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汽车零件成型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332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汽车零件成型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板材,其中,所述下模包括压边圈和冲头,所述冲头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压边圈内,所述压边圈与所述上模相互压合以将所述板材夹持,所述冲头与所述与所述上模压合以将所述板材冲压成型;所述冲头上开设有切料槽,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所述切料槽相对应的刀具,所述切料槽所在区域形成一切料区,所述板材在冲压过程中直到与所述刀具接触时,所述刀具的刀口尖点将位于所述切料区的板材切除,继续进行拉延工序以完成零件成型。所述冲压模具在拉延过程中去除了板材局部的拉扯应力防止发生断裂,同时减轻了在零件卸料时的回弹效果,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和零件合格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汽车零件成型的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于汽车零件成型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是靠应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型加工方法。冲压加工时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材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冲压加工分为冷冲压和热冲压。现阶段大多数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工作,尤其是钣金件的生产与制造工作,广泛使用的是冷冲压技术工艺。然而在拉延模具压下来的过程中,由于板材几何形状和外形尺寸发生突变而引起局部范围的拉扯应力明显增大,当拉延深度较深时,板材极易发生断裂,这就需要增加一道模具补充成型的工序,增加了工作量和成本;此外,由于应力的影响,在对零件进行卸料时,会出现回弹的现象,零件的形状会出现变化,与原先的模具闭合情况下的形态不一致,这样不仅会导致汽车零件规格尺寸合格率降低,同时会影响到零部件与车辆的匹配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利于汽车零件成型的冲压模具,其中,所述冲压模具通过切除板料以去除局部拉扯应力,使得板材在拉延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仅需要一次工序就能顺利完成零件成型,提高了加工的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利于汽车零件成型的冲压模具,其中,所述冲压模具有效减轻了在零件卸料时的回弹效果,防止零件因回弹现象而发生过大的形变,提高了零件规格尺寸的合格率。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利于汽车零件成型的冲压模具,其中,所述冲压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极高的实用性。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汽车零件成型的冲压模具,其包括上模、下模以及板材,其中,所述下模包括压边圈和冲头,所述冲头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压边圈内,所述压边圈与所述上模相互压合以将所述板材夹持,所述冲头与所述与所述上模压合以将所述板材冲压成型;所述冲头上开设有切料槽,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所述切料槽相对应的刀具,所述切料槽所在区域形成一切料区,所述板材在冲压过程中直到与所述刀具接触时,所述刀具的刀口尖点将位于所述切料区的板材切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开设有型腔,所述冲头上设有与所述型腔相对应的成型面;所述上模与所述压边圈将所述板材夹持后下行至拉延合模状态,所述成型面与所述型腔的内表面相压合以将所述板材冲压成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具设置于所述型腔内,所述切料槽开设于所述成型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压模具上设有相互对称的两个切料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的定位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压边圈上且与所述定位块相对应的定位槽,当所述压边圈与所述上模压合时,所述定位块卡接于所述定位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沿着所述板材的周向排布。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附图说明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申请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其中:图1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利于汽车零件成型的冲压模具的拉延合模状态示意图。图2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零件成型后的开模状态示意图。图中:1-冲压模具;10-上模;20-下模;30-板材;40-定位组件;11-刀具;21-压边圈;22-冲头;23-切料槽;41-定位块;42-定位槽;100-型腔;220-成型面;230-切料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不限于字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专利技术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申请。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限制本申请的目的而提供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虽然比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在这里不限制那些组件。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例如,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且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而不脱离技术构思的教导。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例外。另外将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的存在或者附加。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利于汽车零件成型的冲压模具1包括上模10、下模20以及板材30,其中,所述下模20包括压边圈21和冲头22,所述冲头22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压边圈21内,所述压边圈21与所述上模20相互压合以将所述板材30夹持;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上模10开设有型腔100,所述冲头22上设有与所述型腔100相对应的成型面220;所述上模10与所述压边圈21将所述板材30夹持后下行至拉延合模状态,所述成型面220与所述型腔100的内表面相压合以将所述板材30冲压成型。更具体地,所述冲头22的所述成型面220上开设有切料槽23,所述上模10的所述型腔100内上设有与所述切料槽23相对应的刀具11,所述切料槽23所在区域形成一切料区230,所述板材30在冲压过程中直到与所述刀具11接触时,所述刀具11的刀口尖点将位于所述切料区230的板材切除并伸入所述切料槽23内,切除后的板材继续向所述切料区230填充以完成零件的成型工艺,通过这样的方式设置,去除了所述板材30在进行拉延时的局部拉扯应力以避免零件发生断裂,通过这样的方式,仅通过一道拉延工序即可顺利完成零件冲压成型,极大地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常规的冲压工艺由于应力的作用,使得零件在卸料时会产生回弹,导致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较大的形变,这样不仅会导致汽车零件规格尺寸合格率降低,同时会影响到零部件与车辆的匹配情况,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冲压模具1通过切除所述切料区230的板材,有效去除了拉扯应力,有效降低了回弹效果,防止零件在卸料过程中发生形变,提高了零件的合格率。如图2所示,所述冲压模具1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切料区23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地,所述切料区230的个数和位置可根据具体零件的结构设置,并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制。进一步地,所述冲压模具1还包括定位组件40,所述定位组件40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10的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汽车零件成型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以及板材,其中,所述下模包括压边圈和冲头,所述冲头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压边圈内,所述压边圈与所述上模相互压合以将所述板材夹持,所述冲头与所述上模压合以将所述板材冲压成型;/n所述冲头上开设有切料槽,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所述切料槽相对应的刀具,所述切料槽所在区域形成一切料区,所述板材在冲压过程中直到与所述刀具接触时,所述刀具的刀口尖点将位于所述切料区的板材切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汽车零件成型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以及板材,其中,所述下模包括压边圈和冲头,所述冲头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压边圈内,所述压边圈与所述上模相互压合以将所述板材夹持,所述冲头与所述上模压合以将所述板材冲压成型;
所述冲头上开设有切料槽,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所述切料槽相对应的刀具,所述切料槽所在区域形成一切料区,所述板材在冲压过程中直到与所述刀具接触时,所述刀具的刀口尖点将位于所述切料区的板材切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于汽车零件成型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开设有型腔,所述冲头上设有与所述型腔相对应的成型面;所述上模与所述压边圈将所述板材夹持后下行至拉延合模状态,所述成型面与所述型腔的内表面相压合以将所述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杨遇春
申请(专利权)人:菲格瑞特苏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