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鸣笛控制方法、车辆、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94360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2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鸣笛控制方法、车辆、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应用于鸣笛装置,鸣笛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鸣笛模块;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按压器件受压时的压力数据;获取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车辆的行车场景;根据行车场景和压力数据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包括:鸣笛音量;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鸣笛模块进行鸣笛,实现根据车辆的行车场景和按压数据进行高音鸣笛或低音鸣笛,改善车辆鸣笛的友好度。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ehicle whistle control method, a vehicle, a computer device and a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鸣笛控制方法、车辆、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公开涉及智能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鸣笛控制方法、车辆、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辆只有一种鸣笛音量和音色,按下方向盘鸣笛部分即开始鸣笛,放开后停止鸣笛,各种场景下只有一个音量且音量不可控,鸣笛时间长短完全靠手感,对行人、小孩,学校、医院,夜间住宅区等需要避免噪音的场景非常不友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鸣笛控制方法、车辆、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实现根据车辆的行车场景和按压数据进行高音鸣笛或低音鸣笛,改善车辆鸣笛的友好度。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鸣笛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按压器件受压时的压力数据;获取车辆的行车场景;根据所述行车场景和所述压力数据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鸣笛音量;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鸣笛模块进行鸣笛。可选的,所述控制信号还包括:鸣笛时长;所述根据所述行车场景和所述压力数据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包括:根据所述行车场景和所述压力数据确定对应的所述鸣笛音量和所述鸣笛时长;所述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鸣笛模块进行鸣笛,包括:根据所述鸣笛音量和所述鸣笛时长控制所述鸣笛模块进行鸣笛。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行车场景和所述压力数据确定对应的所述鸣笛音量和鸣笛时长,包括:根据所述行车场景确定对应的预设压力数据;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与所述预设压力数据的关系确定对应的鸣笛音量和鸣笛时长。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与所述预设压力数据的关系确定对应的鸣笛音量和鸣笛时长,包括:当所述压力数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压力数据时,确定所述鸣笛音量为第一鸣笛音量,确定所述鸣笛时长为第一鸣笛时长;当所述压力数据小于所述预设压力数据时,确定所述鸣笛音量为第鸣笛音量,确定所述鸣笛时长为第二鸣笛时长;其中,所述第一鸣笛音量大于所述第二鸣笛音量;所述第一鸣笛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鸣笛时长。可选的,所述鸣笛模块包括开关单元、电源单元和鸣笛单元,所述鸣笛单元分别和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电连接;所述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鸣笛模块进行鸣笛,包括:根据所述鸣笛时长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时长;根据所述鸣笛音量控制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电压;根据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时长和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电压控制所述鸣笛单元进行鸣笛。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鸣笛时长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时长,包括:当所述鸣笛时长为第一鸣笛时长时,根据所述第一鸣笛时长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时长为第一导通时长;当所述鸣笛时长为第二鸣笛时长时,根据所述第二鸣笛时长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时长为第二导通时长;其中,所述第一导通时长大于所述第二导通时长。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鸣笛音量控制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电压,包括:当所述鸣笛音量第一鸣笛音量时,根据所述第一鸣笛音量控制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电压为第一输出电压;当所述鸣笛音量第二鸣笛音量时,根据所述第二鸣笛音量控制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电压为第二输出电压;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可选的,所述压力数据包括:压力大小和\或受压面积。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鸣笛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鸣笛装置包括鸣笛模块,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压力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按压器件受压时的压力数据;行车场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行车场景;控制信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车场景和所述压力数据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鸣笛音量;控制鸣笛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鸣笛模块进行鸣笛。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车辆鸣笛控制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车辆鸣笛控制方法。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鸣笛控制方法、车辆、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受压器件受压时的压力数据以及获取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车辆的行车场景,根据行车场景和压力数据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进而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鸣笛模块进行鸣笛,实现了根据车辆的行车场景以及按压数据进行高音鸣笛或低音鸣笛,改善车辆鸣笛的友好度,降低噪音污染。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鸣笛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鸣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辆鸣笛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辆鸣笛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辆鸣笛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鸣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图1是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鸣笛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车辆鸣笛控制方法应用于鸣笛装置,具体的,鸣笛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模块10、第二检测模块20、控制模块30和鸣笛模块40,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检测模块可以设置在车辆方向盘上,第一检测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第二检测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或热力传感器,第二检测模块可以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对第一检测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的具体类型和具体位置进行限定。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鸣笛装置进行控制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鸣笛控制方法可由车辆鸣笛控制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硬件/或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并可配置于计算机设备中。可实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鸣笛控制方法。现有技术中对车辆鸣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鸣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按压器件受压时的压力数据;/n获取车辆的行车场景;/n根据所述行车场景和所述压力数据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鸣笛音量;/n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鸣笛模块进行鸣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鸣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按压器件受压时的压力数据;
获取车辆的行车场景;
根据所述行车场景和所述压力数据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鸣笛音量;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鸣笛模块进行鸣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还包括:鸣笛时长;
所述根据所述行车场景和所述压力数据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行车场景和所述压力数据确定对应的所述鸣笛音量和所述鸣笛时长;
所述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鸣笛模块进行鸣笛,包括:
根据所述鸣笛音量和所述鸣笛时长控制所述鸣笛模块进行鸣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行车场景和所述压力数据确定对应的所述鸣笛音量和鸣笛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行车场景确定对应的预设压力数据;
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与所述预设压力数据的关系确定对应的鸣笛音量和鸣笛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与所述预设压力数据的关系确定对应的鸣笛音量和鸣笛时长,包括:
当所述压力数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压力数据时,确定所述鸣笛音量为第一鸣笛音量,确定所述鸣笛时长为第一鸣笛时长;
当所述压力数据小于所述预设压力数据时,确定所述鸣笛音量为第二鸣笛音量,确定所述鸣笛时长为第二鸣笛时长;
其中,所述第一鸣笛音量大于所述第二鸣笛音量;所述第一鸣笛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鸣笛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鸣笛模块包括开关单元、电源单元和鸣笛单元,所述鸣笛单元分别和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电连接;
所述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鸣笛模块进行鸣笛,包括:
根据所述鸣笛时长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时长;
根据所述鸣笛音量控制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电压;
根据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时长和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