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光图像智能分析的快递物品分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322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X光图像智能分析的快递物品分拣装置,包括主传送带、智能X光安检机、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分拣机构,主传送带贯穿智能X光安检机,第一红外传感器位于主传送带的输出端旁,分拣机构下方设置有若干条子传送带,每条子传送带输入端旁均分别设置有第二红外传感器,智能X光安检机设置有X光成像与控制模块、X光图像智能分析模块,X光成像与控制模块用于采集快递包裹的X光图像及控制主传送带和子传送带运行,X光智能分析模块用于对X光图像中的物体进行目标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输出分拣指令给分拣机构,分拣机构将快递包裹分拣到对应的子传送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检测的准确率,降低人工判别时出现的错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X光图像智能分析的快递物品分拣装置
本技术涉及快递物品分拣
,具体为基于X光图像智能分析的快递物品分拣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快递物品的分拣流程是采用X光安检机扫描物品得到X光谱图像,然后通过人工判断是否属于违禁品,进而采取对应的处置流程。这种系统中的人为因素(如检测人员的注意力、检测人员的职业水平等)对检测准确率存在很大影响;同时对于违禁品包裹的分拣需要工人从流水线中人工取出,工作效率低,作业无法规范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实现对快递包裹进行自动化分拣,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降低人工判别时出现的错误率的基于X光图像智能分析的快递物品分拣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基于X光图像智能分析的快递物品分拣装置,包括主传送带、智能X光安检机、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分拣机构,所述主传送带贯穿所述智能X光安检机,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出端旁,所述分拣机构位于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分拣机构下方设置有若干条子传送带,每条所述子传送带的输入端旁均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智能X光安检机设置有X光成像与控制模块、X光图像智能分析模块,所述X光成像与控制模块用于采集快递包裹的X光图像及控制所述主传送带和子传送带运行,所述X光智能分析模块用于对X光图像中的物体进行目标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输出分拣指令给分拣机构,所述分拣机构依据分拣指令将快递包裹分拣到对应的所述子传送带上。进一步地:所述分拣机构包括分拣工作台、滑动架、旋转电机、拨板,所述分拣工作台位于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分拣工作台上开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间隔排布的若干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下方均分别设置有一条所述子传送带,所述滑动架设置在所述分拣工作台的一侧上方,所述旋转电机通过丝杆运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滑动架上,所述旋转电机和所述拨板连接,所述旋转电机用于控制所述拨板转动至所述主传送带输出端的正上方或一侧,所述拨板呈弧状结构,每个所述通孔上铰接有与其相适配的分拣板,每块所述分拣板分别通过连杆组件连接有分拣电机。进一步地:所述丝杆运动组件包括丝杆、移动电机、滑块,所述丝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架上,所述丝杆的一端和所述移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块套装在所述丝杆上,所述滑动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滑动架其中一端的限位板上设置有触碰开关,所述触碰开关和所述移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滑块上。进一步地:所述分拣板的一侧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分拣电机设置在所述分拣工作台的底壁。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分拣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呈弯曲结构并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分拣板的底壁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分拣板上设置有阶梯,所述通孔上设置有与所述阶梯相适配的阶梯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快递包裹放置在主传送带上,当快递包裹经过智能X光安检机时,智能X光安检机中的X光成像与控制模块对快递包裹进行X光扫描,X光图像传感器获取快递包裹的X光图像并将X光图像发送至X光图像智能分析模块,X光图像智能分析模块通过目标检测算法对X光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判断出X光图像中的物体的类别,然后生成分拣指令给分拣机构,分拣机构依据分拣指令将快递分拣到对应的子传送带上,从而实现了对快递包裹进行自动化分拣,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降低人工判别时出现的错误率,提高了快递包裹分拣的吞吐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分拣板和分拣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分拣板和通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5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传送带,2-智能X光安检机,21-X光成像与控制模块,22-X光图像智能分析模块,3-第一红外传感器,4-子传送带,41-第二红外传感器,5-分拣工作台,51-通孔,511-阶梯槽,52-分拣板,521-阶梯,53-分拣电机,54-转轴,55-第一连杆,56-第二连杆,6-滑动架,61-旋转电机,62-拨板,71-移动电机,72-滑块,73-触碰开关,8-快递包裹。具体实施方式图1-4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X光图像智能分析的快递物品分拣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主传送带1、智能X光安检机2、第一红外传感器3、第二红外传感器41、分拣机构,主传送带1贯穿智能X光安检机2,第一红外传感器3位于主传送带1的输出端旁,分拣机构位于主传送带1的输出端,分拣机构下方设置有若干条子传送带4,每条子传送带4的输入端旁均分别设置有第二红外传感器41,智能X光安检机2设置有X光成像与控制模块21、X光图像智能分析模块22,X光成像与控制模块21用于采集快递包裹8的X光图像及控制主传送带1和子传送带4运行,X光智能分析模块用于对X光图像中的物体进行目标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输出分拣指令给分拣机构,分拣机构依据分拣指令将快递包裹8分拣到对应的子传送带4上。每条子传送带4输送一种类别的快递包裹8,将快递包裹8放置在主传送带1上,当快递包裹8经过智能X光安检机2时,智能X光安检机2中的X光成像与控制模块21对快递包裹8进行X光扫描,X光图像传感器获取快递包裹8的X光图像并将X光图像发送至X光图像智能分析模块22,X光图像智能分析模块22通过目标检测算法对X光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判断出X光图像中的物体的类别,然后生成分拣指令给分拣机构,分拣机构依据分拣指令将快递分拣到对应的子传送带4上,从而实现了对快递包裹8进行自动化分拣,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降低人工判别时出现的错误率,提高了快递包裹8分拣的吞吐量。分拣机构包括分拣工作台5、滑动架6、旋转电机61、拨板62,分拣工作台5位于主传送带1的输出端,分拣工作台5上开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间隔排布的若干个通孔51,每个通孔51下方均分别设置有一条子传送带4,滑动架6设置在分拣工作台5的一侧上方,旋转电机61通过丝杆运动组件设置在滑动架6上,旋转电机61和拨板62连接,旋转电机61用于控制拨板62转动至主传送带1输出端的正上方或一侧,拨板62呈弧状结构,每个通孔51上铰接有与其相适配的分拣板52,每块分拣板52分别通过连杆组件连接有分拣电机53。丝杆运动组件包括丝杆、移动电机71、滑块72,丝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滑动架6上,丝杆的一端和移动电机71输出端连接,滑块72套装在丝杆上,滑动架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板,滑动架6其中一端的限位板上设置有触碰开关73,触碰开关73和移动电机71电性连接,旋转电机61设置在滑块72上。分拣板52的一侧通过转轴54铰接在通孔51的一侧,分拣电机53设置在分拣工作台5的底壁。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55和第二连杆56,第一连杆55的一端和分拣电机5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X光图像智能分析的快递物品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送带、智能X光安检机、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分拣机构,所述主传送带贯穿所述智能X光安检机,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出端旁,所述分拣机构位于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分拣机构下方设置有若干条子传送带,每条所述子传送带的输入端旁均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智能X光安检机设置有X光成像与控制模块、X光图像智能分析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X光图像智能分析的快递物品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送带、智能X光安检机、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分拣机构,所述主传送带贯穿所述智能X光安检机,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出端旁,所述分拣机构位于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分拣机构下方设置有若干条子传送带,每条所述子传送带的输入端旁均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智能X光安检机设置有X光成像与控制模块、X光图像智能分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X光图像智能分析的快递物品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机构包括分拣工作台、滑动架、旋转电机、拨板,所述分拣工作台位于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分拣工作台上开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间隔排布的若干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下方均分别设置有一条所述子传送带,所述滑动架设置在所述分拣工作台的一侧上方,所述旋转电机通过丝杆运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滑动架上,所述旋转电机和所述拨板连接,所述旋转电机用于控制所述拨板转动至所述主传送带输出端的正上方或一侧,所述拨板呈弧状结构,每个所述通孔上铰接有与其相适配的分拣板,每块所述分拣板分别通过连杆组件连接有分拣电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茂雄崔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实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