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架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31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53
本申请公开一种射频架构及电子设备,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模组、陷波模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射频收发模组与陷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陷波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一接点与第一天线连接;射频收发模组与第二开关的第二触点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接点与第二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第二开关的接点与第二天线连接;射频收发模组、陷波模块、第一开关以及第一天线形成目标用户识别卡在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路径;射频收发模组、陷波模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二天线形成目标用户识别卡在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架构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射频架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对于双卡设计的电子设备,为了满足多用户识别卡(MultiSubscriberIdentityModule,MSIM),SIM2为了优化掉话率,需要双接收双卡双待(DualReceiveDualSIMDualStandby,DR-DSDS)设计,即SIM2卡在寻呼(Paging)状态需要提供两条接收路径。对于双卡的场景,当SIM1卡工作在LTE制式,或者NSA场景时,SIM1卡的两个天线可以为SIM2卡提供双接收通路,SIM2卡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paging,但是在独立组网(Standalone,SA)场景下,为了满足SIM2双接收通路的寻呼要求,需要额外新增SIM2卡的两条通路,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架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接收双卡双待的系统复杂度较高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模组、陷波模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所述射频收发模组与所述陷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陷波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接点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射频收发模组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接点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作用下,所述射频架构可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射频架构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射频收发模组、所述陷波模块、所述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一天线形成目标用户识别卡在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路径;在所述射频架构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射频收发模组、所述陷波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二天线形成目标用户识别卡在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路径;所述目标用户识别卡为多用户识别卡MSIM模式的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用户识别卡。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射频架构。这样,本申请的上述方案,将目标用户识别卡在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的接收路径合并为一条接收路径,且为所述目标用户识别卡设置两条接收路径,可以选择射频效率较优的一条天线通路作为寻呼通路,能够节省PCB空间,节省针对目标用户识别卡增加额外通路的成本,有效的改进射频架构的复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射频架构的示意图之一;图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射频架构的示意图之二;图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调整陷波模块谐振频率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射频收发模组,2、陷波模块,11、射频接收模块,K1、第一开关,K2、第二开关,K3、第三开关,K4、第四开关,K5、第五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收发模组1、陷波模块2、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一天线T1以及第二天线T2;所述射频收发模组1与所述陷波模块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陷波模块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触点a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接点A与所述第一天线T1连接;所述射频收发模组1与所述第二开关K2的第二触点i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接点B与所述第二开关K2的第一触点h连接,所述第二开关K2的接点H与所述第二天线T2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K1与所述第二开关K2的作用下,所述射频架构可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射频架构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射频收发模组1、所述陷波模块2、所述第一开关K1以及所述第一天线T1形成目标用户识别卡在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路径;在所述射频架构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射频收发模组1、所述陷波模块2、所述第一开关K1、所述第二开关K2以及所述第二天线T2形成目标用户识别卡在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路径;所述目标用户识别卡为多用户识别卡MSIM模式的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用户识别卡。该实施例中,所述射频收发模组1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K1和所述第二开关K2连接,所述射频收发模组1可以通过调整陷波模块2的谐振频率,对干扰信号的频点起到抑制作用。所述射频架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陷波模块2与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触点a连接,所述第一触点a与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接点A连通,从而使所述陷波模块2通过所述第一开关K1与所述第一天线T1连通。在所述射频架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陷波模块2与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触点a连接,所述第一触点a与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接点B连通,所述第二接点B与所述第二开关K2的第一触点h连通,该第一触点h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接点H连通,从而使所述陷波模块2通过所述第一开关K1和所述第二开关K2与所述第二天线T2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触点是指开关的动端触点,接点是指开关的不动端的连接点。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触点a与所述陷波模块2连接,所述陷波模块2与所述射频收发模组1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接点A(即所述第一开关的不动端的第一接点)与第一天线T1连接,则所述射频收发模组1、所述陷波模块2、所述第一开关K1以及所述第一天线T1形成第一接收路径,该第一接收路径为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的接收路径之一;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接点B(即所述第一开关的不动端的第二接点)与所述第二开关K2的第一触点h连接,所述第二开关K2的接点H(即所述第二开关的不动端接点)与第二天线T2连接,则所述射频收发模组1、所述陷波模块2、所述第一开关K1、所述第二开关K2以及所述第二天线T2形成第二接收路径,所述第二接收路径也为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的接收路径。所述第一接收路径和所述第二接收路径均为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的接收路径,即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共用一条接收路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收发模组、陷波模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n所述射频收发模组与所述陷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陷波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接点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n所述射频收发模组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接点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n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作用下,所述射频架构可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射频架构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射频收发模组、所述陷波模块、所述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一天线形成目标用户识别卡在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路径;在所述射频架构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射频收发模组、所述陷波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二天线形成目标用户识别卡在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路径;/n所述目标用户识别卡为多用户识别卡MSIM模式的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用户识别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收发模组、陷波模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
所述射频收发模组与所述陷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陷波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接点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
所述射频收发模组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接点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作用下,所述射频架构可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射频架构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射频收发模组、所述陷波模块、所述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一天线形成目标用户识别卡在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路径;在所述射频架构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射频收发模组、所述陷波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二天线形成目标用户识别卡在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路径;
所述目标用户识别卡为多用户识别卡MSIM模式的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用户识别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收发模组包括:射频接收模块以及与所述射频接收模块连接的低噪声放大器;
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与所述陷波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架构还包括第三开关和第三天线;
所述射频收发模组与所述第三开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伟韦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