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汽车零件吸皱成型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33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汽车零件吸皱成型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两个吸皱块,其中,所述上模和下模相互压合以将板料冲压成型,所述下模上凸出地设有型芯,所述吸皱块对称地设置于靠近所述型芯弯折处的两侧,并且所述吸皱块为锥形,自靠近所述型芯侧向外逐渐扩大;所述冲压模具能够有效吸收多余的板料以防止起皱叠料导致零件破裂,且不会损坏模具,提高了零件的质量,同时降低了生产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汽车零件吸皱成型的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于汽车零件吸皱成型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工程样车试制的钣金制作主要通过简易模具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成形,为了减少制造周期、提高汽车钣金零部件生产效率,需要保证零件的边界尺寸公差及空位尺寸精度满足设计要求。为了适应各汽车主机厂在短周期、高效率地制造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合格汽车零部件产品,这就需要软模试制厂家在非常短的周期内制作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模具。然而,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在对汽车零件进行冲压成型时,零件起皱成了困扰冲压生产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现有模具在进行冲压作业时,尤其对一些有异型或弯折的面进行冲压时,由于受力不均、失稳、材料流动过快等因素,极容易发生起皱甚至是叠料,叠料严重还会导致零件破损、模具损坏等危害,降低了零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汽车零件吸皱成型的冲压模具,其中,所述冲压模具能够有效吸收多余的板料以防止起皱叠料导致零件破裂,且不会损坏模具,提高了零件的质量。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汽车零件吸皱成型的冲压模具,其中,所述冲压模具有效提升了生产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加工的成本。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汽车零件吸皱成型的冲压模具,其中,所述翻边整形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极高的实用性。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汽车零件吸皱成型的冲压模具,其包括上模、下模和两个吸皱块,其中,所述上模和下模相互压合以将板料冲压成型,所述下模上凸出地设有型芯,所述吸皱块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型芯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皱块为锥形,且自靠近所述型芯侧向外逐渐扩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皱块设置于靠近所述型芯的弯折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皱块一体成型于所述下模上且与所述型芯相连。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附图说明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申请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其中:图1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零件示意图。图2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利于汽车零件吸皱成型的冲压模具的合模状态示意图。图中:1-冲压模具;10-上模;20-下模;30-吸皱块;21-型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不限于字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专利技术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申请。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限制本申请的目的而提供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虽然比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在这里不限制那些组件。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例如,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且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而不脱离技术构思的教导。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例外。另外将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的存在或者附加。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零件的结构被阐明。其中,该类汽车零件具有一弯折,在对板料进行冲压时,该弯折处会起皱甚至发生叠料,这会使得零件变形,严重的甚至会损坏模具,影响了产品的合格率,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汽车零件吸皱成型的冲压模具,如图2所示,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0、下模20和两个吸皱块30,其中,所述上模10和下模20相互压合以将板料冲压成型,所述下模20上凸出地设有型芯21,所述吸皱块30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型芯21的两侧,所述吸皱块30一体成型于所述下模20上且与所述型芯21相连,通过设置所述吸皱块30,以将冲压时产生的多余的板料吸收,从而防止零件起皱叠料;具体地,所述吸皱块30为锥形,且所述吸皱块30自靠近所述型芯21侧向外逐渐扩大,通过这样的方式设置,提高了所述吸皱块30的吸皱效果。更具体地,所述吸皱块30设置于靠近所述型芯21的弯折处,换句话说,所述型芯21对应零件的内表面,所述型芯21同样具有与所述零件对应的弯折,在冲压成型中,极易在此处发生起皱叠料,因此,将所述吸皱块30设置于此处,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吸皱块30的吸皱效果。本技术所述冲压模具1能够在压合过程中吸收对多余板料防止板料叠料导致零件损坏,且不会损坏模具,以提高零件的良品率,降低了冲压的生产加工成本。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汽车零件吸皱成型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和两个吸皱块,其中,所述上模和下模相互压合以将板料冲压成型,所述下模上凸出地设有型芯,所述吸皱块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型芯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汽车零件吸皱成型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和两个吸皱块,其中,所述上模和下模相互压合以将板料冲压成型,所述下模上凸出地设有型芯,所述吸皱块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型芯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汽车零件吸皱成型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皱块为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遇春张锐
申请(专利权)人:菲格瑞特苏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