个安装孔一端的端面共平面且为基准定位面,基准定位面用以和齿轮室贴合安装;定位工装包括工装定位部及定位口;工装定位部穿设在定位孔内;定位口设置在工装定位部的一端,定位口的中心线与工装定位部的中心线重合,定位口用以和信号盘的定位齿相啮合;其中当定位口啮合定位齿后,用安装螺钉通过至少两个安装孔将传感器支架固定在齿轮室上。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孔与基准定位面的垂直度为0.2mm。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孔的基孔偏差为H9级。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传感器支架还包括限位面、过渡孔以及装配孔。限位面,其设置在定位孔的一端;过渡孔,其与定位孔同轴衔接,且位于定位孔的一端与限位面之间;装配孔,其与定位孔同轴衔接,且位于定位孔的另一端。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过渡孔的基孔偏差为H9级。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工装还包括工装过渡部以及工装限位部;工装过渡部设置在工装定位部的另一端,且与工装定位部同轴衔接,工装过渡部用以和过渡孔配合安装;工装限位部的一端与工装过渡部衔接,工装限位部与限位面配合安装用以限位定位工装的轴向定位。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传感器支架还包括固定螺孔,其中心线与定位孔的中心线平行地设置在定位孔的一侧。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工装还包括固定孔,其设置在工装限位部上,固定孔的中心线与工装定位部的中心线平行,固定孔用以通过固定螺钉将定位工装固定在传感器支架的固定螺孔上。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工装还包括手柄部,其与工装限位部的另一端衔接。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工装的工装定位部与转速传感器的传感器定位部的尺寸完全相同以及定位工装的工装过渡部与转速传感器的传感器过渡部的尺寸完全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曲轴转速传感器的快速定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一个定位尺寸要求与转速传感器的定位尺寸完全相同的定位工装,在定位工装的端部加设一个定位口,当定位口和信号盘的定位齿啮合以后即可保证传感器支架的正确定位。此种定位方式简单快捷、操作方便且定位准确。定位工装的定位口与信号盘上的定位齿啮合不会发生相对运动,不容易变形,更换周期更长。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转速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快速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支架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支架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图3的A—A处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转速传感器,101-传感器定位部,102-O型密封圈,103-传感器过渡部,104-传感器限位部,20-信号盘,30-传感器支架,301-限位面,302-安装孔,303-装配孔,304-固定螺孔,305-定位孔,306-过渡孔,307-基准定位面,40-安装螺钉,50-定位工装,501-定位口,502-工装定位部,503-工装过渡部,504-工装限位部,505-手柄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曲轴转速传感器的快速定位装置,包括传感器支架30以及定位工装50。传感器支架30设置在信号盘20的一侧,传感器支架30包括定位孔305及至少两个安装孔302。定位孔305的中心线与信号盘20的中心线相交垂直。至少两个安装孔302设置在定位孔305的两侧,且至少两个安装孔302的中心线与定位孔305的中心线交叉垂直,至少两个安装孔302一端的端面共平面且为基准定位面307,基准定位面307用以和齿轮室贴合安装。定位工装50包括定位口501及工装定位部502。工装定位部502穿设在定位孔305内。定位口501设置在工装定位部502的一端,定位口501的中心线与工装定位部502的中心线重合,定位口501用以和信号盘20的定位齿相啮合。本实施列的定位孔305与基准定位面307的垂直度为0.2mm。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支架30还包括限位面301、过渡孔306以及装配孔303。限位面301设置在定位孔305的一端。过渡孔306与定位孔305同轴衔接,且位于定位孔305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轴转速传感器的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传感器支架,其设置在信号盘的一侧,所述传感器支架包括:/n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信号盘的中心线相交垂直;及/n至少两个安装孔,其设置在所述定位孔的两侧,且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定位孔的中心线交叉垂直,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一端的端面共平面且为基准定位面,所述基准定位面用以和齿轮室贴合安装;以及/n定位工装,其包括:/n工装定位部,其穿设在所述定位孔内;及/n定位口,其设置在所述工装定位部的一端,所述定位口的中心线与所述工装定位部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定位口用以和所述信号盘的定位齿相啮合;/n其中当所述定位口啮合所述定位齿后,用安装螺钉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将传感器支架固定在所述齿轮室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轴转速传感器的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支架,其设置在信号盘的一侧,所述传感器支架包括:
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信号盘的中心线相交垂直;及
至少两个安装孔,其设置在所述定位孔的两侧,且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定位孔的中心线交叉垂直,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一端的端面共平面且为基准定位面,所述基准定位面用以和齿轮室贴合安装;以及
定位工装,其包括:
工装定位部,其穿设在所述定位孔内;及
定位口,其设置在所述工装定位部的一端,所述定位口的中心线与所述工装定位部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定位口用以和所述信号盘的定位齿相啮合;
其中当所述定位口啮合所述定位齿后,用安装螺钉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将传感器支架固定在所述齿轮室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转速传感器的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基准定位面的垂直度为0.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转速传感器的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基孔偏差为H9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转速传感器的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支架还包括:
限位面,其设置在所述定位孔的一端;
过渡孔,其与所述定位孔同轴衔接,且位于所述定位孔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面之间;以及
装配孔,其与所述定位孔同轴衔接,且位于所述定位孔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莉朱岩唐涛彭洁梅吴远乐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