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斜仪电缆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131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斜仪电缆引导装置,包括覆盖于导管上端面的定位件以及滑轮机构;其中所述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有盖板以及成型于盖板下表面并与导管连接的插接部,所述盖板上开有用于引导测斜仪电缆的导孔,所述定位件由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铰接构成,并且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的分界线分割所述导孔;所述的滑轮机构包括有一对支架、转动连接于该对支架之间的下滑轮以及设置于该对支架之间的上滑轮组件,所述上滑轮组件包括一对与支架滑动配合的升降滑块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滑块之间的上滑轮,所述升降滑块还螺纹连接有用于调节升降滑块升降的竖向丝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斜仪电缆引导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监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测斜仪电缆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测斜管通常安装在穿过不稳定土层至下部稳定地层的垂直钻孔内。使用数字垂直活动测斜仪探头,控制电缆,滑轮装置和读数仪来观测测斜管的变形。第一次观测可以建立起测斜管位移的初始断面。其后的观测会显示当地面发生运动时断面位移的变化。测斜观测时每阁一段间距标记一定要卡在相同位置,每次读数一定要等候电压值稳定才能读数,确保读数准确性。现有的检测手段依靠人手提电缆控制下降的位置,难以准确控制下降高度,并且难以使电缆垂直下放,造成探头的受力偏向一侧影响结果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保障测斜仪的电缆垂直下降防止电缆偏移晃动影响监测准确性,同时便于准确控制检测头下降高度的测斜仪电缆引导装置。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斜仪电缆引导装置,包括覆盖于导管上端面的定位件以及滑轮机构;其中所述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有盖板以及成型于盖板下表面并与导管连接的插接部,所述盖板上开有用于引导测斜仪电缆的导孔,所述定位件由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铰接构成,并且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的分界线分割所述导孔;所述的滑轮机构包括有一对支架、转动连接于该对支架之间的下滑轮以及设置于该对支架之间的上滑轮组件,所述上滑轮组件包括一对与支架滑动配合的升降滑块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滑块之间的上滑轮,所述升降滑块还螺纹连接有用于调节升降滑块升降的竖向丝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测斜仪电缆引导装置,其定位件的导孔可引导电缆垂直牵伸,防止电缆偏移导致检测头在导管内偏移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同时利用滑轮机构上的上滑轮和下滑轮配合可引导电缆垂直提升或下降,同时可便于准确控制检测头下降高度,使检测头可准确采样检测,进一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优选地,所述的下滑轮同轴连接有摇臂以及棘轮,所述棘设置于摇臂以及支架之间,并且在与所述棘轮同侧的支架上枢接有配合所述棘轮的定位机构。利用摇臂可便于监测作业人员转动下滑轮带动电缆提升或下降,而通过棘轮和定位机构配合可实现对下滑轮定位,由于电缆随下滑轮转动同步升降,因此通过定位机构可避免电缆的下降速度过快,便于控制电缆下降至检测高度,同时利用定位机构也可让检测头保持在当前的高度,便于检测记录相关读数。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配合棘轮的球面定位销、与所述球面定位销固定连接的推块、与所述推块滑动配合的套筒以及带动所述推块弹出的复位弹簧;所述推块成型有延伸至套筒的提手部,同时所述套筒外开有与提手部滑动配合的导槽以及锁槽,所述导槽以及锁槽构成L形结构。利用球面定位销与棘轮配合可实现下滑轮对位,同时由于球面定位销可在套筒内伸缩,因此监测作业人员可以较大的力转动摇臂使棘轮带动球面定位销缩入套筒内,而复位弹簧可带动球面定位销自动弹出,通过以上结构可在检测头下降的过程中实现自动定位。当需要提升检测头时,可将推块的提手部推入锁槽内使球面定位销无法顶压棘轮定位,然后转动摇臂可减小提升时的阻力实现快速提升。优选地,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开有与定位件配合的定位槽,当所述定位槽与定位件配合后,所述导孔的轴线与下滑轮相切。利用定位槽可对滑轮机构快速定位,定位后其导孔的轴线与下滑轮相切有利于保持电缆垂直提升或下降。优选地,所述支架上枢接有用于指示电缆刻度的指示针。利用指示针可准确指示电缆上的刻度,从而获知检测头的下降高度。优选地,所述竖向丝杆上端设置有手轮。利用手轮可便于转动竖向丝杆带动升降滑块进行升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滑轮机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滑轮机构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定位机构的侧面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定位机构的俯视图。图6为图3中A-A向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定位件闭合状态下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定位件打开状态下的俯视图。其中,1a-第一组件,1b-第二组件,11-盖板,111-导孔,12-插接部,21-支架,22-下滑轮,231-升降滑块,232-上滑轮,233-竖向丝杆,234-手轮,24-摇臂,25-棘轮,26-定位机构,261-球面定位销,262-推块,263-套筒,2631-导槽,2632-锁槽,264-复位弹簧,265-提手部,27-底板,271-定位槽,28-指示针,3-导管,4-电缆,5-检测头。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测斜仪电缆引导装置,包括覆盖于导管3上端面的定位件以及滑轮机构。在本实施例中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有盖板11以及成型于盖板11下表面并与导管3连接的插接部12,所述盖板11上开有用于引导测斜仪电缆4的导孔111,所述定位件由第一组件1a和第二组件1b铰接构成,并且该第一组件1a和第二组件1b之间的分界线分割所述导孔111。所述的滑轮机构包括有一对支架21、转动连接于该对支架21之间的下滑轮22、设置于该对支架21之间的上滑轮组件、所述支架21上枢接有用于指示电缆4刻度的指示针28。利用指示针28可准确指示电缆4上的刻度,从而获知检测头5的下降高度。所述支架21之间设置有底板27,所述底板27开有与定位件配合的定位槽271,当所述定位槽271与定位件配合后,所述导孔111的轴线与下滑轮22相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滑轮组件包括一对与支架21滑动配合的升降滑块231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滑块231之间的上滑轮232,所述升降滑块231还螺纹连接有用于调节升降滑块231升降的竖向丝杆2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丝杆233上端设置有手轮234,利用手轮234可便于转动竖向丝杆233带动升降滑块231进行升降。通过拧动手轮234可带动竖向丝杆233转动从而调节升降滑块231升降从而调节上滑轮232与下滑轮22之间的间距,使上滑轮232和下滑轮22可配合压紧电缆4,从而使下滑轮22可带动电缆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滑轮22同轴连接有摇臂24以及棘轮25,所述棘轮25设置于摇臂24以及支架21之间,并且在与所述棘轮25同侧的支架21上枢接有配合所述棘轮25的定位机构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26包括有配合棘轮25的球面定位销261、与所述球面定位销261固定连接的推块262、与所述推块262滑动配合的套筒263以及带动所述推块262弹出的复位弹簧264;所述推块262成型有延伸至套筒263的提手部265,同时所述套筒263外开有与提手部265滑动配合的导槽2631以及锁槽2632,所述导槽2631以及锁槽2632构成L形结构。利用球面定位销261与棘轮25配合可实现下滑轮22对位,同时由于球面定位销261可在套筒263内伸缩,因此监测作业人员可以较大的力转动摇臂24使棘轮25带动球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斜仪电缆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于导管(3)上端面的定位件以及滑轮机构;其中所述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有盖板(11)以及成型于盖板(11)下表面并与导管(3)连接的插接部(12),所述盖板(11)上开有用于引导测斜仪电缆(4)的导孔(111),所述定位件由第一组件(1a)和第二组件(1b)铰接构成,并且该第一组件(1a)和第二组件(1b)之间的分界线分割所述导孔(111);所述的滑轮机构包括有一对支架(21)、转动连接于该对支架(21)之间的下滑轮(22)以及设置于该对支架(21)之间的上滑轮组件,所述上滑轮组件包括一对与支架(21)滑动配合的升降滑块(231)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滑块(231)之间的上滑轮(232),所述升降滑块(231)还螺纹连接有用于调节升降滑块(231)升降的竖向丝杆(2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斜仪电缆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于导管(3)上端面的定位件以及滑轮机构;其中所述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有盖板(11)以及成型于盖板(11)下表面并与导管(3)连接的插接部(12),所述盖板(11)上开有用于引导测斜仪电缆(4)的导孔(111),所述定位件由第一组件(1a)和第二组件(1b)铰接构成,并且该第一组件(1a)和第二组件(1b)之间的分界线分割所述导孔(111);所述的滑轮机构包括有一对支架(21)、转动连接于该对支架(21)之间的下滑轮(22)以及设置于该对支架(21)之间的上滑轮组件,所述上滑轮组件包括一对与支架(21)滑动配合的升降滑块(231)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滑块(231)之间的上滑轮(232),所述升降滑块(231)还螺纹连接有用于调节升降滑块(231)升降的竖向丝杆(2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斜仪电缆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滑轮(22)同轴连接有摇臂(24)以及棘轮(25),所述棘轮(25)设置于摇臂(24)以及支架(21)之间,并且在与所述棘轮(25)同侧的支架(21)上枢接有配合所述棘轮(25)的定位机构(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燕于方吴朝虎汪鼎王东宏谢斌张欣洁张作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横琴新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