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方法、充电管理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102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方法、充电管理装置及系统,特别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的技术方案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协同充电指令,通过第一充电方式对电池的第一充电区域进行充电,通过第二充电方式对电池的第二充电区域进行充电,从而可以在不使用快充的方式下有效缩短充电时间,提升了电池的充电效率,而且不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方法、充电管理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方法、充电管理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主流的充电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有线充电,另一种是无线充电。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充电方式进行充电,通过提高充电倍率等方式进行快充时,受电池硬件性能影响,缩短的充电时长有限,对充电效率的提升效果有限。而且,快充方式可能会对电池造成一定损害,从而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充电管理装置及系统,以解决快充方式对充电效率的提升有限,而且会对电池使用寿命造成影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方法,该充电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协同充电指令;通过第一充电方式对电池的第一充电区域进行充电;通过第二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的第二充电区域进行充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充电方式为有线充电方式,所述第二充电方式为无线充电方式。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用户发送的协同充电指令之后,所述通过第一充电方式对电池的第一充电区域进行充电之前,还包括:断开所述第一充电区域与所述第二充电区域之间的连接链路;建立所述第一充电区域的第一充电闭合链路;建立所述第二充电区域的第二充电闭合链路。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第一充电方式对电池的第一充电区域进行充电,包括:启动所述第一充电区域对应的第一充电控制单元,以供所述第一充电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充电闭合链路对所述第一充电区域进行充电。进一步地,所述启动所述第一充电区域对应的第一充电控制单元,以供所述第一充电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充电闭合链路对所述第一充电区域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充电区域的工作参数进行监控;在所述第一充电区域的工作参数超出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用户发送第一提醒消息。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第二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的第二充电区域进行充电,包括:启动所述第二充电区域对应的第二充电控制单元,以供所述第二充电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二充电闭合链路对所述第二充电区域进行充电。进一步地,所述启动所述第二充电区域对应的第二充电控制单元,以供所述第二充电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二充电闭合链路对所述第二充电区域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第二充电区域的工作参数进行监控;在所述第二充电区域的工作参数超出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用户发送第二提醒消息。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第二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的第二充电区域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响应充电完成指令,断开所述第一充电区域的所述第一充电闭合链路以及所述第二充电区域的所述第二充电闭合链路;恢复所述第一充电区域与所述第二充电区域之间的连接链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充电管理装置,该充电管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协同充电指令;第一充电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充电方式对电池的第一充电区域进行充电;第二充电模块,用于通过第二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的第二充电区域进行充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充电管理系统,该充电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和充电管理装置;所述电池包括第一充电区域和第二充电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区域支持第一充电方式,所述第二充电区域支持第二充电方式;所述充电管理装置用于采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方法,接收用户发送的协同充电指令,通过第一充电方式对电池的第一充电区域进行充电,通过第二充电方式对电池的第二充电区域进行充电,从而可以在不使用快充的方式下有效缩短充电时间,提升了电池的充电效率,而且不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组成方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组成方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充电管理装置的组成方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充电管理系统的组成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能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加,能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得以飞速发展。新能源电池作为影响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针对新能源电池的充电方式主要包括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但是,通常只能采用一种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导致充电时间较长,而缩短充电时长的主要途径是以提高充电倍率等方法进行快充。但是,受电池硬件性能影响,通过快充方式缩短的充电时间有限,且快充方式可能会对电池造成一定损害,从而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充电管理装置及系统,在电池内部划分不同的充电区域,以各个充电区域所支持的充电方式并行对其进行充电,从而在保障电池性能的情况下缩短了充电时长,提高了充电效率。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接收用户发送的协同充电指令。其中,协同充电指令是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充电方式同时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指令。步骤S102,通过第一充电方式对电池的第一充电区域进行充电。步骤S103,通过第二充电方式对电池的第二充电区域进行充电。其中,第一充电区域是电池内支持第一充电方式的区域,第二充电区域是电池内支持第二充电方式的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充电方式为有线充电方式,第二充电方式为无线充电方式,其中,无线充电方式包括基于电磁感应、磁场共振、无线电波和电场耦合等技术的无线充电方式。现有的充电方式通常为单一充电模式,即同一时间只支持有线充电或者无线充电中的一种方式,无法同时基于两种方式对同一电池进行充电。用户若想缩短充电时长,只能通过快充等可能损害电池性能的充电方式来实现。本申请中,将电池的充电区域划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第一充电区域和第二充电区域。在常规状态下,电池内的第一充电区域和第二充电区域之间保持连接链路,电池内部是一个较大的闭合充电链路,基于该链路进行充电或者对外提供电能。在接收到协同充电指令进入协同充电状态之后,电池内第一充电区域和第二充电区域之间的连接链路断开,并分别建立每个充电区域自身的闭合充电链路,然后通过第一充电方式和第二充电方式同时对所支持的充电区域进行充电,从而可以在不使用快充等损害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用户发送的协同充电指令;/n通过第一充电方式对电池的第一充电区域进行充电;/n通过第二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的第二充电区域进行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协同充电指令;
通过第一充电方式对电池的第一充电区域进行充电;
通过第二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的第二充电区域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方式为有线充电方式,所述第二充电方式为无线充电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发送的协同充电指令之后,所述通过第一充电方式对电池的第一充电区域进行充电之前,还包括:
断开所述第一充电区域与所述第二充电区域之间的连接链路;
建立所述第一充电区域的第一充电闭合链路;
建立所述第二充电区域的第二充电闭合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充电方式对电池的第一充电区域进行充电,包括:
启动所述第一充电区域对应的第一充电控制单元,以供所述第一充电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充电闭合链路对所述第一充电区域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所述第一充电区域对应的第一充电控制单元,以供所述第一充电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充电闭合链路对所述第一充电区域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充电区域的工作参数进行监控;
在所述第一充电区域的工作参数超出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用户发送第一提醒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二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的第二充电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雨徐雷马书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