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液强制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74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液强制分离器,包括:贮液箱、壳体、进料管、进气管、第一内衬滤布、排渣口、排渣槽、刮渣电机、变速箱、搅拌轴以及多个刮渣板。壳体设置于贮液箱上方,壳体的周边及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溢流孔,且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管的一端插入至进料口中,进料管的另一端用以与污水管相连接,且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水阀门。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料管相连接,进气管位于进水阀门的下方靠近壳体的进料口,且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以与空压机相连接。第一内衬滤布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周边和底部。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液强制分离器,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可以实现泥水分离,分离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且不需要使用任何絮凝药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液强制分离器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废水前期物化处理
,特别是关于一种固液强制分离器。
技术介绍
现有特殊废水的前期物化处理技术,废水粘稠度高,SS高,COD高,传统的处理技术很难攻克,如养殖废水中的沼液、养殖废水、退浆废水、制革废水、危废污泥水法提炼后的废水、污水处理后的浓缩污泥、果蔬处理废水、餐余和厨余粉碎后的废渣废水等等。此类废水采用传统设备固液分离都离不开对药剂的依赖,如此产生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絮凝剂,人为的将此类污泥划入了危废领域,并且固液分离不够彻底,效率低、成本高是传统固液分离的垢病所在。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液强制分离器,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可以实现泥水分离,分离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且不需要使用任何絮凝药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液强制分离器,包括:贮液箱、壳体、进料管、进气管、第一内衬滤布、排渣口、排渣槽、刮渣电机、变速箱、搅拌轴以及多个刮渣板。壳体设置于贮液箱上方,壳体的周边及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溢流孔,且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管的一端插入至进料口中,进料管的另一端用以与污水管相连接,且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水阀门。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料管相连接,进气管位于进水阀门的下方靠近壳体的进料口,且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以与空压机相连接。第一内衬滤布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周边和底部,且第一内衬滤布与多个第一溢流孔相邻。排渣口开设于壳体的底部。排渣槽的一端与排渣口相连接。变速箱与刮渣电机电性连接。搅拌轴设置于壳体的内部,且搅拌轴与变速箱动力连接。多个刮渣板固定于搅拌轴上。其中,当刮渣电机开启时,刮渣电机能够通过变速箱带动搅拌轴旋转,从而带动多个刮渣板进行旋转。其中,当进水阀门打开后,污水管中的污水流入至壳体中,当壳体中装满污水时,关于进水阀门,并启动空压机,从而使空压机中的高压气体进入壳体中,高压气体的气体分子与污水中的水分子相互缠绕,并由气体分子带水分子依次通过第一内衬滤布和多个第一溢流孔,从而使气体分子与水分子溢出壳体外部,且水分子流至贮液箱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固液强制分离器还包括进气阀门,设置于进气管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固液强制分离器还包括挡板,设置于壳体外部的两侧,且挡板与壳体之间具有距离,挡板用以阻挡溢出的气体分子与水分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的顶部上还开设有检修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的顶部上还开设有溢流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固液强制分离器还包括溢流管,溢流管的一端与溢流口相连接,溢流管的另一端设置于贮液箱的上方,且溢流管上设置有溢流阀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贮液箱的底部的一端开设有排水口,且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集水池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排渣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溢流孔,且多个第二溢流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内衬滤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排渣槽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渣口封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固液强制分离器还包括底座,底座与贮液箱的底部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固液强制分离器,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可以实现泥水分离,分离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设备保养维护方便简单,不需要使用任何絮凝药剂,分离后的废水COD可下降90%左右,为后续污水处理的可靠性提供助力。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固液强制分离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贮液箱,2-壳体,3-进料管,4-进水阀门,5-进气管,6-第一内衬滤布,7-排渣槽,8-刮渣电机,9-变速箱,10-搅拌轴,11-刮渣板,12-进气阀门,13-挡板,14-检修口,15-检修口法兰,16-检修口密封圈,17-溢流管,18-排水口,19-第二内衬滤布,20-底座,21-溢流阀门,22-滤布压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固液强制分离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固液强制分离器,包括:贮液箱1、壳体2、进料管3、进气管5、第一内衬滤布6、排渣口、排渣槽7、刮渣电机8、变速箱9、搅拌轴10以及多个刮渣板11。壳体2设置于贮液箱1上方,壳体2的周边及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溢流孔,且壳体2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管3的一端插入至进料口中,进料管3的另一端用以与污水管相连接,且进料管3上设置有进水阀门4。进气管5的一端与进料管3相连接,进气管5位于进水阀门4的下方靠近壳体2的进料口,且进气管5的另一端用以与空压机相连接。第一内衬滤布6设置于壳体2内部的周边和底部,且第一内衬滤布6与多个第一溢流孔相邻。排渣口开设于壳体2的底部。排渣槽7的一端与排渣口相连接。变速箱9与刮渣电机8电性连接。搅拌轴10设置于壳体2的内部,且搅拌轴10与变速箱9动力连接。多个刮渣板11固定于搅拌轴10上。其中,当刮渣电机8开启时,刮渣电机8能够通过变速箱9带动搅拌轴10旋转,从而带动多个刮渣板11进行旋转。其中,当进水阀门4打开后,污水管中的污水流入至壳体2中,当壳体2中装满污水时,关于进水阀门4,并启动空压机,从而使空压机中的高压气体进入壳体2中,高压气体的气体分子与污水中的水分子相互缠绕,并由气体分子带水分子依次通过第一内衬滤布6和多个第一溢流孔,从而使气体分子与水分子溢出壳体2外部,且水分子流至贮液箱1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固液强制分离器还包括进气阀门12,设置于进气管5上。固液强制分离器还包括挡板13,设置于壳体2外部的两侧,且挡板13与壳体2之间具有距离,挡板13用以阻挡溢出的气体分子与水分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壳体2的顶部上还开设有检修口14,检修口14通过检修口法兰15和检修口密封圈16设置于壳体2的顶部上。壳体2的顶部上还开设有溢流口。固液强制分离器还包括溢流管17,溢流管17的一端与溢流口相连接,溢流管17的另一端设置于贮液箱1的上方,且溢流管17上设置有溢流阀门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贮液箱1的底部的一端开设有排水口18,且排水口18通过排水管与集水池相连接。排渣槽7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溢流孔,且多个第二溢流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内衬滤布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排渣槽7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渣口封门,排渣口封门通过排渣口密封圈和强力锁扣与排渣槽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液强制分离器还包括底座20,底座20与贮液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本专利技术的固液强制分离器的工作流程如下:1、设备安装完成后,关闭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液强制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贮液箱;/n壳体,设置于所述贮液箱上方,所述壳体的周边及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溢流孔,且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n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插入至所述进料口中,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用以与污水管相连接,且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水阀门;/n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料管相连接,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进水阀门的下方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进料口,且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以与空压机相连接;/n第一内衬滤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周边和底部,且所述第一内衬滤布与所述多个第一溢流孔相邻;/n排渣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n排渣槽,所述排渣槽的一端与所述排渣口相连接;/n刮渣电机;/n变速箱,与所述刮渣电机电性连接;/n搅拌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搅拌轴与所述变速箱动力连接;以及/n多个刮渣板,固定于所述搅拌轴上;/n其中,当所述刮渣电机开启时,所述刮渣电机能够通过所述变速箱带动所述搅拌轴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多个刮渣板进行旋转;/n其中,当所述进水阀门打开后,所述污水管中的污水流入至所述壳体中,当所述壳体中装满所述污水时,关于所述进水阀门,并启动所述空压机,从而使所述空压机中的高压气体进入所述壳体中,所述高压气体的气体分子与所述污水中的水分子相互缠绕,并由所述气体分子带所述水分子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内衬滤布和所述多个第一溢流孔,从而使所述气体分子与所述水分子溢出所述壳体外部,且所述水分子流至所述贮液箱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液强制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贮液箱;
壳体,设置于所述贮液箱上方,所述壳体的周边及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溢流孔,且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插入至所述进料口中,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用以与污水管相连接,且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水阀门;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料管相连接,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进水阀门的下方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进料口,且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以与空压机相连接;
第一内衬滤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周边和底部,且所述第一内衬滤布与所述多个第一溢流孔相邻;
排渣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排渣槽,所述排渣槽的一端与所述排渣口相连接;
刮渣电机;
变速箱,与所述刮渣电机电性连接;
搅拌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搅拌轴与所述变速箱动力连接;以及
多个刮渣板,固定于所述搅拌轴上;
其中,当所述刮渣电机开启时,所述刮渣电机能够通过所述变速箱带动所述搅拌轴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多个刮渣板进行旋转;
其中,当所述进水阀门打开后,所述污水管中的污水流入至所述壳体中,当所述壳体中装满所述污水时,关于所述进水阀门,并启动所述空压机,从而使所述空压机中的高压气体进入所述壳体中,所述高压气体的气体分子与所述污水中的水分子相互缠绕,并由所述气体分子带所述水分子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内衬滤布和所述多个第一溢流孔,从而使所述气体分子与所述水分子溢出所述壳体外部,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全李婷婷费诗淘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华云拓能源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张继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