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采集看护器和监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143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6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看护器和监护系统。图像采集看护器包括:底座,内部设有第一电路板;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采集器,所述采集器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转动结构转动连接;所述采集器内部设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采集器的内壁上设有束线结构,所述束线结构包括贯穿的束线孔,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束线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本公开方案通过束线结构对连接线进行约束,从而在采集器相对于底座转动过程中,避免连接线发生摆动与内部结构产生干涉,降低连接线损坏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采集看护器和监护系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图像采集看护器和监护系统。
技术介绍
家用儿童监护器作为家庭安全防护系统,通常包括看护器(孩子端)和显示器(父母端),两者通过无线网络建立通信连接。例如在孩子的房间中放置看护器,父母即可通过手持式的显示器随时远程监护到孩子的安全。相关技术中,看护器为了实现全场景的图像采集,往往需要包括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转动,看护器在长时间使用情况下,内部连接线容易发生干涉甚至损坏,影响看护器正常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提高看护器的使用稳定性,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看护器和监护系统。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看护器,包括:底座,内部设有第一电路板;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采集器,所述采集器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转动结构转动连接;所述采集器内部设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采集器的内壁上设有束线结构,所述束线结构包括贯穿的束线孔,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束线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器包括前壳组件和后壳,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束线结构设于所述后壳的内侧壁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背离所述后壳的一侧中部开设有镜头孔;镜头模组,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所述镜头模组的镜头位于所述镜头孔,所述镜头模组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以及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通过第二转动结构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动结构的转动平面与所述第一转动结构的转动平面垂直,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所述镜头孔的一侧开设有避让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转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其中之一的第二转轴,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其中另一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轴孔转动连接;第二电机,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采集器的第一转轴,和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轴孔转动连接;第一电机,固设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采集器的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以驱使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结构与所述采集器的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设于所述底座内,且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固定连接;和第二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动结构还包括:转动轴承,固设于所述第一轴孔中,且内圈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看护器,还包括: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固设于所述采集器的外侧壁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看护器,还包括:天线,固设于所述采集器内,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触控组件,固设于所述底座的侧壁上,所述触控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拾音器,固设于所述采集器内,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以及扬声器,固设于所述底座内,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对应于所述扬声器的位置开设有若干扬声孔。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监护系统,包括:根据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图像采集看护器;和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看护器可通信连接。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图像采集看护器,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采集器,底座和采集器通过第一转动结构转动连接,且底座内的第一电路板与采集器内的第二电路板通过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采集器的内壁上设有束线结构,束线结构包括贯穿的束线孔,连接线穿过束线孔两端分别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连接。通过束线结构对连接线进行约束,从而在采集器相对于底座转动过程中,避免连接线发生摆动与内部结构产生干涉,降低连接线损坏风险,提高看护器的运行稳定性。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图像采集看护器,采集器包括前壳组件和后壳,束线结构设于后壳的内侧壁上,从而连接线通过后壳上的束线结构置于后壳位置,由于采集器内部结构集中于前壳组件,因此可进一步降低连接线与内部结构产生干涉的风险,提高看护器的运行稳定性。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图像采集看护器,前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镜头模组,镜头模组固设于第一壳体中,第二壳体通过第二转动结构与第一壳体转动连接,且第二转动结构的转动平面与第一转动结构的转动平面垂直,从而第一壳体的镜头模组即可通过第一转动结构和第二转动结构实现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转动,实现图像的全景采集,避免出现采集盲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看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看护器的采集器的爆炸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看护器的底座的爆炸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后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采集器;110-第一壳体;111-镜头孔;112-密封圈;113-装配位;120-第二壳体;121-避让孔;130-后壳;131-束线结构;132-束线孔;140-装饰件;150-镜头模组;151-镜头;152-控制板;153-灯板;160-第二电路板;170-第二电机;180-拾音器;200-底座;210-外壳;211-第一轴孔;212-转动轴承;220-底壳;221-脚垫;230-第一电机;241-第一齿轮;242-第二齿轮;250-第一电路板;260-扬声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公开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家庭监护系统通常可用于对家庭人员的远程监控,例如父母远程对宝宝房的宝宝进行监护、子女远程对生病卧床的父母进行监护、父母远程对学龄儿童学习情况监护等。在这些场景下,监护系统需要包括设于被监护人房间的看护器和设于监护人身边的显示器,看护器和显示器通信连接,从而监护人可以监护到被监护人的安全。相关技术中,看护器往往为设于被监护人房间的图像采集设备,其包括底座和摄像头两部分,两者内部的电路部分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采集看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内部设有第一电路板;和/n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采集器,所述采集器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转动结构转动连接;所述采集器内部设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n其中,所述采集器的内壁上设有束线结构,所述束线结构包括贯穿的束线孔,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束线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采集看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内部设有第一电路板;和
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采集器,所述采集器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转动结构转动连接;所述采集器内部设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采集器的内壁上设有束线结构,所述束线结构包括贯穿的束线孔,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束线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看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器包括前壳组件和后壳,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束线结构设于所述后壳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看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组件包括:
第一壳体,背离所述后壳的一侧中部开设有镜头孔;
镜头模组,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所述镜头模组的镜头位于所述镜头孔,所述镜头模组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以及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通过第二转动结构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动结构的转动平面与所述第一转动结构的转动平面垂直,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所述镜头孔的一侧开设有避让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看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结构包括:
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其中之一的第二转轴,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其中另一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轴孔转动连接;
第二电机,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看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占闫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