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摄像头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143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摄像头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架主体和底座,防护架主体呈倒“U”型结构,底座固定安装在防护架主体的两个竖直端下方处,防护架主体的两个竖直端内壁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底座的内侧安装有轴连装置,轴连装置用于将防护架主体与摄像头的转轴连接,使防护架主体可以与摄像头的转动而转动;底座的外侧设置有承重架,承重架上开设有滑槽,底座的外壁安装有限位承载滑柱,限位承载滑柱卡合在滑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摄像头防护,该装置在对摄像头进行防护时,可以跟随摄像头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该装置对摄像头的防护效果更好,且该装置在防护时对摄像头散热的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摄像头用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摄像头
,具体是一种智能摄像头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摄像头是一种视频输入设备,属闭路电视的一种,被广泛的运用于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及实时监控等方面,摄像头一般具有视频摄影、传播和静态图像捕捉等基本功能,是借由镜头采集图像后,由摄像头内的感光组件电路及控制组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转换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借由并行端口、USB连接,输入到计算机后由软件再进行图像还原,从而形成画面;而智能摄像头用防护装置是一种用于对摄像头进行防护的装置,然而现有的防护装置结构简单,在对摄像头防护的同时会影响到摄像头的散热,且防护的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摄像头用防护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摄像头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架主体和底座,所述防护架主体呈倒“U”型结构,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架主体的两个竖直端下方处,所述防护架主体的两个竖直端内壁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底座的内侧安装有轴连装置,所述轴连装置用于将防护架主体与摄像头的转轴连接,使所述防护架主体可以与摄像头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承重架,所述承重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的外壁安装有限位承载滑柱,所述限位承载滑柱卡合在所述滑槽内。优选的,所述防护架主体的两个竖直端上方处设置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采用倾斜结构,所述防护架主体的两个竖直端外壁位于所述遮雨板下方处嵌设有网架板。优选的,所述轴连装置包括套轴和套筒,所述套轴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底座的内壁,所述套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套接在所述套筒内,所述活动板可以在所述套筒内滑动。优选的,所述套轴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套筒外部,所述套筒的竖横截面采用多边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承重架采用圆弧形结构,所述承重架的圆弧圆心与所述轴连装置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承重架的外壁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板。优选的,所述限位承载滑柱的内部嵌设有滚珠,所述滚珠可以在所述限位承载滑柱内进行滚动。优选的,所述底座采用倒“L”型结构。优选的,所述承重架共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两个,同一组的两个所述承重架关于所述防护架主体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本技术中,防护架主体呈“U”型结构半包裹状覆盖在摄像头的上方,对摄像头进行保护,且防护架主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透气孔,防护架主体的两个竖直端外壁位于遮雨板下方处嵌设有网架板,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在对摄像头进行防护的同时降低对摄像头散热的影响;本技术中,防护架主体的下方设置底座,而底座的内侧安装有轴连装置,轴连装置用于将防护架主体与摄像头的转轴连接,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对摄像头进行防护时,可以跟随摄像头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该装置对摄像头的防护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区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轴连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防护架主体;2、网架板;3、遮雨板;4、承重架;5、限位承载滑柱;6、底座;7、透气孔;8、轴连装置;81、套轴;82、弹簧;83、活动板;84、套筒;9、固定板;10、滑槽;11、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智能摄像头用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智能摄像头用防护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智能摄像头用防护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防护架主体1和底座6,防护架主体1呈倒“U”型结构,底座6固定安装在防护架主体1的两个竖直端下方处,防护架主体1的两个竖直端内壁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7。防护架主体1的两个竖直端上方处设置有遮雨板3,遮雨板3采用倾斜结构,防护架主体1的两个竖直端外壁位于遮雨板3下方处嵌设有网架板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在使用时,防护架主体1呈半包裹状覆盖在摄像头的上方,对摄像头进行保护,而防护架主体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透气孔7,且防护架主体1的两个竖直端上方处设置有遮雨板3,遮雨板3采用倾斜结构,防护架主体1的两个竖直端外壁位于遮雨板3下方处嵌设有网架板2,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在对摄像头进行防护的同时降低对摄像头散热的影响。实施例2: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智能摄像头用防护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底座6的内侧安装有轴连装置8,轴连装置8用于将防护架主体1与摄像头的转轴连接,使防护架主体1可以与摄像头的转动而转动;底座6的外侧设置有承重架4,承重架4上开设有滑槽10,底座6的外壁安装有限位承载滑柱5,限位承载滑柱5卡合在滑槽10内。轴连装置8包括套轴81和套筒84,套轴81的一端焊接在底座6的内壁,套轴81的另一端安装有活动板83,活动板83套接在套筒84内,活动板83可以在套筒84内滑动。套轴81上套接有弹簧82,弹簧82位于套筒84外部,套筒84的竖横截面采用多边形结构。承重架4采用圆弧形结构,承重架4的圆弧圆心与轴连装置8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上,承重架4的外壁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板9。限位承载滑柱5的内部嵌设有滚珠11,滚珠11可以在限位承载滑柱5内进行滚动。底座6采用倒“L”型结构。承重架4共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两个,同一组的两个承重架4关于防护架主体1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轴连装置8将该将防护架主体1与摄像头的转轴连接,使防护架主体1可以与摄像头的转动而转动,具体的安装方式为,首先拉动套筒84,使套筒84压缩弹簧82,直至摄像头的转轴可以位于两个套筒84之间时,将摄像头的转轴放置于两个套筒84之间时,释放套筒84,通过弹簧82的弹力作用即可使套筒84套在摄像头的转轴上,最后通过固定板9将四个承重架4固定在摄像头周围的载体上即可,完成该装置的安装,当防护装置受到外力撞击时,会将撞击力通过承重架4传导至摄像头周围的载体上,而不会影响到摄像头,实现对摄像头的保护。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摄像头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架主体(1)和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主体(1)呈倒“U”型结构,所述底座(6)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架主体(1)的两个竖直端下方处,所述防护架主体(1)的两个竖直端内壁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7);/n所述底座(6)的内侧安装有轴连装置(8),所述轴连装置(8)用于将防护架主体(1)与摄像头的转轴连接,使所述防护架主体(1)可以与摄像头的转动而转动;/n所述底座(6)的外侧设置有承重架(4),所述承重架(4)上开设有滑槽(10),所述底座(6)的外壁安装有限位承载滑柱(5),所述限位承载滑柱(5)卡合在所述滑槽(1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摄像头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架主体(1)和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主体(1)呈倒“U”型结构,所述底座(6)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架主体(1)的两个竖直端下方处,所述防护架主体(1)的两个竖直端内壁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7);
所述底座(6)的内侧安装有轴连装置(8),所述轴连装置(8)用于将防护架主体(1)与摄像头的转轴连接,使所述防护架主体(1)可以与摄像头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底座(6)的外侧设置有承重架(4),所述承重架(4)上开设有滑槽(10),所述底座(6)的外壁安装有限位承载滑柱(5),所述限位承载滑柱(5)卡合在所述滑槽(1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摄像头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主体(1)的两个竖直端上方处设置有遮雨板(3),所述遮雨板(3)采用倾斜结构,所述防护架主体(1)的两个竖直端外壁位于所述遮雨板(3)下方处嵌设有网架板(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摄像头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连装置(8)包括套轴(81)和套筒(84),所述套轴(81)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底座(6)的内壁,所述套轴(81)的另一端安装有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聪杨洋王尧陈哲庞海天樊小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江行联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