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叶锥孔纵向油槽铣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41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舵叶锥孔纵向油槽铣槽机,包括用于铣槽机铣刀轴向进刀的轨道,轨道内滑动设置滑块,滑块上连接铣刀,滑块经丝杆传动后在轨道内滑动,轨道呈槽钢状且沿轨道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设有端板,轨道其长度方向与舵叶锥孔轴向相同,丝杆转动设置在两端的端板上,丝杆超出端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进刀手轮;轨道外表面固定设有用于将轨道定位在舵叶锥孔内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用于不同船型舵叶锥孔中纵向油槽的铣制;可实现径向进刀,控制油槽深度;能实现半自动轴向进刀;采用压缩空气驱动,控制开关外移至锥孔外,操作过程中加强观察即可,无安全隐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简单,轻便,整体重量不超30K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舵叶锥孔纵向油槽铣槽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舵叶锥孔纵向油槽铣槽机。
技术介绍
申请人在建船舶舵叶与舵杆、舵销均采用液压无键联接方式,舵叶锥孔中通过一到两道纵向油槽连通四到五道环形油槽,与舵杆/销锥体形成液压空间。环形油槽在锥孔镗孔时可直接镗出,但纵向油槽无法机械加工,必须由钳工用风磨机手工打磨完成。手工打磨的油槽深度、宽度、R角等尺寸无法保证,有时交验困难,同时打磨时空间狭小,砂轮片垂直切割万一破裂将造成人员伤害事故。经了解周边舵叶加工企业、兄弟船企基本都采用人工打磨的形式进行舵叶纵向油槽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舵叶锥孔纵向油槽铣槽机,可适用于不同船型舵叶锥孔中纵向油槽的铣制;可实现径向进刀,控制油槽深度;能实现半自动轴向进刀;采用压缩空气驱动,控制开关外移至锥孔外,操作过程中加强观察即可,无安全隐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简单,轻便,整体重量不超30KG。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舵叶锥孔纵向油槽铣槽机,包包括用于铣槽机铣刀轴向进刀的轨道,轨道内滑动设置滑块,滑块上连接铣刀,滑块经丝杆或齿条传动后在轨道内滑动,轨道呈槽钢状且沿轨道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设有端板,轨道其长度方向与舵叶锥孔轴向相同,丝杆转动设置在两端的端板上,丝杆超出端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进刀手轮;轨道外表面固定设有用于将轨道定位在舵叶锥孔内的支撑杆。选用SXJ125-90°气动角磨机为驱动动力头。改造气动角磨机的输出端,使其能安装切削刀具。改造气动角磨机外形使其能固定,移动。设计制作轨道,轨道按锥度调整好固定后,使驱动头在轨道上机械运动(丝杆螺纹控制),通过查阅《实用五金手册》等资料和咨询机加工资深镗工,并经过多次试验,最后选定使用55°钨钢圆鼻铣刀(型号:10R1.5*10D*75L*4F)。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支撑杆设有两组,每组支撑杆包括两根组合杆,每根组合杆包括两根互相套接的定位顶杆,套接的定位顶杆通过螺纹连接,定位顶杆的外表面还设有外螺纹,与外螺纹适配设有用于调整轨道在舵叶锥孔中位置的螺母,定位顶杆上滑动套设定位套,轨道与定位套固定连接。驱动头采用气动角磨机改造,安装钻夹头;外壳增加带方键尼龙套。轨道采用角钢拼制,内壁加工与尼龙套相配的凹槽,使驱动头按轨道移动。支撑杆4根,是按锥孔大小端尺寸制作,带调整丝套(调整径向进刀量)和铜质顶尖(保护镗孔后内壁)。进气加长杆及开关设有一套:加长杆两端连接角磨机和进气开关,外圆全螺纹。利用手轮装置和内螺纹套,与加长杆外螺纹配合实现纵向移动进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两根定位顶杆的端部固定设置用于保护镗孔后内壁的铜质顶尖。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滑块上固定连接气动角磨机,气动角磨机通过钻夹头连接铣刀;滑块内部中空,滑块中空腔部分固定设置风磨机进气加长接头,风磨机进气加长接头中部设有与丝杆适配的内螺纹孔。具体参数如下:轨道:外形88*80*750mm(长);内壁开档70+0.20/+0.10;凹槽开档76.8+0.15/-0.10;进气加长杆:M22*1.5*800(长);尼龙套:φ85,外形按轨道内径加工70+0/-0.15;方键76.8-0.15/-0.30*10-0.10/-0.2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滑块呈方形且其外表面设有方键,槽钢状轨道的两侧壁设有与方键适配的凹槽。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调整径向定位顶杆的长度,可适用于不同船型舵叶锥孔中纵向油槽的铣制;通过调整定位顶杆上螺母,可实现径向进刀,控制油槽深度;利用螺纹结构,转动手轮实现半自动轴向进刀;采用压缩空气驱动,控制开关外移至锥孔外,操作过程中加强观察即可,无安全隐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简单,轻便,整体重量不超30KG。用铣槽机加工的油槽宽度、深度、R角均满足图纸要求,同时操作方便、安全无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舵叶锥孔纵向油槽铣槽机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轨道内部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在舵杆承座锥孔内工作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在舵销承座锥孔内工作的示意图;图5是图3或图4中本技术工作时的横剖图;图6是图5中本技术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6中轨道的示意图;图8是图2中滑块的示意图;图9是图2中风磨机进气加长接头的示意图。图中:1、铣刀;2、轨道;3、滑块;4、丝杆;5、端板;6、锥孔;7、进刀手轮;8、定位顶杆;9、螺母;10、定位套;11、铜质顶尖;12、钻夹头;13、风磨机进气加长接头;14、凹槽;15、方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是一种舵叶锥孔纵向油槽铣槽机,包括用于铣槽机铣刀1轴向进刀的轨道2,轨道2内滑动设置滑块3,滑块3上连接铣刀1,滑块3经丝杆4传动后在轨道2内滑动,轨道2呈槽钢状且沿轨道2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设有端板5,轨道2其长度方向与舵叶锥孔6轴向相同,丝杆4转动设置在两端的端板5上,丝杆4超出端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进刀手轮7;轨道2外表面固定设有用于将轨道2定位在舵叶锥孔6内的支撑杆。支撑杆设有两组,每组支撑杆包括两根组合杆,每根组合杆包括两根互相套接的定位顶杆8,套接的定位顶杆8通过螺纹连接,定位顶杆8的外表面还设有外螺纹,与外螺纹适配设有用于调整轨道2在舵叶锥孔6中位置的螺母9,定位顶杆8上滑动套设定位套10,轨道2与定位套10固定连接。两根定位顶杆8的端部固定设置用于保护镗孔后内壁的铜质顶尖11。滑块3上固定连接气动角磨机,气动角磨机通过钻夹头12连接铣刀1;滑块3内部中空,滑块3中空腔部分固定设置风磨机进气加长接头13,风磨机进气加长接头13中部设有与丝杆4适配的内螺纹孔。滑块3呈方形且其外表面设有方键15,槽钢状轨道2的两侧壁设有与方键15适配的凹槽1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舵叶锥孔纵向油槽铣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铣槽机铣刀轴向进刀的轨道,轨道内滑动设置滑块,滑块上连接铣刀,滑块经丝杆或齿条传动后在轨道内滑动,轨道呈槽钢状且沿轨道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设有端板,轨道其长度方向与舵叶锥孔轴向相同,丝杆转动设置在两端的端板上,丝杆超出端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进刀手轮;轨道外表面固定设有用于将轨道定位在舵叶锥孔内的支撑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舵叶锥孔纵向油槽铣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铣槽机铣刀轴向进刀的轨道,轨道内滑动设置滑块,滑块上连接铣刀,滑块经丝杆或齿条传动后在轨道内滑动,轨道呈槽钢状且沿轨道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设有端板,轨道其长度方向与舵叶锥孔轴向相同,丝杆转动设置在两端的端板上,丝杆超出端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进刀手轮;轨道外表面固定设有用于将轨道定位在舵叶锥孔内的支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叶锥孔纵向油槽铣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设有两组,每组支撑杆包括两根组合杆,每根组合杆包括两根互相套接的定位顶杆,套接的定位顶杆通过螺纹连接,定位顶杆的外表面还设有外螺纹,与外螺纹适配设有用于调整轨道在舵叶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子友王惠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