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47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7
本夹具装置包括:夹具单元,其能转变为打开形态和闭合形态;动力传递构件,其用于操作所述夹具单元;连接构件,其用于使所述夹具单元和所述动力传递构件接合;以及释放机构,其用于使所述夹具单元与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接合解除,通过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使所述连接构件移动而与所述释放机构抵接,解除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与所述夹具单元的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医疗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处置体内的目标组织的医疗设备(更详细而言是结扎装置,再详细而言是夹具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对形成于组织的开口、血管等进行结扎,使用经由内窥镜的通道导入到患者体内的医疗设备。作为这样的医疗设备,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具有夹具单元和处置器具主体。夹具单元具有夹具主体、压管以及螺旋弹簧。夹具主体具有由第一臂和第二臂构成的臂构件。臂构件在自然状态下在第一臂的顶端和第二臂的顶端之间隔开距离地分开。处置器具主体具有外套管、插入部以及操作构件。插入部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外套管内,其具有护套、操作线以及连结构件。连结构件是为了连结夹具主体和操作线而设置的。操作构件安装在插入部的基端侧,其具有操作部主体、滑动件以及断裂机构。滑动件通过接合于操作部主体的狭缝能够相对于操作部主体前进和后退。断裂机构内置于操作部。在对断裂机构作用的拉伸力量达到预定的拉伸强度以上时,断裂机构断裂。采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通过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臂构件朝向目标组织前进,目标组织位于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的间隙。而且,操作者通过一边使用内窥镜观察目标组织的周边一边向基端侧拉动滑动件,能够使第一臂和第二臂闭合,从而把持目标组织。操作者在进一步向基端侧继续牵引操作线时,夹具主体和压管接合,成为把持着目标组织地一体化的结构。在该状态下,在通过操作者进一步向基端侧拉动滑动件而使对断裂机构作用的力量达到预定的拉伸强度以上时,断裂机构断裂。其结果,能够在向操作者告知目标组织被夹具单元把持的状况的同时将夹具单元留置于体内。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57506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中,需要将断裂机构的预定的拉伸强度设定在为了使臂构件闭合而拉回操作线的力量以上。然而,由于在处置较硬的目标组织时把持目标组织时的回弹力变大,因此为了使臂构件闭合所需要的力量也增大。因此,需要将断裂机构的预定的拉伸强度设定得更大。其结果,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的操作性下降。此外,在将夹具单元经由以曲折的状态插入到体内的内窥镜的通道插入到体内时,由于操作线的力量传递性下降,操作者拉回操作线所需要的力量进一步增大。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中,断裂机构的预定的拉伸强度存在显著增大的可能性。其结果,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的操作性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中,在把持不同的物理属性(硬度)的目标组织进行处置的情况下,难以维持较高的把持力和操作性这两者。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设备,该医疗设备对于不同的物理属性(硬度)的目标组织能够在维持较高的把持力和操作性这两者的同时进行处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医疗设备包括:夹具单元,其由一对臂构成,能转变为所述一对臂分开了的打开形态和所述一对臂闭合了的闭合形态;动力传递构件,其用于操作所述夹具单元;连接构件,其用于使所述夹具单元和所述动力传递构件接合;以及释放机构,其用于使所述夹具单元与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接合解除,在所述夹具单元处于所述打开形态时,所述连接构件配置于第一位置,在所述夹具单元处于所述闭合形态时,所述连接构件配置于第二位置,通过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操作,所述连接构件能够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通过利用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使所述连接构件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而与所述释放机构抵接,解除利用所述连接构件进行的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与所述夹具单元的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医疗设备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夹具单元处于所述打开形态时,所述连接构件配置于与所述释放机构分开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二技术方案的医疗设备中,也可以是,所述夹具单元还包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用于限制该夹具单元从所述闭合形态向所述打开形态的转变,在利用所述锁定机构限制了所述夹具单元从所述闭合形态向所述打开形态的所述转变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使所述连接构件进行移动而与所述释放机构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医疗设备中,也可以是,所述释放机构具备护套,该护套具有能够供所述连接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插入的内径,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变形部,其形成为沿与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长度方向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腿,其形成为从所述变形部朝向所述夹具单元侧延伸;以及尾,其形成为从所述变形部朝向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侧延伸,所述夹具单元和所述动力传递构件具有相互接合的接合形态和相互的接合被解除而分开的分开形态,所述连接构件通过所述尾与所述护套的内周面接触,使所述夹具单元和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从所述接合形态向所述分开形态转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技术方案,在上述第四技术方案的医疗设备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构件通过所述尾与所述护套的所述内周面接触,使所述腿向远离所述长度方向轴线的方向进行移动而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五技术方案的医疗设备中,也可以是,所述护套的所述内周面的一部分形成为锥形形状,所述连接构件通过与锥形形状的所述内周面接触,使所述腿向远离所述长度方向轴线的方向进行移动而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技术方案,在上述第四技术方案的医疗设备中,也可以是,所述变形部具有比所述腿和所述尾的刚度低的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技术方案,在上述第四技术方案的医疗设备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构件还包括:第二变形部,其形成为在与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所述长度方向轴线交叉的方向上向与所述变形部相反的一侧延伸;第二腿,其形成为从所述第二变形部朝向所述夹具单元侧延伸;以及第二尾,其形成为从所述第二变形部朝向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侧延伸,所述连接构件通过所述尾和所述第二尾与所述护套的所述内周面接触,使所述腿和所述第二腿向相互分开的方向进行移动而变形,使所述夹具单元和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从所述接合形态向所述分开形态转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技术方案,在上述第八技术方案的医疗设备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构件还包括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形成为筒状,具有与所述护套的形成为锥形形状的所述内周面的最小内径大致相同的外径,通过所述引导构件配置于所述护套内,所述尾和所述第二尾大致同时与所述护套的所述内周面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技术方案,在上述第四技术方案的医疗设备中,也可以是,所述夹具单元还包括:中空的压管,其形成为筒状,供所述一对臂插入;以及弹性构件,其用于使所述一对臂和所述压管接合,在利用所述锁定机构限制了所述夹具单元从所述闭合形态向所述打开形态的所述转变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构件能够进一步弹性变形,在所述夹具单元和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从所述接合形态向所述分开形态转变时,利用所述弹性构件的弹性力使所述夹具单元沿着所述长度方向轴线自所述动力传递构件分开。根据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设备,其中,/n该医疗设备包括:/n夹具单元,其由一对臂构成,能转变为所述一对臂分开了的打开形态和所述一对臂闭合了的闭合形态;/n动力传递构件,其用于操作所述夹具单元;/n连接构件,其用于使所述夹具单元和所述动力传递构件接合;以及/n释放机构,其用于使所述夹具单元与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接合解除,/n在所述夹具单元处于所述打开形态时,所述连接构件配置于第一位置,/n在所述夹具单元处于所述闭合形态时,所述连接构件配置于第二位置,/n通过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操作,所述连接构件能够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n通过利用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使所述连接构件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而与所述释放机构抵接,解除利用所述连接构件进行的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与所述夹具单元的接合。/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医疗设备,其中,
该医疗设备包括:
夹具单元,其由一对臂构成,能转变为所述一对臂分开了的打开形态和所述一对臂闭合了的闭合形态;
动力传递构件,其用于操作所述夹具单元;
连接构件,其用于使所述夹具单元和所述动力传递构件接合;以及
释放机构,其用于使所述夹具单元与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接合解除,
在所述夹具单元处于所述打开形态时,所述连接构件配置于第一位置,
在所述夹具单元处于所述闭合形态时,所述连接构件配置于第二位置,
通过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操作,所述连接构件能够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通过利用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使所述连接构件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而与所述释放机构抵接,解除利用所述连接构件进行的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与所述夹具单元的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中,
在所述夹具单元处于所述打开形态时,所述连接构件配置于与所述释放机构分开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设备,其中,
所述夹具单元还包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用于限制该夹具单元从所述闭合形态向所述打开形态的转变,
在利用所述锁定机构限制了所述夹具单元从所述闭合形态向所述打开形态的所述转变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使所述连接构件进行移动而与所述释放机构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中,
所述释放机构具备护套,该护套具有能够供所述连接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插入的内径,
所述连接构件包括:
变形部,其形成为沿与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长度方向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
腿,其形成为从所述变形部朝向所述夹具单元侧延伸;以及
尾,其形成为从所述变形部朝向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侧延伸,
所述夹具单元和所述动力传递构件具有相互接合的接合形态和相互的接合被解除而分开的分开形态,
所述连接构件通过所述尾与所述护套的内周面接触,使所述夹具单元和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从所述接合形态向所述分开形态转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设备,其中,
所述连接构件通过所述尾与所述护套的所述内周面接触,使所述腿向远离所述长度方向轴线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井利博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