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前端模块、天线装置及射频前端模块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112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2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射频前端模块内经常发生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射频前端模块、天线装置及射频前端模块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射频前端模块,包括天线开关选择模块、一射频信号发射链路、第一射频信号接收链路及第二射频信号接收链路;其中,所述射频信号发射链路、第一射频信号接收链路及第二射频信号接收链路各自独立的分别连接至第一内围端口、第二内围端口及第三内围端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天线装置及其射频前端模块,提高了彼此之间的隔离度,射频前端电路在同时接收多个射频信号时,不同射频信号之间在天线开关选择模块处的隔离度均比现有技术中的射频前端电路高,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发生信号干扰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频前端模块、天线装置及射频前端模块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领域,尤其指通信终端上的天线装置,进一步涉及到天线装置内的射频前端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通信终端上,其通过内置的天线装置实现其无线通信。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发展与应用,智能设备特别是移动终端中的5G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5G技术中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更大的网络容载能力以及更低的网络延迟等技术优势的实现都需要5G天线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现有天线装置一般均包括基带模块、射频收发模块、射频前端模块和天线链路模块几部分;在移动终端的5G技术的应用中,多进多出(MIMO)成为了较为重要的技术。MIMO是为了极大地提高信道容量,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使用多根天线,在收发之间构成多个信道地天线系统。然而,由于使用多根天线,在其可以采用1TNR方式进行射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但其在同时进行射频信号的接收时,多路射频信号在天线开关选择模块处的隔离度太低,从而导致经常发生信号相互干扰的现象。例如,现有常见的1T2R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天线开关选择模块1000、射频信号复合收发链路及第二射频信号接收链路C,所述天线开关选择模块1000包括开关电路、内围端口及外围端口,开关电路设于所述内围端口及外围端口之间;所述内围端口包括第一内围端口100及第二内围端口200;所述外围端口包括第一外围端口101及第二外围端口102;所述射频信号复合收发链路包括射频信号发射链路A及第一射频信号接收链路B;其中,所述射频信号复合收发链路A包括第一滤波器10、功率放大器11、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2、第一选通开关S1及第二选通开关S2;所述功率放大器11、第一选通开关S1及第一滤波器10形成所述射频信号发射链路A,设于射频信号发射端口TX及第一内围端口100之间;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2、第二选通开关S2及第一滤波器10形成所述第一射频信号接收链路B,设于第一射频信号接收端口RX1及第一内围端口100之间;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接收链路C包括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及第二滤波器20;设于第二射频信号接收端口RX2及第二内围端口200之间;所述第一外围端口101连接第一主天线ANT1;所述第二外围端口102连接第二主天线ANT2。如此,其形成射频信号发射链路A、第一射频信号接收链路B及第二射频信号接收链路C;在天线开关选择模块1000的开关电路中,第一内围端口100分别连接第一外围端口101和第二外围端口102,第二内围端口200连接至第二外围端口102。采用上述结构的射频前端模块,当第一主天线ANT1和第二主天线ANT2同时接收射频信号(同时接收的射频信号可以为相同频段的射频信号,也可以为不同频段的射频信号)时,第二选通开关S2闭合,第一选通开关S1断开,天线开关选择模块1000的第一内围端口100与第一外围端口101连通,由第一主天线ANT1接收的射频信号在通过天线开关选择模块1000的第一外围端口101和第一内围端口100耦合至第一射频信号接收链路B中传输以进行信号接收。天线开关选择模块1000的第二内围端口200与第二外围端口102连通,第二主天线ANT2接收的射频信号在通过天线开关选择模块1000的第二外围端口102和第二内围端口200耦合至第二射频信号接收链路C中传输以进行信号接收时,由于两路射频信号在天线开关选择模块1000处的隔离度太低,从而导致经常发生信号相互干扰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射频前端模块内在同时进行多路射频信号的接收时,多路射频信号在天线开关选择模块处的隔离度太低,从而导致经常发生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射频前端模块、天线装置及射频前端模块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射频前端模块,包括天线开关选择模块、一射频信号发射链路、第一射频信号接收链路及第二射频信号接收链路;所述天线开关选择模块包括内围端口、外围端口及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设于所述内围端口和所述外围端口之间;其中,所述内围端口包括第一内围端口、第二内围端口及第三内围端口;所述外围端口包括第一外围端口及第二外围端口;所述第一内围端口通过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外围端口及所述第二外围端口,所述第二内围端口通过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外围端口;所述第三内围端口通过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外围端口;第一外围端口用于连接第一主天线,所述第二外围端口用于连接第二主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发射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一内围端口,所述第一射频信号接收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二内围端口,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接收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三内围端口。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设于第一内围端口及第一外围端口之间的第一主开关电路,设于所述第一内围端口和第二外围端口之间的第二主开关电路,设于第二内围端口及第一外围端口之间的第一接收开关电路,以及设于第三内围端口及第二外围端口之间的第二接收开关电路。进一步地,所述射频前端模块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接收开关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二接收开关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一主开关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二主开关电路处于断开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开关电路包括第一主开关,所述第一主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内围端口及所述第一外围端口之间;所述第二主开关电路包括第二主开关,所述第二主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内围端口及所述第二外围端口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一下拉开关电路,所述第一下拉开关电路设于第一主开关和所述第一外围端口之间的节点和接地端之间;所述第一下拉开关电路中包括第一下拉开关、第一匹配开关及第一匹配电阻;所述第一下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主开关和所述第一外围端口之间的节点上,所述第一下拉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匹配开关和第一匹配电阻连接,所述第一匹配开关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匹配电阻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主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二下拉开关电路,所述第二下拉开关电路设于第二主开关和所述第二外围端口之间的节点和接地端之间;所述第二下拉开关电路中包括第二下拉开关、第二匹配开关及第二匹配电阻;所述第二下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主开关和所述第二外围端口之间的节点上,所述第二下拉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匹配开关和第二匹配电阻连接,所述第二匹配开关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匹配电阻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收开关电路包括第一接收开关及第三下拉开关,所述第一接收开关设于第二内围端口及第一外围端口之间,所述第三下拉开关设于所述第二内围端口和地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收开关电路包括第二接收开关及第四下拉开关,所述第二接收开关设于第三内围端口及第二外围端口之间,所述第四下拉开关设于所述第三内围端口和地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天线开关选择模块还包括第一扩展外围端口及第二扩展外围端口;所述第一扩展外围端口和第一内围端口之间设有第一扩展开关电路,所述第二扩展外围端口和第一内围端口之间设有第二扩展开关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开关选择模块、一射频信号发射链路、第一射频信号接收链路及第二射频信号接收链路;/n所述天线开关选择模块包括内围端口、外围端口及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设于所述内围端口和所述外围端口之间;其中,所述内围端口包括第一内围端口、第二内围端口及第三内围端口;所述外围端口包括第一外围端口及第二外围端口;所述第一内围端口通过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外围端口及所述第二外围端口,所述第二内围端口通过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外围端口;所述第三内围端口通过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外围端口;第一外围端口用于连接第一主天线,所述第二外围端口用于连接第二主天线;/n其中,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发射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一内围端口,所述第一射频信号接收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二内围端口,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接收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三内围端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开关选择模块、一射频信号发射链路、第一射频信号接收链路及第二射频信号接收链路;
所述天线开关选择模块包括内围端口、外围端口及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设于所述内围端口和所述外围端口之间;其中,所述内围端口包括第一内围端口、第二内围端口及第三内围端口;所述外围端口包括第一外围端口及第二外围端口;所述第一内围端口通过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外围端口及所述第二外围端口,所述第二内围端口通过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外围端口;所述第三内围端口通过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外围端口;第一外围端口用于连接第一主天线,所述第二外围端口用于连接第二主天线;
其中,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发射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一内围端口,所述第一射频信号接收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二内围端口,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接收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三内围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设于第一内围端口及第一外围端口之间的第一主开关电路,设于所述第一内围端口和第二外围端口之间的第二主开关电路,设于第二内围端口及第一外围端口之间的第一接收开关电路,以及设于第三内围端口及第二外围端口之间的第二接收开关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前端模块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接收开关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二接收开关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一主开关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二主开关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开关电路包括第一主开关,所述第一主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内围端口及所述第一外围端口之间;所述第二主开关电路包括第二主开关,所述第二主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内围端口及所述第二外围端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一下拉开关电路,所述第一下拉开关电路设于第一主开关和所述第一外围端口之间的节点和接地端之间;所述第一下拉开关电路中包括第一下拉开关、第一匹配开关及第一匹配电阻;
所述第一下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主开关和所述第一外围端口之间的节点上,所述第一下拉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匹配开关和第一匹配电阻连接,所述第一匹配开关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匹配电阻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
所述第二主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二下拉开关电路,所述第二下拉开关电路设于第二主开关和所述第二外围端口之间的节点和接地端之间;所述第二下拉开关电路包括第一下拉开关、第二匹配开关及第二匹配电阻;
所述第二下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主开关和所述第二外围端口之间的节点上,所述第二下拉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匹配开关和第二匹配电阻连接,所述第二匹配开关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匹配电阻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开关电路包括第一接收开关及第三下拉开关,所述第一接收开关设于第二内围端口及第一外围端口之间,所述第三下拉开关设于所述第二内围端口和地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开关电路包括第二接收开关及第四下拉开关,所述第二接收开关设于第三内围端口及第二外围端口之间,所述第四下拉开关设于所述第三内围端口和地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开关选择模块还包括第一扩展外围端口及第二扩展外围端口;
所述第一扩展外围端口和第一内围端口之间设有第一扩展开关电路,所述第二扩展外围端口和第一内围端口之间设有第二扩展开关电路;
所述第一扩展开关电路包括第一扩展开关及第五下拉开关;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自洁何森航田旭倪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锐石创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