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079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所述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包括:供气机构、第一加热炉、第二加热炉、排气管、取样管及放散机构;所述供气机构与所述第一加热炉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加热炉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炉的顶部,所述第一加热炉与所述第二加热炉连通;所述排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炉的顶部连通,所述排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放散机构连通;所述取样管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能够结合高炉用料情况,快速评价高炉煤气总硫含量及下游用户燃烧后S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冶金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
技术介绍
2019年环保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具体要求,对高炉煤气下游用户的SO2(二氧化硫)排放给出的具体排放指标。为保证下游用户烟气SO2达标排放,则需要控制高炉煤气中的总硫含量。按照高炉硫平衡的思想,高炉煤气中硫占入炉总硫含量的5%-10%,而焦炭中的硫占入炉总硫的80%以上。因此,控制焦炭中的硫含量,就可以实现对高炉煤气中硫的控制。然而,研究结果表明,焦炭中总硫含量与高炉煤气硫含量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主要原因在于,高炉内反应的复杂性,尤其是高炉软熔带的存在对高炉内进入煤气的有机硫和无机硫的影响。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没有能涵盖炉内煤气中有机硫和无机硫生成反应的综合评价装置,为后续超低排放冶金焦的遴选与评价提供一种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能涵盖炉内煤气中有机硫和无机硫生成反应的综合评价装置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包括:供气机构、第一加热炉、第二加热炉、排气管、取样管及放散机构;所述供气机构与所述第一加热炉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加热炉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炉的顶部,所述第一加热炉与所述第二加热炉连通;所述排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炉的顶部连通,所述排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放散机构连通;所述取样管与所述排气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供气机构包括:送气管道、加压风机及若干气瓶;所述送气管道的第一端与若干所述气瓶连通,所述送气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加热炉的底部连通;所述加压风机设置在所述送气管道上。进一步地,所述供气机构还包括:混气阀;所述混气阀设置在所述送气管道上;所述混气阀设置在所述加压风机与若干所述气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还包括:水冷机构;所述水冷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炉与所述第二加热炉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机构包括:中间体水冷套及水冷管;所述中间体水冷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炉与所述第二加热炉之间;所述水冷管设置在所述中间体水冷套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炉的炉壁上设置有第一加热棒;所述第二加热炉的炉壁上设置有第二加热棒。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炉内设置有第一石墨匣盒;所述第二加热炉内设置有第二石墨匣盒。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石墨匣盒内设置有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二石墨匣盒内设置有第二热电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热炉的顶部设置有防爆阀;所述第一加热炉的底部设置有接料盒,所述接料盒与所述第一加热炉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放散机构包括:燃烧炉及放散管;所述燃烧炉的进气口与所述排气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燃烧炉的出气口与所述放散管连通。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供气机构与第一加热炉的底部连通,第二加热炉的底部固定设置在第一加热炉的顶部,第一加热炉与第二加热炉连通,排气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加热炉的顶部连通,排气管的第二端与放散机构连通,取样管与排气管连通,所以,在第一加热炉内和第二加热炉内分别分层装入焦炭和矿石,焦炭和矿石装入比例按照高炉实际矿焦比配置,供气机构向第一加热炉内供气,第一加热炉和第二加热炉开始加热,燃烧后的气体由排气管排到放散机构,测出尾气SO2的含量,通过取样管在排气管处进行取气,对气体中有机硫和无机硫的含量进行化验分析,通过对多组焦炭的试验时,有机硫含量、无机硫含量及尾气SO2含量的比较,确定最佳超低排焦炭,能够结合高炉用料情况,快速评价高炉煤气总硫含量及下游用户燃烧后SO2的排放情况,为环保性冶金焦的遴选提供依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包括:供气机构1、第一加热炉2、第二加热炉3、排气管4、取样管5及放散机构6。供气机构1与第一加热炉2的底部连通。第二加热炉3的底部固定设置在第一加热炉2的顶部,第一加热炉2与第二加热炉3连通。排气管4的第一端与第二加热炉3的顶部连通,排气管4的第二端与放散机构6连通。取样管5与排气管4连通。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供气机构1与第一加热炉2的底部连通,第二加热炉3的底部固定设置在第一加热炉2的顶部,第一加热炉2与第二加热炉3连通,排气管4的第一端与第二加热炉3的顶部连通,排气管4的第二端与放散机构6连通,取样管5与排气管4连通,所以,在第一加热炉2内和第二加热炉3内分别分层装入焦炭和矿石,焦炭和矿石装入比例按照高炉实际矿焦比配置,供气机构1向第一加热炉2内供气,第一加热炉2和第二加热炉3开始加热,燃烧后的气体由排气管4排到放散机构6,测出尾气SO2的含量,通过取样管5在排气管4处进行取气,对气体中有机硫和无机硫的含量进行化验分析,通过对多组焦炭的试验时,有机硫含量、无机硫含量及尾气SO2含量的比较,确定最佳超低排焦炭,能够结合高炉用料情况,快速评价高炉煤气总硫含量及下游用户燃烧后SO2的排放情况,为环保性冶金焦的遴选提供依据。具体地,供气机构1包括:送气管道1-1、加压风机1-2及若干气瓶1-3。送气管道1-1的第一端与若干气瓶1-3连通,送气管道1-1的第二端与第一加热炉2的底部连通。加压风机1-2设置在送气管道1-1上。供气机构还包括:混气阀1-4。混气阀1-4设置在送气管道1-1上。混气阀1-4设置在加压风机1-2与若干气瓶1-3之间。其中,当要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时,若干气瓶1-3中的气体排入送气管道1-1内,经过混气阀1-4的混合后,加压风机1-2的加压送到第一加热炉2内。混气阀1-4可将试验用混合气体充分混匀,加压风机1-2可将试验用混合气体加压到0.4MPa以内的任意压力值,以测试不同压力条件下高炉煤气中有机硫和无机硫的产生情况。若干气瓶1-3可以包括一氧化碳气瓶、氮气气瓶、氩气气瓶及氢气气瓶。具体地,第一加热炉2的炉壁上设置有第一加热棒7,用于对第一加热炉2进行加热,将第一加热炉2以每小时500℃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800℃,然后恒温1小时,第二加热炉内可实现快速升温至1800℃之内的任何温度,以确保矿石完全融化并且滴落。第二加热炉3的炉壁上设置有第二加热棒8,用于对第二加热炉2进行加热,第二加热炉3内可以测定固定温度下(900℃以内),焦炭和矿石混装后,煤气中有机硫和无机硫的含量。第一加热炉2内设置有第一石墨匣盒9,用于装载焦炭和矿石。第一石墨匣盒2内设置有第一热电偶10,通过第一热电偶10获取第一石墨匣盒2的温度。第二加热炉3内设置有第二石墨匣盒11,第二石墨匣盒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气机构、第一加热炉、第二加热炉、排气管、取样管及放散机构;/n所述供气机构与所述第一加热炉的底部连通;/n所述第二加热炉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炉的顶部,所述第一加热炉与所述第二加热炉连通;/n所述排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炉的顶部连通,所述排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放散机构连通;/n所述取样管与所述排气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气机构、第一加热炉、第二加热炉、排气管、取样管及放散机构;
所述供气机构与所述第一加热炉的底部连通;
所述第二加热炉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炉的顶部,所述第一加热炉与所述第二加热炉连通;
所述排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炉的顶部连通,所述排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放散机构连通;
所述取样管与所述排气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机构包括:送气管道、加压风机及若干气瓶;
所述送气管道的第一端与若干所述气瓶连通,所述送气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加热炉的底部连通;
所述加压风机设置在所述送气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机构还包括:混气阀;
所述混气阀设置在所述送气管道上;
所述混气阀设置在所述加压风机与若干所述气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评价冶金焦超低排硫化物特性的装置还包括:水冷机构;
所述水冷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炉与所述第二加热炉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评价冶金焦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正赟刘建辉赵志星赵士奇程华刘志强薛立民王喆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