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清淤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288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清淤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包括支撑板以及静置水箱,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静置水箱,静置水箱内上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斜面板,斜面板上侧设置有分水管,斜面板上端面开设有接水口,接水口下侧设置有缓存水箱,缓存水箱内部上侧设置有三角阻流器,缓存水箱下端面靠近静置水箱内壁的位置开设有缺口,缺口对应静置水箱壁面位置设置有出水接头,缓存水箱下侧设置有网托板,网托板下侧设置有集淤槽,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固体杂质容易堆积堵塞滤网,固液分离效率低,杂质过多时无法及时停止分离操作,装置清洁麻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水静置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清淤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方便清淤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行业的上游供应商主要是污水处理设备的制造商和污水处理药剂供应商,都属于发展较快,需求状况良好的行业。现有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多通过单一滤网进行过滤分离,堆积的杂质容易对滤网造成堵塞,从而影响分离效率,同时,当杂质堆积过多时,无法及时停止分离操作,装置清洁起来十分麻烦。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清淤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清淤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通过增加集淤槽、斜面板以及缓冲水箱,解决了固体杂质容易堆积堵塞滤网,固液分离效率低,杂质过多时无法及时停止分离操作,装置清洁麻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方便清淤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包括支撑板、静置水箱、缓存水箱、斜面板以及集淤槽,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静置水箱,所述静置水箱内上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斜面板,所述斜面板上侧设置有分水管,所述斜面板上端面开设有接水口,所述接水口下侧设置有缓存水箱,所述缓存水箱内部上侧设置有三角阻流器,所述缓存水箱下端面靠近静置水箱内壁的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对应静置水箱壁面位置设置有出水接头,所述缓存水箱下侧设置有网托板,所述网托板下侧设置有集淤槽。进一步地,所述静置水箱上端面中间设置有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下端头贯穿静置水箱上端面和分水管上端面中间相连通,所述分水管左右两输出端对应接水口。进一步地,所述斜面板和静置水箱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出水接头贯穿静置水箱壁面和缺口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缓存水箱从静置水箱前端面插入静置水箱内部,所述缓存水箱上部分卡设在接水口下端口内部,所述缓存水箱下端面与网托板上端面相接触,所述网托板和静置水箱内壁之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三角阻流器通过固定杆固定在缓存水箱内部,所述三角阻流器下端面和缓存水箱内底壁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集淤槽从静置水箱前端面下侧插入静置水箱内部,所述集淤槽、缓存水箱和静置水箱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支撑板下端面设置有多组万向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方便清淤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通过增加集淤槽、斜面板以及缓冲水箱,从进水接头输入水,水流经分水管分流之后从接水口落入缓存水箱,一部分大颗粒的杂物沉积在缓存水箱底部,缓存水箱满溢之后,水流经斜面板上端面落入静置水箱内部,水在静置水箱内部静置,将剩余的杂物沉积在集淤槽,当静置水箱中的水面高度到达缺口时,上层净水从出水接头流出,进入下道净水工序,斜面板的设计大大减小了水流落入静置水箱内部的冲击力,减小了水的震荡,提升了水静置效果,定期对缓存水箱和集淤槽进行清理即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更适合应用于污水处理
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方便清淤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方便清淤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的正视剖面图;图中:1-支撑板、2-静置水箱、3-缓存水箱、4-出水接头、5-进水接头、6-集淤槽、7-万向轮、8-缺口、9-斜面板、10-接水口、11-分水管、12-三角阻流器、13-网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清淤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包括支撑板1、静置水箱2、缓存水箱3、斜面板9以及集淤槽6,支撑板1上端面设置有静置水箱2,静置水箱2内上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斜面板9,斜面板9上侧设置有分水管11,斜面板9上端面开设有接水口10,接水口10下侧设置有缓存水箱3,缓存水箱3内部上侧设置有三角阻流器12,缓存水箱3下端面靠近静置水箱2内壁的位置开设有缺口8,缺口8对应静置水箱2壁面位置设置有出水接头,缓存水箱3下侧设置有网托板13,网托板13下侧设置有集淤槽6。静置水箱2上端面中间设置有进水接头,进水接头下端头贯穿静置水箱2上端面和分水管11上端面中间相连通,分水管11左右两输出端对应接水口10,斜面板9和静置水箱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出水接头贯穿静置水箱2壁面和缺口8相连通,缓存水箱3从静置水箱2前端面插入静置水箱2内部,缓存水箱3上部分卡设在接水口10下端口内部,缓存水箱3下端面与网托板13上端面相接触,网托板13和静置水箱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三角阻流器12通过固定杆固定在缓存水箱3内部,三角阻流器12下端面和缓存水箱3内底壁相平行,集淤槽6从静置水箱2前端面下侧插入静置水箱2内部,集淤槽6、缓存水箱3和静置水箱2之间密封连接,支撑板1下端面设置有多组万向轮7,使得装置移动灵活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从进水接头输入水,水流经分水管11分流之后从接水口10落入缓存水箱3,一部分大颗粒的杂物沉积在缓存水箱3底部,缓存水箱3满溢之后,水流经斜面板9上端面落入静置水箱2内部,水在静置水箱2内部静置,将剩余的杂物沉积在集淤槽6,当静置水箱2中的水面高度到达缺口8时,上层净水从出水接头4流出,进入下道净水工序,斜面板9的设计大大减小了水流落入静置水箱2内部的冲击力,减小了水的震荡,提升了水静置效果,定期对缓存水箱3和集淤槽6进行清理即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水静置效果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清淤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包括支撑板、静置水箱、缓存水箱、斜面板以及集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静置水箱,所述静置水箱内上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斜面板,所述斜面板上侧设置有分水管,所述斜面板上端面开设有接水口,所述接水口下侧设置有缓存水箱,所述缓存水箱内部上侧设置有三角阻流器,所述缓存水箱下端面靠近静置水箱内壁的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对应静置水箱壁面位置设置有出水接头,所述缓存水箱下侧设置有网托板,所述网托板下侧设置有集淤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清淤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包括支撑板、静置水箱、缓存水箱、斜面板以及集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静置水箱,所述静置水箱内上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斜面板,所述斜面板上侧设置有分水管,所述斜面板上端面开设有接水口,所述接水口下侧设置有缓存水箱,所述缓存水箱内部上侧设置有三角阻流器,所述缓存水箱下端面靠近静置水箱内壁的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对应静置水箱壁面位置设置有出水接头,所述缓存水箱下侧设置有网托板,所述网托板下侧设置有集淤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清淤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水箱上端面中间设置有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下端头贯穿静置水箱上端面和分水管上端面中间相连通,所述分水管左右两输出端对应接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清淤的污水处理用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强李国涛王普董静然秦凤朝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泓泰溢通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