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膜、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该复合膜的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294162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膜,该复合膜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包含含有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单体的第一共聚物,其中第一共聚物包含至少35摩尔%的偏二氟乙烯单体单元。第二层设置在第一层上,并且包含第二共聚物,该第二共聚物包含50重量%至83重量%的乙烯单体单元以及至少17重量%的由式(I)表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复合膜、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该复合膜的制品
本公开广义地涉及包括含氟聚合物层的复合膜。
技术介绍
含氟聚合物膜例如由于其户外耐久性、耐火性、耐化学品性、拒水性、耐沾污性和耐涂写性而为可用的。然而,在不采用蚀刻处理或粘附促进剂的情况下,含氟聚合物可能难以粘附到许多聚合物。仍然需要用于将含氟聚合物膜粘附到非氟化聚合物膜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有利的是,本专利技术人已发现,具有设置在乙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层上并粘结到其的含氟聚合物层的复合膜良好地粘结到许多聚合物,从而提供了将含氟聚合物粘结到非氟化聚合物的途径。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复合膜,该复合膜包括:第一层,该第一层包含含有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单体的第一共聚物,其中第一共聚物包含至少15摩尔%的偏二氟乙烯单体单元;以及第二层,该第二层设置在第一层上,其中第二层包含第二共聚物,该第二共聚物包含50重量%至83重量%的乙烯单体单元(即,-CH2CH2-)以及至少17重量%的由下式表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单元:其中R1为H或甲基,并且每个R2独立地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根据本公开的复合膜可结合在各种制品中。因此,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热密封保护性制品,该可热密封保护性制品包括管或小袋形式的根据本公开的复合膜,其中在将可热密封保护性制品热密封到其自身时,由复合膜和至少一个经热密封的粘结部所界定的体积被包封。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制品,该制品包括设置在任选的经热密封的根据本公开的可热密封保护性制品内的基材。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制备复合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共挤出:第一层,该第一层包含含有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单体的第一共聚物,其中第一共聚物包含至少15摩尔%的偏二氟乙烯单体单元;以及第二层,该第二层与第一层紧密接触,其中第二层包含第二共聚物,该第二共聚物包含50重量%至83重量%的乙烯单体单元以及至少17重量%的由下式表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单元:其中R1为H或甲基,并且每个R2独立地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如本文所用:提及到单体或单体单元混合物时的术语“摩尔%”分别基于所存在的单体或单体单元的总摩尔数来计算。术语“单体单元”是指由单体分子为低聚物或聚合物的结构贡献的最大组成单元;并且术语“偏二氟乙烯”是指化合物H2C=CF2。在考虑具体实施方式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时,将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复合膜100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复合膜200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为根据本公开的可热密封管300的示意性透视图。图4A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制品400的示意性俯视图。图4B为根据本公开的制品400的示意性端视图。图4C为制品400沿线4C-4C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重复使用的参考符号旨在表示本公开的相同或类似的特征结构或元件。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许多落入本公开原理的范围内及符合本公开原理的实质的其它修改形式和实施方案。附图可不按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复合膜100。现在参见图1,复合膜100包括第一层110,该第一层包含含有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单体的第一共聚物,其中第一共聚物包含至少15摩尔%的偏二氟乙烯单体单元。第二层120设置在第一层110上。第二层120包含第二共聚物,该第二共聚物包含50重量%至83重量%的乙烯单体单元以及至少17重量%的由下式表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单元:其中R1为H或甲基,并且每个R2独立地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任选的第三层130与第二层120相对地设置在第一层110上。第三层130包含含有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单体的第三共聚物,其中第三共聚物包含至少50摩尔%的四氟乙烯单体单元、至少15摩尔%的偏二氟乙烯单体单元以及至少5摩尔%的六氟丙烯单体单元。任选的第四层140与第一层110相对地设置在第二层120上。第四层140包含非氟化聚合物。第一层110包含含有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单体的第一共聚物,其中第一共聚物包含至少15摩尔%的偏二氟乙烯单体单元。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共聚物包含15摩尔%至80摩尔%的四氟乙烯单体单元、5摩尔%至17摩尔%的六氟丙烯单体单元以及15摩尔%至50摩尔%的偏二氟乙烯单体单元,其中单体单元的总摩尔量等于10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共聚物包含55摩尔%至80摩尔%的四氟乙烯单体单元、5摩尔%至12摩尔%的六氟丙烯单体单元以及15摩尔%至33摩尔%的偏二氟乙烯单体单元,其中单体单元的总摩尔量等于10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共聚物由四氟乙烯单体单元、六氟丙烯单体单元和偏二氟乙烯单体单元组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共聚物还可包含一种或多种附加单体,诸如例如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全氟(乙基乙烯基醚)以及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在此类情况下,附加单体通常以基于第一共聚物中单体单元的总摩尔数计小于5摩尔%,优选地小于3摩尔%的量存在。包含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例如,如美国专利5,512,225(Fukushi);5,549,948(Blong等人);5,552,199(Blong等人);5,656,121(Fukushi);6,242,548(Duchesne等人);6,489,420(Duchesne等人);以及6,693,152(Kaspar等人)中所述。包含35摩尔%至80摩尔%的四氟乙烯、5摩尔%至17摩尔%的六氟丙烯单体单元和15摩尔%至50摩尔%的偏二氟乙烯单体单元,以及任选地其他全氟化单体(其中单体单元的总摩尔量等于100%)的市售共聚物包括例如以商品名3MDYNEONFLUOROPLASTICTHV购自3M公司(3MCompany)的那些。包含在第一层中的示例性合适的等级包括标识为THV220、THV221、THV310、THV415、THV500、THV610、THV700、THV810、THV815和THV900的那些。第一层可具有任何厚度,但优选地相对较薄,以便使所使用的含氟聚合物的量最小化。例如,第一层可具有0.01微米至0.5毫米或更大的厚度。第二层120包含第二共聚物。第二共聚物可例如通过使包括乙烯单体和由下式表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在内的单体共聚来制备:其中R1为H或甲基,并且每个R2独立地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R2的示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一些优选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共聚物包含17重量%至45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n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包含含有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单体的第一共聚物,其中所述第一共聚物包含至少15摩尔%的偏二氟乙烯单体单元;以及/n第二层,所述第二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层上,其中所述第二层包含第二共聚物,所述第二共聚物包含50重量%至83重量%的乙烯单体单元以及至少17重量%的由下式表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129 US 62/772,8981.一种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
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包含含有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单体的第一共聚物,其中所述第一共聚物包含至少15摩尔%的偏二氟乙烯单体单元;以及
第二层,所述第二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层上,其中所述第二层包含第二共聚物,所述第二共聚物包含50重量%至83重量%的乙烯单体单元以及至少17重量%的由下式表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单元:



其中R1为H或甲基,并且每个R2独立地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中所述第一共聚物包含55摩尔%至80摩尔%的四氟乙烯单体单元、5摩尔%至17摩尔%的六氟丙烯单体单元以及15摩尔%至50摩尔%的偏二氟乙烯单体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物包含50重量%至82重量%的乙烯单体单元以及18重量%至50重量%的丙烯酸甲酯单体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膜,所述复合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层上并与所述第二层相对的第三层,其中所述第三层包含含有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单体的第三共聚物,其中所述第三共聚物包含至少50摩尔%的四氟乙烯单体单元、至少15摩尔%的偏二氟乙烯单体单元以及至少5摩尔%的六氟丙烯单体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膜,其中所述第三共聚物包含70摩尔%至80摩尔%的四氟乙烯单体单元、15摩尔%至20摩尔%的偏二氟乙烯单体单元以及5摩尔%至9摩尔%的六氟丙烯单体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膜,所述复合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层上并与所述第一层相对的第四层,其中所述第四层包含非氟化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膜,其中所述第四层为压敏粘合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膜,所述复合膜还包括第五层、第六层和第七层,其中:
所述第五层与所述第二层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四层上,其中所述第五层包含第五共聚物,所述第五共聚物包含50重量%至83重量%的乙烯单体单元以及至少17重量%的由下式表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单元:



其中R1为H或甲基,并且每个R2独立地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
所述第六层与所述第四层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五层上,其中所述第六层包含含有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单体的第六共聚物,其中所述第六共聚物包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蒂莫西·J·赫布林克杰弗里·O·艾姆斯兰德卡特林·M·勒尼克泽克雅各布·D·扬达林·H·李克里斯·R·比克霍尔茨周金盛吴平凡德里克·J·德纳克里斯托弗·J·罗特尔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