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效复合式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477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滤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效复合式滤芯,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骨架、聚丙烯无纺布保护膜、组合式滤芯的过滤膜元、聚丙烯网格布支撑层和外骨架,所述内骨架包括PP熔喷和碳纤维从而形成进水侧承压区,所述内骨架上缠绕有PP线从而形成预过滤区;所述聚丙烯无纺布保护膜、组合式滤芯的过滤膜元、聚丙烯网格布支撑层形成有效过滤区,所述组合式滤芯的过滤膜元由不同孔径的过滤膜组成,各所述过滤膜的孔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小;所述外骨架为折叠滤芯膜壳从而形成出水侧承压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滤膜能够实现梯度过滤,过滤面积大,纳污能力强,流通量大,减少运行压差,减少污染物堵塞,延长更换周期,提高使用寿命,且具有较宽的过滤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效复合式滤芯
本技术涉及滤芯
,特别涉及一种多效复合式滤芯。
技术介绍
目前,液体过滤分离中应用较多滤芯的是PP绕线式滤芯、PP熔喷滤芯以及普通折叠滤芯。PP熔喷滤芯只有由聚丙烯原材料经过熔喷工艺制成,PP线绕滤芯只是纱线和骨架缠绕而成,普通折叠滤芯只有单一有效过滤层组成,这三种滤芯的过滤效果无法实现由粗到细、渐变孔径、梯度式过滤的效果。PP绕线滤芯和PP熔喷滤芯的过滤面积较小,虽然普通折叠滤芯由于采用的折叠工艺,过滤面积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组成相对简单,纳污量较低,过滤精度较窄,运行一段时间后过滤器进出水压差明显增大。而且这三种滤芯的使用寿命普遍较短,更换周期较快,运行期间压差增大的情况下无法通过滤芯反洗来延长滤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过滤面积相对较小、纳污量较低,过滤精度较窄、使用寿命较短并且无法实现梯度过滤问题,提出一种多效复合式滤芯,内骨架上缠绕有PP线从而形成预过滤区,主要预起到预过滤的作用,过滤一部分大颗粒杂质;组合式滤芯的过滤膜元由不同孔径的过滤膜组成,各过滤膜的孔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小,这种渐变孔径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分层过滤,由粗到细,梯度式完成整个流体的过滤,而且这种结构属于深层过滤芯折叠式构造,过滤膜过滤面积大,纳污能力强,流通量大,从而减少运行压差,减少污染物堵塞,延长更换周期,提高使用寿命;本技术能有效去除流动液体中悬浮物、微粒、铁锈等杂质,颗粒在滤芯孔道中发生架桥现象,使小于孔道的颗粒也能被拦截,有效过滤精度在99%以上,且具有较宽的过滤精度,本技术中滤芯的过滤公称精度范围可从0.1μm至100μm。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效复合式滤芯,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骨架、聚丙烯无纺布保护膜、组合式滤芯的过滤膜元、聚丙烯网格布支撑层和外骨架,所述内骨架包括PP熔喷和碳纤维从而形成进水侧承压区,所述内骨架上缠绕有PP线从而形成预过滤区;所述聚丙烯无纺布保护膜、组合式滤芯的过滤膜元、聚丙烯网格布支撑层形成有效过滤区,所述组合式滤芯的过滤膜元由不同孔径的过滤膜组成,各所述过滤膜的孔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小;所述外骨架为折叠滤芯膜壳从而形成出水侧承压区。作为优选方案,所述PP熔喷由聚丙烯超细纤维热熔缠结制成,所述聚丙烯超细纤维在空间随机形成三维微孔结构,所述三维微孔的孔径沿滤液流向呈梯度分布。作为优选方案,所述PP线为带绒毛的粗纱,所述PP线逐层交叉卷绕在内骨架上形成菱形孔,各所述菱形孔内外贯通形成菱形孔通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菱形孔从内向外逐渐变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菱形孔通道呈弯曲散射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聚丙烯网格布支撑层为卷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内骨架上缠绕有PP线从而形成预过滤区,主要预起到预过滤的作用,过滤一部分大颗粒杂质;组合式滤芯的过滤膜元由不同孔径的过滤膜组成,各过滤膜的孔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小,这种渐变孔径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分层过滤,由粗到细,梯度式完成整个流体的过滤,而且这种结构属于深层过滤芯折叠式构造,过滤膜过滤面积大,纳污能力强,流通量大,从而减少运行压差,减少污染物堵塞,延长更换周期,提高使用寿命;本技术能有效去除流动液体中悬浮物、微粒、铁锈等杂质,颗粒在滤芯孔道中发生架桥现象,使小于孔道的颗粒也能被拦截,有效过滤精度在99%以上,且具有较宽的过滤精度,本技术中滤芯的过滤公称精度范围可从0.1μm至100μm,滤膜不受进料压力波动而影响过滤精度,同时有效过滤层不受反洗时压力冲击影响;外骨架增加了滤芯的机械强度,包裹里面的过滤层,使其定型,不会移动,保证过滤效果,增加滤芯反洗的耐压能力,保护滤芯内部的支撑导流层免受流体的直接冲击;PP熔喷在空间随机形成三维微孔结构,三维微孔的孔径沿滤液流向呈梯度分布,纳污量大,可进一步截留来自预过滤区的微小粒径的杂质;PP线逐层交叉卷绕在内骨架上形成弯曲散射状的菱形孔道,增加液体在滤芯内的流程,提高了过滤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PP熔喷,2、碳纤维,3、PP线,4、聚丙烯无纺布保护膜,5、组合式滤芯的过滤膜元,6、聚丙烯网格布支撑层,7、折叠滤芯膜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效复合式滤芯,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骨架、聚丙烯无纺布保护膜(4)、组合式滤芯的过滤膜元(5)、聚丙烯网格布支撑层(6)和外骨架,所述内骨架包括PP熔喷(1)和碳纤维(2)从而形成进水侧承压区,所述内骨架上缠绕有PP线(3)从而形成预过滤区;所述聚丙烯无纺布保护膜(4)、组合式滤芯的过滤膜元(5)、聚丙烯网格布支撑层(6)形成有效过滤区,所述组合式滤芯的过滤膜元(5)由不同孔径的过滤膜组成,各所述过滤膜的孔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小;所述外骨架为折叠滤芯膜壳(7)从而形成出水侧承压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效复合式滤芯,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骨架、聚丙烯无纺布保护膜(4)、组合式滤芯的过滤膜元(5)、聚丙烯网格布支撑层(6)和外骨架,所述内骨架包括PP熔喷(1)和碳纤维(2)从而形成进水侧承压区,所述内骨架上缠绕有PP线(3)从而形成预过滤区;所述聚丙烯无纺布保护膜(4)、组合式滤芯的过滤膜元(5)、聚丙烯网格布支撑层(6)形成有效过滤区,所述组合式滤芯的过滤膜元(5)由不同孔径的过滤膜组成,各所述过滤膜的孔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小;所述外骨架为折叠滤芯膜壳(7)从而形成出水侧承压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效复合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PP熔喷(1)由聚丙烯超细纤维热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士圣朱忠贤高欣曹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国能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