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086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8
本公开提供的显示基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基板,该衬底基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至少位于第一显示区一侧的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被配置为安装摄像模组;多个发光器件,在衬底基板上呈阵列排布;多个发光器件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位于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在第一显示区的密度小于或等于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在第二显示区的密度;多个环境光感应器,位于多个发光器件所在层与衬底基板之间,多个环境光感应器设置于第一显示区,且多个环境光感应器位于至少部分第一发光器件的下方,环境光感应器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且大于对应第一发光器件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基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不仅要求手机的外形美观,还需兼顾给手机使用者带来更出色的视觉体验。各大厂商开始在智能手机上提高屏占比,使得全面屏成为智能手机的一个新竞争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具体方案如下: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至少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一侧的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被配置为安装摄像模组;多个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呈阵列排布;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密度;多个环境光感应器,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所在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多个环境光感应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且所述多个环境光感应器位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下方,所述环境光感应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且大于对应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环境光感应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边界与对应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边界之间的距离为2μm-3μm。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所在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彩膜层,所述彩膜层包括多个色阻,每个所述色阻与一个所述环境光感应器对应设置,且所述色阻的透光颜色与对应所述环境光感应器上方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相同。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色阻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所述环境光感应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大致重合。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多个环境光感应器位于间隔至少一行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下方、和间隔至少一列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下方。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同行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相同,相邻行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不同。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每个所述环境光感应器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所在层位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所在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单列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电连接,至少一行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电连接。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还包括:高电平信号线和转接部;所述转接部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同层、同材料,所述高电平信号线所在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所在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高电平信号线通过所述转接部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电连接,所述转接部的数量等于所述高电平信号线的数量,至少一行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与一个所述转接部电连接。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单行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与一个所述转接部对应电连接,所述高电平信号线的数量和所述转接部的数量均等于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总行数。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全部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电连接同一所述转接部,所述高电平信号线的数量和所述转接部的数量均为1。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还包括:多个第一开关晶体管、多个场效应管、一条低电平信号线和多条第一控制信号线;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一条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对应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被配置为加载固定电压;第i列所述环境光感应器与第(i+1)列所述环境光感应器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和两个所述场效应管,两个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串联在所述第i列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第(i+1)列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之间,其中一个所述场效应管串联在第i列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低电平信号线之间,另一个所述场效应管串联在第(i+1)列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低电平信号线之间,i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m的整数,m为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总列数。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还包括:多个第二开关晶体管和多条第二控制信号线;每个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一条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对应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串联在所述高电平信号线与一行所述环境光感应器之间。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环境光感应器还包括层叠设置的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或者层叠设置的P型半导体层、本征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所述N型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电连接,所述P型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电连接;所述低电平信号线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同层、且所述低电平信号线的材料为导体化的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材料。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同层、同材料;所述高电平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源漏极、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源漏极同层、且所述高电平信号线的材料为铝合金或钼金属,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源漏极、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源漏极的材料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钛金属层、铝金属层和第二钛金属层。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还包括:邻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边框区,所述多个第一开关晶体管、所述多条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多个第二开关晶体管、所述多个场效应管、所述低电平信号线和所述多条第二控制信号线位于所述边框区。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每个所述环境光感应器还包括:位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下方的连接部,每列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相邻所述第一透明电极通过所述连接部电连接。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源漏极、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源漏极同层、且所述连接部的材料为铝合金或钼金属。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所在层之间的多条透明走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多条透明走线所在层之间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其中,所述多条透明走线连接于所述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之间,且所述多条透明走线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或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同层设置。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基板。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述显示基板的驱动方法,包括:在非发光阶段,通过环境光感应器检测环境光亮度;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环境光亮度、以及预设的环境光亮度与屏幕亮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自动调整屏幕亮度;在发光阶段,驱动发光器件发光进行画面显示。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基板,其中,包括:/n衬底基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至少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一侧的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被配置为安装摄像模组;/n多个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呈阵列排布;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密度;/n多个环境光感应器,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所在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多个环境光感应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且所述多个环境光感应器位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下方,所述环境光感应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且大于对应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其中,包括:
衬底基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至少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一侧的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被配置为安装摄像模组;
多个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呈阵列排布;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密度;
多个环境光感应器,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所在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多个环境光感应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且所述多个环境光感应器位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下方,所述环境光感应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且大于对应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环境光感应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边界与对应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边界之间的距离为2μm-3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所在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彩膜层,所述彩膜层包括多个色阻,每个所述色阻与一个所述环境光感应器对应设置,且所述色阻的透光颜色与对应所述环境光感应器上方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色阻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所述环境光感应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大致重合。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环境光感应器位于间隔至少一行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下方,和间隔至少一列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同行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相同,相邻行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不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每个所述环境光感应器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所在层位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所在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
单列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电连接,至少一行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还包括:高电平信号线和转接部;所述转接部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同层、同材料,所述高电平信号线所在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所在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
所述高电平信号线通过所述转接部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电连接,所述转接部的数量等于所述高电平信号线的数量,至少一行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与一个所述转接部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单行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与一个所述转接部对应电连接,所述高电平信号线的数量和所述转接部的数量均等于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总行数。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全部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电连接同一所述转接部,所述高电平信号线的数量和所述转接部的数量均为1。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还包括:多个第一开关晶体管、多个场效应管、一条低电平信号线和多条第一控制信号线;
每个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一条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对应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被配置为加载固定电压;
第i列所述环境光感应器与第(i+1)列所述环境光感应器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和两个所述场效应管,两个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串联在所述第i列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第(i+1)列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之间,其中一个所述场效应管串联在第i列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低电平信号线之间,另一个所述场效应管串联在第(i+1)列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低电平信号线之间,i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m的整数,m为所述环境光感应器的总列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耀李若湘陈前王非凡罗广顺孙阔冉启福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