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系统安装工程管内穿线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0972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内穿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气系统安装工程管内穿线方法,包括套管,导线,导线套,定位圈,磁石套,磁铁,清洁块,所述套管为圆管状,所述导线位于套管的内部,所述导线的外皮较导线的内部分线线段较短,所述导线套位于导线的前端,且导线套套接在导线的内部分线处,所述导线套呈半球状设置,且导线套的平面上开设有凹槽,并与导线的内部的分线进行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导线套对导线上的分线进行封闭处理,再利用凸起的直角刺卡入在导线的外皮上,使导线套完全固定在导线的外皮上,在导线套的球面顶部设有的磁石套和磁铁,使导线套进入套管内部时,即可通过磁性金属对磁铁的吸附,带动导线套和导线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系统安装工程管内穿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内穿线
,具体为一种电气系统安装工程管内穿线方法。
技术介绍
电气配管工程管内穿线是电气系统施工的重要一环,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穿带线、清扫管路、带护口、放线及断线、导线与带线的绑扎、管内穿线、导线连接等。需要把导线或电缆穿入预埋的管道中时,目前施工的习惯方法是先把钢丝穿入管路里,再由钢丝把电线或电缆带出。这种办法在穿越短距离尚可,但是在长距离时比较困难。此外,目前很多施工人员在管内穿线时存在着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造成浪费施工用时,甚至返工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安装工程管内穿线方法,达到在穿线过程中,快速将电线穿入管内,并对管内壁进行清理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系统安装工程管内穿线方法,包括套管,导线,导线套,定位圈,磁石套,磁铁,清洁块,所述套管为圆管状,所述导线位于套管的内部,所述导线的外皮较导线的内部分线线段较短,所述导线套位于导线的前端,且导线套套接在导线的内部分线处,所述导线套呈半球状设置,且导线套的平面上开设有凹槽,并与导线的内部的分线进行贴合,所述导线套的球面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磁石套位于导线套球面顶部的凹槽内,所述磁石套内开设有凹槽,所述磁铁位于磁石套的凹槽内,并通过粘接与磁石套固定连接,使导线套套接在导线的上端,并利用磁铁来使导线套带动导线移动,还包括以下方法:S、剥线:将导线的一端的外皮剥去一节,并保持剥线端面平齐、S、导线套固定:将导线套向套管的剖面端移动,使导线的分线位于导线套的凹槽内、S、清洁块固定:将清洁块套接在导线的外壁上,并保持固定、S、管内穿线:将导线套和导线放入套管内部,并将导线套放置在前端,通过套管另一端的出口处放入磁性金属绳,使磁铁与金属绳进行磁性吸附,当磁性吸附后,拉动金属绳,利用金属绳来动导线套移动,最终带动导线进行移动、S、管道清理:在导线移动过程中,导线上的清洁块即可对套管的内壁进行清理、S、穿线完毕:套管内壁清理结束后,将清洁块从导线上取下,使导线位于套管的内部,完成穿线。优选的,所述导线套的平面上开设的凹槽深度大于导线的分线高于外皮的高度,使导线的分线完全被导线套的凹槽所包裹,使导线套紧贴在导线的外皮侧面上,保持导线套的固定。优选的,所述导线套的凹槽内壁上设有呈圆周阵列状排列的排状直角刺,所述直角刺位于导线的外表面上,通过直角刺挤压导线的外表面,来时导线套固定在导线的外表面上,使其不易脱落。优选的,所述导线的外壁上套接有清洁块,所述清洁块采用棉布材质,棉质材料的清洁块可对套管的内壁清理更加彻底,便于套管内壁的整洁度。优选的,所述导线套的球面底部螺纹安装有环状的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清洗块,使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定位圈在套管内进行支撑,便于对导线套上的凹槽进行定位,通过清洗块,可对套管内壁进行请回处理,防止出现仍有灰尘位于套管内的情况。优选的,所述清洗块的外壁与套管的内壁间隙为单边.-.mm,使定位圈和清洗块在套管中进行移动,不会出现卡死情况。优选的,所述磁石套的外壁上设有螺纹,并与导线套凹槽内壁上的螺纹相配合,所述磁铁的顶部开设有六角形的凹槽,使六角形扳手与磁铁顶部的凹槽相配合,使磁石套从导线套上旋转拧下,便于对导线套上的凹槽进行定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安装工程管内穿线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线套对导线上的分线进行封闭处理,再利用凸起的直角刺卡入在导线的外皮上,使导线套完全固定在导线的外皮上,在导线套的球面顶部设有的磁石套和磁铁,使导线套进入套管内部时,即可通过磁性金属对磁铁的吸附,带动导线套和导线进行移动。(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圈,使定位圈位于套管的内壁,当导线套在直管状的套管内移动时,利用定位圈对导线套的支撑,使导线套球面顶部的螺纹凹槽与车有螺纹的直棒相配合,使直棒与导线套相固定,便于通过直棒直接带动导线和导线套进行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清洁块与导线的配合图。图中:1、套管;2、导线;3、导线套;4、定位圈;5、磁石套;6、磁铁;7、清洁块;301、直角刺;401、清洗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气系统安装工程管内穿线方法,包括套管1,导线2,导线套3,定位圈4,磁石套5,磁铁6,清洁块7,套管1为圆管状,导线2位于套管1的内部,导线2的外皮较导线2的内部分线线段较短,导线套3位于导线2的前端,且导线套3套接在导线2的内部分线处,导线套3呈半球状设置,且导线套3的平面上开设有凹槽,并与导线2的内部的分线进行贴合,导线套3的球面顶部开设有凹槽,磁石套5位于导线套3球面顶部的凹槽内,磁石套5内开设有凹槽,磁铁6位于磁石套5的凹槽内,并通过粘接与磁石套5固定连接,使导线套3套接在导线2的上端,并利用磁铁6来使导线套3带动导线2移动,还包括以下方法:S1、剥线:将导线2的一端的外皮剥去一节,并保持剥线端面平齐、S2、导线套固定:将导线套3向套管1的剖面端移动,使导线2的分线位于导线套3的凹槽内、S3、清洁块固定:将清洁块7套接在导线2的外壁上,并保持固定、S4、管内穿线:将导线套3和导线2放入套管1内部,并将导线套3放置在前端,通过套管1另一端的出口处放入磁性金属绳,使磁铁6与金属绳进行磁性吸附,当磁性吸附后,拉动金属绳,利用金属绳来动导线套3移动,最终带动导线2进行移动、S5、管道清理:在导线2移动过程中,导线2上的清洁块7即可对套管1的内壁进行清理、S6、穿线完毕:套管1内壁清理结束后,将清洁块7从导线2上取下,使导线2位于套管1的内部,完成穿线。导线套3的平面上开设的凹槽深度大于导线2的分线高于外皮的高度,使导线2的分线完全被导线套3的凹槽所包裹,使导线套3紧贴在导线2的外皮侧面上,保持导线套3的固定。导线套3的凹槽内壁上设有呈圆周阵列状排列的排状直角刺301,直角刺301位于导线2的外表面上,通过直角刺301挤压导线2的外表面,来时导线套3固定在导线2的外表面上,使其不易脱落。导线2的外壁上套接有清洁块7,清洁块7采用棉布材质,棉质材料的清洁块7可对套管1的内壁清理更加彻底,便于套管1内壁的整洁度。本实施例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将导线2的一端的外皮剥去一节,并保持剥线端面平齐、将导线套3向套管1的剖面端移动,使导线2的分线位于导线套3的凹槽内、将清洁块7套接在导线2的外壁上,并保持固定、将导线套3和导线2放入套管1内部,并将导线套3放置在前端,通过套管1另一端的出口处放入磁性金属绳,使磁铁6与金属绳进行磁性吸附,当磁性吸附后,拉动金属绳,利用金属绳来动导线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系统安装工程管内穿线方法,包括套管(1),导线(2),导线套(3),定位圈(4),磁石套(5),磁铁(6),清洁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为圆管状,所述导线(2)位于套管(1)的内部,所述导线(2)的外皮较导线(2)的内部分线线段较短,所述导线套(3)位于导线(2)的前端,且导线套(3)套接在导线(2)的内部分线处,所述导线套(3)呈半球状设置,且导线套(3)的平面上开设有凹槽,并与导线(2)的内部的分线进行贴合,所述导线套(3)的球面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磁石套(5)位于导线套(3)球面顶部的凹槽内,所述磁石套(5)内开设有凹槽,所述磁铁(6)位于磁石套(5)的凹槽内,并通过粘接与磁石套(5)固定连接,还包括以下方法:/nS1、剥线:将导线(2)的一端的外皮剥去一节,并保持剥线端面平齐、/nS2、导线套固定:将导线套(3)向套管(1)的剖面端移动,使导线(2)的分线位于导线套(3)的凹槽内、/nS3、清洁块固定:将清洁块(7)套接在导线(2)的外壁上,并保持固定、/nS4、管内穿线:将导线套(3)和导线(2)放入套管(1)内部,并将导线套(3)放置在前端,通过套管(1)另一端的出口处放入磁性金属绳,使磁铁(6)与金属绳进行磁性吸附,当磁性吸附后,拉动金属绳,利用金属绳来动导线套(3)移动,最终带动导线(2)进行移动、/nS5、管道清理:在导线(2)移动过程中,导线(2)上的清洁块(7)即可对套管(1)的内壁进行清理、/nS6、穿线完毕:套管(1)内壁清理结束后,将清洁块(7)从导线(2)上取下,使导线(2)位于套管(1)的内部,完成穿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系统安装工程管内穿线方法,包括套管(1),导线(2),导线套(3),定位圈(4),磁石套(5),磁铁(6),清洁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为圆管状,所述导线(2)位于套管(1)的内部,所述导线(2)的外皮较导线(2)的内部分线线段较短,所述导线套(3)位于导线(2)的前端,且导线套(3)套接在导线(2)的内部分线处,所述导线套(3)呈半球状设置,且导线套(3)的平面上开设有凹槽,并与导线(2)的内部的分线进行贴合,所述导线套(3)的球面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磁石套(5)位于导线套(3)球面顶部的凹槽内,所述磁石套(5)内开设有凹槽,所述磁铁(6)位于磁石套(5)的凹槽内,并通过粘接与磁石套(5)固定连接,还包括以下方法:
S1、剥线:将导线(2)的一端的外皮剥去一节,并保持剥线端面平齐、
S2、导线套固定:将导线套(3)向套管(1)的剖面端移动,使导线(2)的分线位于导线套(3)的凹槽内、
S3、清洁块固定:将清洁块(7)套接在导线(2)的外壁上,并保持固定、
S4、管内穿线:将导线套(3)和导线(2)放入套管(1)内部,并将导线套(3)放置在前端,通过套管(1)另一端的出口处放入磁性金属绳,使磁铁(6)与金属绳进行磁性吸附,当磁性吸附后,拉动金属绳,利用金属绳来动导线套(3)移动,最终带动导线(2)进行移动、
S5、管道清理:在导线(2)移动过程中,导线(2)上的清洁块(7)即可对套管(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云昌唐忠金徐小宾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设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