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墙壁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16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音墙壁开关,所述的静音墙壁开关包括开关功能部,所述的开关功能部包括拨杆、滑动件、以及活动导电件,所述的滑动件分别与所述的拨杆和活动导电件相连接,使得在摆动拨杆时,所述的拨杆的摆动带动所述的滑动件的滑动,所述的滑动件的滑动带动所述的活动导电件摆动,活动导电件上的触点与出线导电件上的触点产生接触状态和分离状态,以切换静音墙壁开关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静音墙壁开关,设计巧妙,稳定牢靠,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降低噪音,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音墙壁开关
本技术涉及五金电气
,尤其涉及一种静音墙壁开关。
技术介绍
墙壁开关是一种安装在墙壁上使用的电气开关,也是一种家居装饰功能用品,主要用来接通和断开电路中使用的照明灯、家用电器等设备。目前,市面上的墙壁开关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翘翘板式;二、刀板式;这两种结构方式都是利用开关跷板拨动拨杆,拨杆通过弹簧或拨咀驱动银桥在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来回转动,实现开关状态切换。在拨杆的切换过程中,活动导电件上的触点和出线导电件上的触点相互接触均是硬性碰撞,从而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在较安静的环境中使用,会显得比较嘈杂,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稳定牢靠、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且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静音墙壁开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静音墙壁开关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的静音墙壁开关包括开关功能部,所述的开关功能部包括拨杆、滑动件、以及活动导电件,所述的滑动件分别与所述的拨杆和活动导电件相连接,使得在摆动拨杆时,所述的拨杆的摆动带动所述的滑动件的滑动,所述的滑动件的滑动带动所述的活动导电件摆动,活动导电件上的触点与出线导电件上的触点产生接触状态和分离状态,以切换静音墙壁开关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较佳地,所述的滑动件具有通孔,所述的拨杆穿过所述的通孔,以实现所述的滑动件和拨杆的连接。较佳地,所述的滑动件具有U型夹,所述的活动导电件具有连接段,通过所述的U型夹的开口,所述的U型夹夹持所述的活动导电件,以实现所述的滑动件和活动导电件的连接。较佳地,所述的开关功能部包括弹片,所述的弹片设置在所述的拨杆的下端的下方,所述的拨杆的下端具有第一尖端,所述的弹片具有第二尖端,通过所述的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的配合,在所述的静音墙壁开关切换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时,实现所述的拨杆的止位。较佳地,所述的开关功能部包括一对出线导电件和进线导电件,所述的一对出线导电件相对设置在所述的进线导电件的上方,所述的活动导电件具有活动触片和与所述的活动触片一体成型的进线铜片,所述的进线铜片与所述的进线导电件相连接,所述的活动导电件上的触点与出线导电件上的触点产生接触状态和分离状态,以切换静音墙壁开关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较佳地,所述的活动导电件为弹性导电件。较佳地,所述的静音墙壁开关包括跷板和边框底板,所述的跷板安装在所述的边框底板上,所述的边框底板具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的开关功能部。较佳地,所述的边框底板上设置软胶垫,使得跷板在按压过程中撞击软胶垫,防止跷板直接撞击边框底板。较佳地,所述的开关功能部包括下壳体和卡接于所述的下壳体的上壳体,所述的下壳体内装配有出线导电件、活动导电件和进线导电件,所述的上壳体上装配有弹片、滑动件、上盖板以及拨杆。本技术的静音墙壁开关,设计巧妙,稳定牢靠,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降低噪音,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静音墙壁开关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静音墙壁开关中开关功能部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静音墙壁开关的第一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静音墙壁开关的第二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静音墙壁开关的简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静音墙壁开关的实施例,其包括跷板1、边框底板3和开关功能部15,所述的跷板1安装在所述的边框底板3上,所述的边框底板3的中央区域具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的开关功能部15。跷板1适于被用户按压而转动,并且卡接固定于开关功能部15和边框底板3上,通过按压跷板1,可以实现开关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以下详细描述本技术的静音墙壁开关中开关功能部15。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开关功能部的实施例,该开关功能部包括拨杆4、上盖板5、上壳体6、一对出线导电件7、活动导电件9、活动导电件上的触点8、进线端子10、滑动件11、下壳体12、弹片13。如图5所示,所述的一对出线导电件7相对设置在所述的进线导电件的上方,进线导电件由进线端子10和进线铜片组成。出线导电件7、活动导电件9和进线端子10装配于下壳体12中,上壳体6卡接于下壳体12上,弹片13、滑动件11、上盖板5以及拨杆4装配于上壳体6上,形成开关功能部15,装配后的剖视图可参见如3~4。如图1和图3~4所示,所述的边框底板3上设置软胶垫2,使得跷板1在按压过程中撞击软胶垫2,防止跷板1直接撞击边框底板3。软胶垫2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于边框底板3上,可以缓冲跷板1撞击边框底板3,降低噪音效果。如图1~5所示,在所述的拨杆4的下端的下方设置弹片13,并且,所述的拨杆4的下端具有第一尖端14,所述的弹片13具有第二尖端19。如图3~5所示,通过所述的第一尖端14和第二尖端19的配合,在所述的静音墙壁开关切换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时,实现所述的拨杆4的止位。具体地,通过按压跷板1,使拨杆4绕旋转轴旋转摆动,摆动角度一般为±4°,拨杆4下端的尖端与弹片13的尖端的三角斜面接触,弹片13的三角斜面对拨杆4起限位作用,从而使跷板处于关闭状态和打开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动件11分别与所述的拨杆4和活动导电件9相连接,具体地,所述的滑动件11具有通孔16,所述的拨杆4穿过所述的通孔16,以实现所述的滑动件11和拨杆4的连接;所述的滑动件11具有U型夹17,所述的活动导电件9具有连接段,通过所述的U型夹17的开口,所述的U型夹17夹持所述的活动导电件9的连接段,以实现所述的滑动件11和活动导电件9的连接。在拨杆4摆动时,所述的拨杆4的摆动会驱动所述的滑动件11向左或则向右滑动,所述的滑动件11的滑动带动所述的活动导电件9向左或向右摆动,活动导电件9上的触点8与出线导电件7上的触点产生接触状态和分离状态,以切换静音墙壁开关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动导电件9具有活动触片和与所述的活动触片一体成型的进线铜片,所述的进线铜片与所述的进线端子10相连接。滑动件11在驱动活动导电件9向左或者向右摆动时,由于活动导电件9自身弹性,起到阻尼作用,避免了传统上动触点和静触点快速分断、硬性碰撞现象,从而降低了噪音,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操作体验,且操作简单,结构紧凑,方便适用。此外,在传统的开关内部,活动触片和进线铜片为两个铜件,活动触片在进线铜片上旋转摆动,硬性碰撞,并且接触处会由于摩擦电损,影响温升测试及相关性能。在本实施例中,将活动触片和进线铜片整合成带有较好弹性的一体化活动导电件9,减少零件的数量,便于制造,降低了成本。活动导电件9可以采用0.3mm弹性较好的铜片,滑动件拨动时产生阻尼效果,减小触点硬性碰撞,降低碰撞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音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音墙壁开关包括开关功能部,所述的开关功能部包括拨杆、滑动件、以及活动导电件,所述的滑动件分别与所述的拨杆和活动导电件相连接,使得在摆动拨杆时,所述的拨杆的摆动带动所述的滑动件的滑动,所述的滑动件的滑动带动所述的活动导电件摆动,活动导电件上的触点与出线导电件上的触点产生接触状态和分离状态,以切换静音墙壁开关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音墙壁开关包括开关功能部,所述的开关功能部包括拨杆、滑动件、以及活动导电件,所述的滑动件分别与所述的拨杆和活动导电件相连接,使得在摆动拨杆时,所述的拨杆的摆动带动所述的滑动件的滑动,所述的滑动件的滑动带动所述的活动导电件摆动,活动导电件上的触点与出线导电件上的触点产生接触状态和分离状态,以切换静音墙壁开关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件具有通孔,所述的拨杆穿过所述的通孔,以实现所述的滑动件和拨杆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件具有U型夹,所述的活动导电件具有连接段,通过所述的U型夹的开口,所述的U型夹夹持所述的活动导电件的连接段,以实现所述的滑动件和活动导电件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功能部包括弹片,所述的弹片设置在所述的拨杆的下端的下方,所述的拨杆的下端具有第一尖端,所述的弹片具有第二尖端,通过所述的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的配合,在所述的静音墙壁开关切换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时,实现所述的拨杆的止位。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剑剑李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蒙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