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复合贴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52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料复合贴合机构,包括两上、下设置用于复合的压辊,压辊安设在架体上,在两所述压辊靠近进料的一侧设有设置在待复合面料和基布外表面且错位设置的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所述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通过整体呈四边型状的连杆机构联动,并在所述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间设置有动作机构用于经过待复合面料表面凸起处时牵引基布贴合待复合面料并驱动连杆机构,使得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在凸起处靠近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面料复合贴合机构,可保证复合时面料的贴合度,保证面料复合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料复合贴合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复合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面料复合贴合机构。
技术介绍
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在复合时,待复合的面料经由牵引辊带动,将待复合的面料中的基底面料上胶后,经由复合辊将面料挤压贴合。目前的复合设备,在复合过程中,由于牵引张力变化或其他因素,会存在复合前面料局部凸起、不平整,在复合时,复合处面料长度存在差异,会造成复合后会产生褶皱,影响面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面料复合贴合机构,可保证复合时面料的贴合度,保证面料复合的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面料复合贴合机构,包括两上、下设置用于复合的压辊,压辊安设在架体上,在两所述压辊靠近进料的一侧设有设置在待复合面料和基布外表面且错位设置的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所述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通过整体呈四边型状的连杆机构联动,并在所述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间设置有动作机构用于经过待复合面料表面凸起处时牵引基布贴合待复合面料并驱动连杆机构,使得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在凸起处靠近贴合。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上方压辊转轴上的上V型连杆和转动连接在下方压辊转轴上的下V型连杆,所述上定位辊的转轴转动连接在上V型连杆靠近进料处的端侧,所述下定位辊的转轴转动连接在下V型连杆靠近进料处的端侧,所述上V型连杆和下V型连杆的远离进料的端侧转动连接,所述下V型连杆可在基布被牵引后朝向被牵引方向转动。进一步的,在下方的所述压辊的转轴上安设有支撑座,在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插设至支撑座上的安装孔内,另一端插设至下V型连杆上的安装孔内。进一步的,在所述上V型连杆的靠近上定位辊的一端下方倾斜的连接有连板,在所述连杆中部开设有滑槽,在所述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贴合待复合面料和基布底部的两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可在待复合面料凸起处被牵引经过导向杆时,朝向凸起处牵引基布并使得下V新连杆动作。进一步的,在所述上定位辊的转轴上转动连接有连接轴套,所述连接轴套和上方的所述导向杆筒拉簧连接,两组所述导向杆端侧则通过连杆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压辊和上定位辊/下定位辊间设置有导向辊组,所述导向辊组沿着进料方向外径递增,可起到导向作用时,保证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贴合凸起部分后。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上、下定位辊及与其连接的连杆机构,使得经过凸起处时,拉簧会向上拉起导向杆,进而带动基布朝向待复合面料的凸起处移动,进而会使得基布处的张力变化,进而使得下V型连杆经由扭簧带动下定位辊朝向凸起部位移动,下V型连杆左端侧会朝下转动,进而牵引上V型连杆右端侧朝上移动,进而可驱动上定位辊朝上移动,进而促进下V型连杆继续移动,使得基布与待复合面料凸起处能够服帖;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错位设置,便于在复合面料局部凸起时,能够更好贴合面料。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面料复合贴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安装的架体);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支撑座与下V型连杆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动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辊;11-支撑座;12-扭簧;2-上定位辊;21-连接轴套;22-拉簧;3-下定位辊;4-导向辊组;51-上V型连杆;52-下V型连杆;53-连板;531-滑槽;54-连杆;55-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一种面料复合贴合机构,包括两上、下设置用于复合的压辊1,压辊1安设在架体上,在两所述压辊1靠近进料的一侧设有设置在待复合面料和基布外表面且错位设置的上定位辊2和下定位辊3,所述上定位辊2和下定位辊3通过整体呈四边型状的连杆机构联动,并在所述上定位辊2和下定位辊3间设置有动作机构用于在经过待复合面料表面凸起处时牵引基布贴合待复合面料并驱动连杆机构使得上定位辊2和下定位辊3在凸起处靠近贴合。上定位辊2和下定位辊3错位设置,便于在复合面料局部凸起时,能够更好贴合面料。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上方压辊1转轴上的上V型连杆51和转动连接在下方压辊1转轴上的下V型连杆52,所述上定位辊2的转轴转动连接在上V型连杆51(靠近进料)的端侧,所述下定位辊3的转轴转动连接在下V型连杆52的端侧,所述上V型连杆51和下V型连杆52的远离进料的端侧转动连接,所述下V型连杆52可在基布被牵引后朝向被牵引方向转动。进一步参照图3,在下方的所述压辊1的转轴上安设有支撑座11,在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12,所述扭簧12的一端插设至支撑座11上的安装孔内,另一端插设至下V型连杆52上的安装孔内52。进一步参照图1、图2和图4,在所述上V型连杆51的靠近上定位辊2的一端下方倾斜的连接有连板53,在所述连杆53中部开设有滑槽531,在所述滑槽531内可滑动的设置有贴合待复合面料和基布底部的两组导向杆55,所述导向杆55可在待复合面料凸起处被牵引经过导向杆55时,朝向凸起处牵引基布并使得下V新连杆52动作。如图4,在所述上定位辊2的转轴上转动连接有连接轴套21,所述连接轴套21和上方的所述导向杆55筒拉簧22连接,两组所述导向杆55端侧则通过连杆连接。经过凸起处时,由于张力变化,拉簧22会向上拉起导向杆55,进而带动基布朝向待复合面料的凸起处移动,进而会使得基布处的张力变化,进而使得下V型连杆52经由扭簧12带动下定位辊3朝向凸起部位移动,下V型连杆52左端侧会朝下转动,进而牵引上V型连杆51右端侧朝上移动,进而可驱动上定位辊2朝上移动,进而促进下V型连杆52继续移动,使得基布与待复合面料凸起处能够服帖。连板53倾斜设置,便于使得下方的基布能够在经过待复合面料的凸起部位时,优先向上位移贴合,能够使得复合后基布和待复合面料更为服帖。另外,为了方便面料保持相对贴合,在所述压辊1和上定位辊2/下定位辊3间设置有导向辊组4,所述导向辊组4沿着进料方向外径递增,可起到导向作用时,保证上定位辊2和下定位辊3贴合凸起部分后。本申请中,未详细说明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及原理已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料复合贴合机构,包括两上、下设置用于复合的压辊,压辊安设在架体上,其特征在于:在两所述压辊靠近进料的一侧设有设置在待复合面料和基布外表面且错位设置的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所述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通过整体呈四边型状的连杆机构联动,并在所述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间设置有动作机构用于经过待复合面料表面凸起处时牵引基布贴合待复合面料并驱动连杆机构,使得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在凸起处靠近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料复合贴合机构,包括两上、下设置用于复合的压辊,压辊安设在架体上,其特征在于:在两所述压辊靠近进料的一侧设有设置在待复合面料和基布外表面且错位设置的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所述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通过整体呈四边型状的连杆机构联动,并在所述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间设置有动作机构用于经过待复合面料表面凸起处时牵引基布贴合待复合面料并驱动连杆机构,使得上定位辊和下定位辊在凸起处靠近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料复合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上方压辊转轴上的上V型连杆和转动连接在下方压辊转轴上的下V型连杆,所述上定位辊的转轴转动连接在上V型连杆靠近进料处的端侧,所述下定位辊的转轴转动连接在下V型连杆靠近进料处的端侧,所述上V型连杆和下V型连杆的远离进料的端侧转动连接,所述下V型连杆可在基布被牵引后朝向被牵引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料复合贴合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明蒋敏娟李泽贤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海昱经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